2010年印度板球超级联赛海报 他们将假板球比赛放在YouTube上播放,由一名男子模拟人群噪音,使得比赛看起来更加真实。这个团伙中,还有一人在俄罗斯引导当地的人们在该团伙设立的Telegram频道上为比赛进行投注,然后他们使用对讲机提醒假裁判,接着,假裁判会向投球手和击球手发出信号,让他们打六分、四分或出局。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假联赛居然持续了两周,被揭穿时已经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并且已经骗取了约4000美元。板球运动在欧美地区并不流行,当地人对此了解并不算多。因此这个“山寨板球联赛”能够成功骗到俄罗斯人的钱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在俄罗斯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板球联赛当时已经结束了3个星期之久。 看了这么多离谱的造假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在印度,除了造不出假的印度人,是不是任何东西都能造一个假冒产品出来?那么,印度的造假行为为何如此泛滥且无厘头呢? 实际上,早在1958年印度的《贸易和商标法》就已存在对造假案件进行惩罚的规定,对造假者实行两年监禁或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会同时给予两种恶罚。1993年出台的《商标法案》将监禁惩罚增加到三年,罚款提高到200万卢比(约17万人民币)。但是在印度,被控告销售假冒产品的人可以申明他们的本意并不想欺诈他人。除此之外,将控告进行存档的工作要由商标所有者负责,商标所有者还要承担刑事诉讼期间的全部费用, 这些诉讼只有靠司法机关配合才能进行下去。但是印度法庭似乎很不愿意给制假者判刑,甚至对严重的制假案件只给予最低的罚款。 除此之外,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联系愈发紧密,加之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印度人在英语方面的优势,使得印度的造假事件在多个地区甚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另一方面,跨国性的造假事件又加大了执法难度。由此,进一步降低了印度人的犯罪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使印度造假事件更加猖獗。 造假事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印度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是经济、文化意识和法律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看来,相比于其他地区,印度“打假”,似乎更加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1、《2021印度假冒状况》2、《每日电讯报》3、《印度时报》4、syncedreview.com.5、Google news:Son of ex-bank staffers among three held for running fake SBI branch in Tamil Nadu.6、Cbssports.com: Fake Indian cricket league tricks Russian bettors for thousands of dollars.7、百木.国外打假的法律支持[J].中国防伪,200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