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让我们逃避的方法,是躲开这个残酷的世界,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的任意门。你可以不会画画,但是可以通过想象进入一个平行时空,在那里面躲一躲。
大家好。昨天一席的小伙伴让我画一个来南京的感受,我本来是想画鸭血粉丝汤,结果不慎画成了老鸭粉丝汤。我内心的投射是,我就是老鸭,我还是有点粉丝的。
我是来自上海的Tango,是个画漫画的。可能因为我画的时间比较长,有段时间你去网上搜ShangHai Tango,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我,第二个是上海当地的探戈舞俱乐部💃🕺。我本科不是学画画的,是学数学的。但我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太孤单了,在我们系,教授们都可以教大家把题做对,却总是不能把自己凑成对👯♀️👫🏻👬🏻,系里的老师在我印象里都是单身。我很喜欢数学,但是我不喜欢孤单,所以后来我就转专业考了美院的工业设计。进入工业设计,我发现这个行业其实并不需要设计,而需要copy,因为那个年代大家对产品都是“拿来主义”。我觉得这个没有创意,毕业以后就去了广告公司,想着可以做很多创意。然后我发现,我每天关心自己的脑洞🕳️是不是可以更大一点,但我的客户都在关心他们品牌的logo能不能更大一点。这也很困扰我,我非常焦虑,就开始画画。唯一让我感兴趣、或者能够疗愈我自己的,就是画一些小画。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做一些有点创造性的事情。比如说我每次搬家,我都嫌我们家门口的猫眼太平淡,总是想给它加点什么。有一次我觉得猫眼特别像一个照相机的镜头,我就在纸板上画了一个摄影师,贴上去。
后来又搬家,我觉得可以画个海盗,很有意思,还在旁边加了一个I see you,平衡一下。
画完我就忘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家里连电脑的Wi-Fi,突然发现我邻居的Wi-Fi名字是I see you。我跟这个邻居从来没见过面,我也不大爱交际👉👈,但是我觉得通过涂鸦这种方式能跟一个陌生人产生沟通,这个事非常美妙。突然有一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你的感动。我学数学之前就特别爱画小画,画各种各样的想法,到了学工业设计的时候,更增加了我的技巧。在工业设计中,设计产品之前要画创意说明书。创意说明书就很好玩,你想设计一个产品,比如杯子,你得告诉人家杯子多大、手怎么拿。你得把整个过程说明清楚,所以需要画下来。我其实不大感兴趣做产品,但是画的过程特别有意思,因为你可以想各种产品,乱画一气,设计很多无用的东西🤸♀️🏆。这是我碰到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个外国朋友刚刚来中国,他说你们中式的厕所我搞不清楚应该怎么上,脸朝哪个方向。我说你们外国人不是爱滑雪⛷️吗?就可以用这种姿势⛷️。然后他马上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估计以后看到这种厕所他都要拿出来看一下怎么上⛷️。还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抱怨他的老板,我就记得他中间跳出一句,他说,我好想狠狠地抽他一巴掌。当然他不能做这件事,但是我觉得是不是也有可能,你可以做到既打了你的老板又不被炒鱿鱼?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的,如果你会画画。你可以在手掌上画一只蚊子,然后去打一下你们老板,告诉他,我帮你拍了一个蚊子🦟(不用谢)。
当然如果你画画的技巧还不高,或者对方的智力水平看起来比较正常🤯的话,我不建议你贸然去用。像画拍蚊子属于搞笑,真正要解决的是我们平时的焦虑。我突然分析一下,我自己为什么那么爱画画?就是因为想逃避这个焦虑。但有时候,想要逃避这个焦虑还不如面对这个焦虑去画,也许可以从焦虑当中找出快乐。我觉得焦虑的产生可能就是你的执着,只要用想象力去干扰这个“执”,也许就可以从当中跳出来。所以我想说说关于焦虑。我们都有时间的焦虑,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不仅屠宰了我们的青春,也削薄了我们的发量。
有时候你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拼命,总是突破不了自己的社会阶层。就像这个卷筒纸一样,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拼命,它总是不能像吸管一样到达头部的喉舌,永远只能伺候菊花。
当你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寻求帮助,而帮你的人也并不专业,最后的结果就是半推半就,把你推上了救护车,可能效果还越来越坏。
