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俄烏戰爭與世界秩序的「重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4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烏戰爭與世界秩序的「重啟」

(文:孫興杰)
023年2月24日星期五

x11.jpg

烏衝突一年了,勝負未分,但戰爭的形態和邏輯已浮現,世界秩序的「重啟」也進入了人們視野。相比一年前,俄烏戰爭的「迷霧」在消散,不確定性減少,戰後秩序的構建及可能的圖景或許會成為2023年的「大事件」。2022年俄烏戰爭是國際秩序中的「狂風巨浪」,在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上演一場19世紀和20世紀的戰爭。這場「歐洲內戰」對全球國際體系多個層面都造成結構性衝擊,重啟後的世界秩序將帶有明顯的俄烏戰爭痕迹。



戰爭是各方博弈「非意圖結果」

一年來,俄烏戰爭基本展示了其內在邏輯,即一場核威懾之下的局部高烈度常規戰爭。在此邏輯下,俄烏雙方在戰爭爆發一周年之際,緊鑼密鼓地為一場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意義上的「會戰」作準備。俄烏戰爭沒有顛覆或改變已有的戰爭理論,而是將克勞塞維茨、毛澤東等軍事家的理論重新激活。戰爭從閃電戰變成消耗戰,統帥意志、軍隊士氣、後勤保障、國家動員及外部支援等關乎一場「絕對戰爭」成敗的因素,都出現在俄烏戰爭中。若克勞塞維茨在世,他不會對這場戰爭感到意外。而按照毛澤東《論持久戰》,俄烏戰爭算是壓縮版的持久戰。從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及隨後可能到來的戰略反攻,俄烏戰爭包含了完整的「持久戰」元素。


俄烏戰爭是各方力量博弈的「非意圖結果」。開戰之初,似乎無人能預料到戰爭規模、烈度、時間,更不用說過程和結果。這場戰爭是兩個人意志的較量,即澤連斯基和普京,兩個不對稱對手之間的非對稱戰爭。普京總統設想的「特別軍事行動」,可能是2008年俄格衝突或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重現,是對可能失控的俄烏關係的「重啟」,重新確立俄對烏的控制權,進而釐清俄國與北約之間的邊界。


21世紀以來,無論美國還是俄國的對外用兵,幾乎沒有遇到一個意志堅定的領導人。軍事強國對弱國的戰爭,其難點並不在戰場,而是如何建立戰後秩序。澤連斯基的表現卻超出了俄、美及世界的預料。一個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的總統,在危機時刻卻迸發出巨大政治能量,成為烏克蘭的象徵與符號。從澤連斯基在歐盟峰會所受的禮遇,能看到他已成為歐洲乃至西方一個符號。由此,烏克蘭獲得西方幾乎沒有上限和期限的支持。

俄烏戰爭是俄烏之間的非對稱戰爭,同樣也是西方與俄之間的非對稱戰爭。俄烏之間的實力、資源、國際地位等都不可同日而語。而戰爭爆發後,西方與俄在烏克蘭戰場外的戰爭也開始了。美國主導的援烏國際聯盟成員愈來愈多,第九次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的成員增至54個。除直接派兵外,北約對烏克蘭的援助不斷升級。按北約標準武裝起來的烏軍,扭轉了一年前俄烏之間的實力差距。從去年9月開始,烏軍開始進入反攻階段,而俄方開始局部動員之後增派幾十萬軍人,雙方形成僵持局面。今年北約多國向烏提供主戰坦克等武裝,俄烏軍隊的「會戰」或可以呈現對攻態勢。

已到了「打明牌」階段

在金融、貿易、能源等多個領域,因俄烏戰爭而動員起來的、「擴大的」西方對俄羅斯有絕對優勢。歐盟早前提出第十輪制裁,俄國基本被歐美主導的國際市場體系「剔除」。尤值關注的是,不到一年時間,歐洲能源市場基本實現「去俄化」。天然氣管道曾是俄國的殺手鐧;俄烏戰爭後,天然氣管道變成「飛去來器」,擊中俄國自己。失去歐洲市場,再加上歐美對俄國能源的「限價」,能源收入大幅下降,擊中俄國財政軟肋,大大限制了它的戰爭能力。

一年之間,各方的能量和戰略基本已顯現出來,可以說俄烏戰爭已到了「打明牌」階段。這場在歐洲爆發的「大地震」,對國際體系造成多方面影響,也為世界秩序的「重啟」增添新的因素。


第一,戰爭已不是大國戰略工具,即便是一個擁核國家,也很難以戰爭方式實現自己目標。俄烏戰爭進一步確認「不能使用核武」禁忌,從美國對日發動核攻擊後,核武一直作為戰略威懾工具而非實戰武器。雖然過去一年中,核武話題多次被提起,但反對使用核武已成為包括俄方在內的國際共識。2021年8月美國從阿富汗敗退,2022年俄國陷入戰爭泥潭,全球第一和第二軍事強國都無法以戰爭來增進其國家利益。

戰爭助推全球化變軌變頻

第二,全球化已將世界綑綁一起,形成一個單一但分層的系統,加入其中的國家與國際體系形成了「有機」聯繫,其發展和繁榮有賴於同國際體系的協同演化;主動或被動脫離體系的國家將面臨系統性危機。俄國在2014年後為與美國脫鈎做了多方面準備,但戰爭爆發後,俄國外匯儲備被凍結、黃金交易受限制,俄方打造的「經濟堡壘」難以抗住國際體系的「泰山壓頂」。俄烏戰爭沒有終結全球化,而是助推全球化變軌和變頻。沒有俄國的全球化依然在繼續,而沒有全球化的俄國則前路漫漫。

第三,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是國際社會主流「民意」,也是各國相處之道。二戰結束後,殖民帝國解體,世界進入後帝國時代。構建現代國家、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是各國面臨的任務和挑戰。聯合國成員中多數是從殖民帝國解體過程中獨立建國的,對任何帝國思維或衝動都抱持戒備和厭惡,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的投票結果已折射出國際社會的道義所在。

俄烏戰爭對全球糧食、能源市場造成短暫衝擊。一年來,俄烏戰爭的衝擊波逐漸平息,世界秩序需要重啟,各國的主權要維護、安全要保障,人民的生活還要繼續。而對於俄、烏來說,重啟的世界秩序中,他們的角色和地位將大不同於一年前了。

作者是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1:10 AM , Processed in 0.034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