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1

谁在炮制“中国间谍案”?美国无中生有已成“惯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0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新闻由 青年参考 报道

. 5月13日,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称,一名五角大楼中层官员涉嫌与“中国间谍”有染而遭审判。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所谓中方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别有用心。“我们要求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对中方的无端指责。”那么,这起所谓的“中国间谍案”究竟怎么回事?

  FBI称五角大楼有间谍通中国

  据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等媒体13日报道,五角大楼中层官员、曾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驻华盛顿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的詹姆斯方德伦,因“向中国特工提供秘密情报”而遭犯罪指控。

  按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庭起诉书的说法,方德伦与去年被指控为“中国间谍”的美籍台湾人郭台生关系密切,是“朋友与生意伙伴”关系。

  在五角大楼当文职官员前,方德伦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军衔至中校,并于1996年退役。1998年,方德伦在弗吉尼亚州成立一家顾问公司,郭台生便是他的客户。郭台生从台湾移民美国并入了美国国籍,家住路易斯安那州,开有两家公司,在中国大陆也有商务办公室。

  美联邦调查局(FBI)称,郭台生其实是“情报人员”,他先是与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的政策分析员格雷格伯格森相识。伯格森和郭台生于去年2月被美国FBI特工逮捕,联邦调查局指控伯格森将美国对台军售情报和美国军方通讯秘密情报偷偷交给郭台生。 2008年3月,伯格森被判入狱57个月,而郭台生被控“泄露国防安全情报”被判处15年监禁。

  FBI称,方德伦于2004年11月至2008年2月间,向郭台生提供了多份他从五角大楼电脑里拷贝的文件,包括美国国务院的电报和美国海军大演习的情报,每份情报售价在350~800美元之间。郭台生告诉方德伦,他提供的这些资料是给台湾一名高级将军的,但FBI却认为,郭台生将这些情报转交给了中国大陆。

  联邦调查局侦查发现,2007年3月3日,方德伦将五角大楼有关中国军力报告的草案副本交给郭台生,并告诉郭台生说:“这份报告的内容不要在电话里谈……如果他们发现我这么干的话,我会丢掉工作的。”

  2008年2月12日,郭台生在方德伦家中被逮捕,手上有一份《美国2008国家军事战略(第5版)》的文件备份。当天稍后方德伦表示,他之所以将这份文件带回家,是因为他在办公室里没时间详看。

  “中国间谍案”证据不足

  目前美国法庭尚未对方德伦定罪,美国媒体在报道此案的同时也质疑:联邦调查局呈堂证供显示,方德伦提供给郭台生的多是“级别不高并且都会公开”的文件,如《美国2008国家军事战略(第5版)》文件,虽然联邦调查局强调,这份报告草案有许多“不能公示” 的内容,可这份文件恰恰是美国公开发布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类似这样的“情报”,中国会下大力气收买?

  郭台生的上家究竟是谁无法查证,事实上郭台生多次向方德伦解释说,他是为台湾工作的。就凭郭在大陆设办公室就断定他为“中国大陆情报机构工作”,显然证据不足。

  事实上,自郭台生“间谍案”发后,台湾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如郭台生是抗日名将薛岳的女婿,移民美国后住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邻近的小城赫马,在侨社与美籍人士往来较多,担任过网球教练、开过餐馆,10多年前转往中国大陆发展。

  美国媒体和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美方的军事与贸易情报,但是往往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谁在炮制“中国间谍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5月1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所谓中方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别有用心。“我们要求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对中方的无端指责。”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隔三差五地炮制“中国间谍案”呢?

  首先是满足现实需要的美国情报界。每当美国或西方国家从事间谍活动被戳穿,或秘密活动被揭穿时,西方国家总是很合时宜地揪出“中国间谍”。如今年以来,美国在南海和东海的间谍侦察活动被中国有关方面识别并阻止后,美国情报和反间谍机构便赶紧抛出去年便已发现的所谓“中国间谍案”,转移注意力。

  二是美国军政圈内的传统“鹰派”。这些对华强硬的“鹰派”总是想方设法对中美关系设障。如全球知名的“李文和案”,便是美国鹰派无中生有的冤案。

  三是与中国有商业或者技术竞争的对手。

  四是靠吃“中国间谍饭”的所谓专家或者智囊机构。它们炮制“中国间谍案”已经成了“惯性”。

发表于 2009-5-21 07: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7 04:38 AM , Processed in 0.0306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