还有婚姻的焦虑。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你结婚了,就变成了一个丧失自由的人。可能就是因为戒指,戒指不仅约束了人花天酒地的自由,也同时约束了无名指花天酒地🍻🍷🥃🍹🍾🍼的自由。
这是我想象当中的,路过医院看到一个病房,病人奄奄一息,大家都在默哀、告别。
但其实换一个角度看,他们都在刷手机。这个是现代的通讯工具给人造成的疏离,也许他们都在看一席的演讲。
你内心越焦虑,就越容易看到焦虑。城市的很多大楼下面都是裙楼,中间是个办公楼或者公寓。有一次我在上海的高架上,感觉每个楼都像对天竖着的中指,好像这个城市特别不友好。如果你那天不开心的话,会觉得这个城市就是你的敌人。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对焦虑的个人理解。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即使生活有它残酷的一面,只要你愿意“东张西望,疑神疑鬼,胡思乱想”,就能从焦虑的生活中发掘出乐趣。我是用图面画理解,但是大家都可以用想象力来改变焦虑的表现方式,把自己从焦虑当中解脱出来。比如说我们都有Wi-Fi的焦虑,连不上Wi-Fi就特别难受。下次出去,也许你可以这样,就自带Wi-Fi了。虽然大家都吵着减肥,但是脸上有点肉,有时候是有好处的。
也有脱发的焦虑,我在深圳看到很多做IT的,年纪轻轻都已经脱发了。如果你脱发脱得足够有科技感,就会成为一个自带条形码的人。买东西、做核酸,都很快。
再说到条形码,我们总觉得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科技发展太快,什么都在更新。我们特别焦虑自己是不是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人类会不会被AI取代。今天我来这里之前,在酒店坐电梯,中间停了,门一开,结果是一个AI机器人。它还说什么“不好意思,请让一下”。我不由自主给它按着电梯开门按钮。这个时刻好像AI已经把我碾压了,我已经在为它服务了。我觉得总有一天,我们会被AI机器人超越,所以有被超越的焦虑。比如说这个条形码决定去轻生,因为它没有发展的未来了。结果被拍成了一个二维码,就这样涅槃重生了。
思想家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我觉得我们的人生可能有个注定的命运和格局,从格子中来到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们关于命运的焦虑,感觉人生一眼看到头。不过也不用太悲观,换一个角度想,这也算不忘初心。不光我们的生活方式被规范化,时间也被变成一个一个的。比如说一星期七天,五天工作两天休息。我也画了很多关于星期的漫画。有一次星期一我特别紧张,特别拒绝上班,我就画了一个棺材。我当天的心情就是这个。
这是我们的宿命,我觉得命运就是这个样子。你完全不可能漂亮地战胜它,最多只能是输得不难看。就像猪一样,它逃脱不了被做成香肠的命运,但是它可以跟命运搏斗,最后成为一个肉质紧实更加鲜美的香肠。
其实除了焦虑,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劲敌就是孤独。孤独又好又不好,如果感到孤独,说明你共情能力特别强。“孤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觉得它应该挺重的。不然它不会总是把人的眉头锁住,脊背压弯。换个角度看孤独,也许也会看出很多诗意。
我想它的重可以平衡很多人的快乐。当一艘船的另一边出现一个孤独的人,这个世界就平衡了。
我们需要孤独。当你被雨淋湿了,也不要淋湿自己的心情。
换个角度,也许一把被风吹走的伞变成了一只天鹅在遨游,和你共生一个很好的风景。
有一次我想象自己走向海边,我觉得很孤独,海面很冷清。而不远处好像有个人在看我,原来可能是老天不想让我这么孤独,所以把海岸线雕刻成女孩子温柔的侧脸。
我在微博上发了这个,我说爱情就像悬崖,你敢不敢跳下去。
我觉得这个画面也很孤独。如果鸟来看这个湖面会是什么样?从鸟的角度看,这是一双流泪的眼睛。我觉得很震撼。
所以换个角度去看孤独这件事,可能会看出很多诗意来。我也是很会共情的。有一次在洗手间,我在想烘手机其实完全有能力吹灭自己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为什么就没有人给它过生日🎂呢?所以我就给它过了一个生日,只要蛋糕上去,它自己就会吹掉。
其实每个人都会跟自己熟悉的平凡的物件产生共情,但是你平时不知道。比如扑克牌,其实你一直打,你对扑克牌是有感情的。如果把扑克牌作为一种再次创作,人会跟它产生更多的互动,感受到快乐。
这是扑克牌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觉得一堆牌就可以模拟出这样一个场景。
扑克牌里就三个人物,按照刚才吴非老师的案件的想法,总会出很多案子,也总能组合出一些故事。有个故事特别好笑,我就把它画下来,也做了一个表情包,名字叫做上面有人。
虽然扑克牌是西方传来的,但我觉得它也可以画我们中国文化的东西。这是唐伯虎点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