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着。」她低声求他。「不。不过我谢谢你。」
2、「她苏醒了!」年轻人叫了起来,「哦!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我谢谢你 !」
3、完全是 supershow 的气氛!哥你终于来了!加油!新年快乐我哭了啊,┭┮﹏┭┮ 哥,我谢谢你 ~谢谢!
4、「不去说它了,我谢谢你 ……」丁真吾只顾抱住圆圆,亲着圆圆,喃喃叫着:「圆圆,亲爱的圆圆……」
5、我不需要你在药盒上给我写,我谢谢你!我给你说我不能吃阿奇的时候你能别这么把病人都当白痴吧?
这里要解释一下「礼貌原则」和「交际目的」两个词,因为它是语用学上的概念。
礼貌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表达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将礼貌信念表达最大化。
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对听话人的「损」和自己的「益」,同时尽量增加对听话人的「益」和对自己的「损」。
「交际目的」是指交际双方要表达、践行、实现说某句话的目的。目的涉及到双方,那就有可能存在目的一致、目的冲突、目的中性。
口语中,「我谢谢你」如果想表达讽刺,不仅语境会支持你判断出,其交际目的转向,它的语气和语调会变化,也让你能很容易识别出来;
而口语中,「我谢谢你」比「谢谢你」更容易用来表达讽刺,是因为:
「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涉及到交际双方时,「我」就是说话人,如果不是特别强调或提醒「我」的存在,因为语言省力原则,又让我们绝大多数省去第一人称。
当交际目的转向时,「我」和「你」就是对立的了,所以此时常常要加上「我」,如果不加,那也会用别的辅助词,比如北京人会说「谢谢您内」,或者把「你」读得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