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郭豪昌落花滿天 光影遍地─香港管弦樂團X桃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3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豪昌落花滿天 光影遍地─香港管弦樂團X桃花源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a59.jpg


管弦光影.編織成交響詩

由香港管弦樂團(港樂)主辦,與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合作,呈獻跨界別大型藝術活動─「落花滿天.管弦光影之旅」,於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三場演出。節目由桃花源粵劇工作舍製作,陳善之、葉家寶擔任總監,黎宇文監製,吳國亮擔任導演、文本處理、電影片段與聲音剪接;再由作曲家李哲藝根據吳國亮的文本處理,為《帝女花》創作大型管弦樂章;交由國際著名、港樂駐團指揮廖國敏,帶領香港管弦樂團演奏。作品糅合任白昔日電影片段,光影騰輝,樂章悠揚,編織成一部交響詩,讓觀眾以當代不同藝術角度,細味長平公主及周世顯悲慟淒美的亂世斷腸情,思考作品精神與當代意義。一眾跨界別藝術家,為大家帶來嶄新的藝術體驗。

音樂廳除了有大型管弦樂團列陣,台上更設置一座4K巨幕,播放各段經過剪輯整理的電影版《帝女花》精華唱段、對白、曲文,配以管弦樂章,重現經典傳奇詩篇,緬懷任白昔日風采。

作品將《帝女花》全劇重新分場,交響詩共分七章,改名為:〈末代青蔥〉(序幕)、〈罡風盟約〉(取自樹盟)、〈戰火洗禮〉(取自香劫)、〈離散重遇〉(取自乞屍/庵遇/相認)、〈化作春泥〉(取自迎鳳)、〈歸去來兮〉(取自上表)、〈落花蔽月〉(取自香夭)。以上章題用詞:末代、罡風、戰火、離散,皆強化這段「亂世」之情,更顯時代感及當代意義。「七青蔥」的人物遭遇與精神,或許也是你我生活周邊的寫照吧!

藝術觸碰.以樂說事言情

製作一改傳統戲曲舞台上重視的形體演繹,以樂章為展現的主線。樂章有不同的特色及傳意作用─

一、以交響詩的樂章風格,貫通電影情節,衍生遐想。樂章既蘊藏愛情的浪漫淒美,也有亂世的激蕩迴腸……

二、烘托對白或唱段,強化文本傳意及場景氣氛的表達,如盟誓詩白的浪漫意境、城破殺女的震撼無奈、寫表前世顯的心聲獨白等;

三、透過文字描述,「以詩言志,以樂抒情」,如在〈戰火洗禮〉崇禎自縊,加入一段《明史》有關崇禎遺書文獻:「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配合哀怨曲音的設計,對崇禎的犧牲、亡國之痛,另作深入描繪。

四、與電影原有唱段作同步演奏,如曲牌「紅樓夢斷」、「雪中燕」、「秋江哭別」、「陰告」、「禪院鐘聲」、「妝台秋思」等,運用管弦樂團渾厚的和弦音色,重現多首悠揚經典樂章。

影像方面鋪排亦見心思,各個選段並非刻板輯錄,而是經過特別效果的處理,如部分片段以慢鏡手法,展現人物神韻,或按情節曲文,剪接相關回憶片段等。而加入的樂章,要準確配合影像速度,難度甚高,不論電影剪接、創作樂章、指揮、演奏者都要有充分的合作。

不同的藝術交錯與觸碰,見證創作者的匠心。管弦樂團的現場演奏,糅合影像交錯,展現多元契合,甚具挑戰。整體銜接流暢,樂章與影像主次互補,自然融合,輝映並麗。製作的成功,既是粵劇跨藝術作品的一大突破,更是製作單位勇於嘗試與緊密合作的成果。

中國戲曲與西方管弦樂─聲、影、樂的糅合,成功為《帝女花》再開拓一個欣賞層面。以樂言情,以影說事,以聲寄意,正展現中國戲曲本有的包容性及特色意義。

落花滿天.連理青蔥永在

昔日粵劇多與中樂團合作,但與西方管弦樂團可謂首次。是次破天荒的跨界藝術碰撞,見證本土粵劇在云云藝術平台上又走前一大步。中西藝術的糅合,並不鮮見,如屈原作品《離騷.九歌》,早有芭蕾舞的演繹;莎劇《馬克白》,早有戲曲版本;又如結合中西樂風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與鋼琴協奏曲《黃河》等。藝術家的創作與重塑,旨在開拓作品的欣賞角度與想像空間,承傳藝術的生命力。

是次作品的成功演繹,作曲家及港樂演奏家,也花了不少研究功夫,讓觀者能欣賞兩者藝術融合的姿采。畢竟戲曲與西方音樂在舞台上的定位,各有不同,惟在有機的契合,卻散發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回看中國戲曲音樂演奏的發展,配樂正逐漸融合新的構思設計,例如近二十年相繼出現交響樂京劇《梅蘭芳》、室內樂京劇《霸王別姬》等;而引入西方樂器,如大提琴,已成為戲曲樂隊標準配置,有豐富低音聲部的作用;色士風、小提琴,亦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為粵劇樂隊拍和的重要樂器。

粵劇音樂,本身是拍和性質,主要肩負整個演出的引領、烘托和補充作用,以擊樂和旋律配合唱段,強調即興和互動,與西方音樂的旋律與伴奏的主次概念有很大分別。是次的樂章作品,讓戲曲音樂成為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擔起言情記事的作用。港樂演奏各重要唱段的樂曲,或烘托文本對白,樂團透過渾厚迴旋的曲音、彈性活潑的樂章、誘發聯想的調子,更有力地激活觀者對人物、情節、文本產生觸動與想像,走進另一平台,暫時釋放根深柢固的形體演繹的印象,在樂章與留白空間之中,對每位人物的經歷、抉擇、精神、情感……得到更多的思考。既承載西方音樂的魅力,同時散發《帝女花》文本及中國戲曲藝術的美感!

三百多年前的故事,以聲影連結當今生活,再次思考、發現、感受箇中思緒,是致敬、是回憶、是開拓、也是藝術生命的延續。

粵劇一直面臨被潮流摒棄的危機,相信其一原因是欠缺時代關係。這並不是粵劇要刻意改變什麼傳統程式,而是如何增添心思,將文本、故事、人物、演繹、音樂等,與當今生活產生一種關係與連結,拉近與當代人距離。

這類跨界別藝術作品,對各自的藝術開拓與承傳,皆帶來深遠意義。多元的藝術糅合觸碰,不同的欣賞角度層面,重新拉近作品距離,認識前人文化的結晶!

建構想像,尋找啟發,承傳藝術不朽的魅力……

落花滿天,光影遍地,但願連理青蔥永在,延續世紀傳奇……

(作者為資深粵劇劇評人,現職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助理校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12:53 AM , Processed in 0.0392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