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离开兰州这座西北的中央车站,也有人会来。兰州的人口依旧在增长,她依旧是大西北大漠孤烟之间最浓烈的炊烟和最温暖的灯火。
黄河肥沃的泥水,“归化”了来自美国的白兰瓜和有墨西哥血统的黄河蜜,它们又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传播,成为世人对于甘肃最甜蜜的记忆。百合通常味道苦涩,但兰州百合除外。兰州人把药用的百合,种成了白白胖胖的蔬菜。兰州连接河西走廊瓜果区与陇东南温带水果区,是西北水果的聚散枢纽。好像不论是什么瓜果浇灌过兰州的黄河苦水之后,都会积蓄出一鸣惊人的甜。
兰州的小吃为什么冠绝西北?因为小吃既立足于本地风物,又记录三教九流走过兰州的痕迹。图1: 正宁路夜市。摄影/严肃 图2: 河边喝茶、喝啤酒的人。摄影/杨文杰 图3: 南关夜市小吃山丹炒拨拉。摄影/严肃 一碗“牛大”就是兰州地理区位的集中体现,一清(牛肉清汤)、二白(白萝卜)、三红(天水甘谷辣椒)、四绿(蒜苗)、五黄(牛肉)材料全部来自于周边黄土生长出来的物产。同样是一碗牛大,你可以看到河南面食的影子,回族小吃师傅的技艺,和大西北饮食的碳水炸弹属性,看到兰州“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的枢纽地位。
二细,辣子多些。
图1-2摄影/严肃 兰州传统美食大多如此,以西北风味为基底和聚合了天南海北的材料与口味。比如说,不用动筷子都能看穿其背后江南风味的兰州糟肉;配大西北羊肉喝的三泡台、八宝茶,混搭了兰州永登县的苦水玫瑰和5000里外岭南的龙眼。当然,兰州美食也可以像甜胚子奶茶那样很现代,甚至可以现代出几分废土美学。比如说一度绝迹的504雪糕曾是核工厂的副业,也是两代兰州人的甜蜜记忆。核工业离心机造雪糕是兰州人才懂的梗。
瓜果也好,炼油厂也罢,八方荟聚而成的兰州人,用最甘肃的元素,建设出了一座最不甘肃的城市,体验着西北最浓烈的生活。黄河裹挟兰州的泥沙一路奔流,最终沉淀为沿海的新土地。兰州人也有类似的命运,他们来自兰州,在生活的洪流中一路奔波,或许从他乡回家,再次成为兰州人,或许游历四海,把“兰州”带去他乡。
编辑 | 毕拙林 审稿 | 苹果 图片编辑 | 鲸鱼
地图编辑 | 孙璐 设计 | 任东
未标注的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头图供图 | 视觉中国 封图供图 | 视觉中国 特别感谢 | 蒸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