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小时候没背过《莫生气》,那时我们就知道: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但是当底线不断被挑战,适当地表达愤怒,捍卫自己的边界,也是一种必要举措。
不过不计后果地宣泄情绪万万不可取,今天知乎答主们就为大家分享一些表达愤怒的高级方式。
看过之后不禁感慨,原来有修养的人发起火来都这么可爱……
知乎答主 @兰舟催发 分享了陈道明老师在节目中是如何反驳充满傲气的「青年评论家」的。
北京卫视《传承者》有一期节目。这一期,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因为这个艺术形式在 2008 年奥运会出现过,所以对此有一些印象。
另一个直接说到,凭借这个表演,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上,然后呢?未必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听到自己一直坚持艺术被否定,后面的孩子此时眼泪已经要夺眶而出,孩子们的师父也有点不知所措。这时又来一位:这么多人在一起,他不知道该看谁,找不到焦点。他觉得需要一个个人英雄来推广这个艺术。此时一位长发青年反驳道:艺术分为群众艺术跟精英艺术,不能用精英艺术的标准来要求群众艺术。这些青年每个人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逻辑以及极佳的口才,非常伶牙俐齿。几位青年评论家咄咄逼人,争论愈演愈烈,此时,陈道明老师终于听不下去了。就技术方面,陈道明老师说到:这个群体性节目就是群体性的,它需要整齐划一的,有些节目就是需要这样的。仪仗队,你体现个性行么?总体的要求它是整齐划一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它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上,这么多人,让他做成一个制式的动作,是很难的。鼓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而青年团成员因为没看过,就认为鼓文化技术简单,比不上一些以个人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陈道明老师说得非常正确,他们的确有很高的知识,但是对于传统的一些东西,他们知道的少之又少。但是他们都太有主见了,以至于不管什么事情,懂的或是不懂的他们都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文化也需要接力,这需要一个过程。」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在现代信息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如果没有「甘于寂寞」的牺牲,又何谈传承?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者要甘于平庸,但是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传统文化需要不同的声音,但绝不是肆意妄为的点评。就像陈道明老师说的,你们了解中国鼓文化吗?你们有做过功课吗?一个存在几千年的文化自有他存在的道理,我们需要传承,我们也需要创新,但绝对不是不懂装懂式的否定。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如何表达他的愤怒?是像那些年轻人一样那种桀骜不驯,咄咄逼人,让人插不上嘴的那种方式吗?我觉得应该不紧不慢,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样。年轻人需要一些傲气,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习这样的说话方式。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评价,我觉得大家还是回到问题上来,就表达愤怒的方式来说,陈道明老师值得出现在这个回答里面。知乎答主 @风刀霜剑 分享了 985 大学教授在表达愤怒时是如何做到「无声胜有声」的。解析一下这张图可以看出一个有修养的人是如何出离愤怒的:首先上面一张贴纸,写着「请停放各种车辆后,看一看是否影响其他人出行」,蓝色楷体,措辞客气,没有任何诋毁,行事风格很符合家属区里的老教授,老教师等身份。结果屡次三番不改,就有了下面一张贴纸,黑体加粗,「不识字就算了」,一个出离愤怒的但有修养的人,面对屡次不改的坏行为也是无奈,只能用了最严厉的指责「不识字」,大概在这所高校里,不识字是最耻辱的事情了。知乎答主 @城闭喧 分享了自己的「老实人」同桌在被触碰底线时是如何冷静反击的:我高中时候有过一个同桌,学习很好,很爱看书,戴个眼镜,书生气十足。跟他一桌之前我就知道他是个脾气好的老好人,但也因为这点,没少被班里混子抓乎。没事就让他买个东西,带个东西,有时候作业也组团塞给他让他写。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小四眼。他听了也不咋生气,还帮他们写作业带东西。一开始我也懒得搭理他,他问我用不用带东西,我也拒绝了,从来也不爱用别人。后来他跟我谈了些看过的书,我就跟他聊了聊,发现他也不是那种光知道学习的书呆子。他跟我聊诗的意境,聊那些经典创作的背景,从武侠聊到人性。从科幻聊到人类的渺小,聊到死亡,聊到活着的意义……还经常给我写的东西做点评。有一天我就忍不住跟他说,你成天让人指使着不难受么?用不用我帮你搞他们一下?他就笑了,说没事,都习惯了。从小在家里就是要求特别严格,父母指使他做的事情必须做好,在班里就这样对老师同学了,我多带点东西,多动几笔也不累,能让他们消停点对班里也好。后来有一天下午上学,我发现班里语文课代表在哭,我知道同桌跟课代表关系不错,是那时候的「笔友」,就问他咋了。他告诉我说,阿超中午来他这丢作业的时候,发现了课代表写给他的信,然后就拿出来阴腔怪调的给班里在的人读了,据说还添油加醋的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课代表来了知道以后就哭了。我说你呢?他说他来了就去给要回来了,还被骂小气,开不起玩笑。我看他挺平静的,一点作为的意思都没有,就气不过讽刺了句,你不趴下哭一会?他愣了一下,苦笑道,哭也没用啊。下午我还想着要不要帮他打一架,后来看他竟然在自习课给阿超补作业,当时我就懒得管了。直到他写完作业碰了我下说要出去,我说给人送作业这么急?还没下课呢。他说他想跟阿超打一下。啥?我转过头一脸懵逼地看他。他一脸平静地说,我仔细想了下,还是决定跟他打一下。然后我就给他让开了,他在全班诧异的目光中走到阿超桌前,阿超说你傻了吧,没下课呢。他拿着阿超的作业,没有一句废话,一把甩在了阿超的脸上,然后一拳头呼过去。当时班里就一片混乱,各种卧槽的声音。回想起来,最帅的不是把作业摔在对方脸上和呼过去的那一拳,而是他一脸平静的跟我说:「我决定跟他打一下。」的时候。他本是想要满足所有人,但是当他的好朋友受到侵害时,他没办法再满足所有人了。他可能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在对付这种人时,他只能选择了他最不擅长的方式。不是被情绪引导着做出失常举动的愤怒,那样的愤怒所引导的行为会在清醒后被停止或者后悔。而清醒的愤怒则不同,我不管我是不是打得过你,我不管现在是不是在上课,我不管这件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些我都已经考虑过,并愿意为之承担后果的。所以在我决定打你的那一刻,我的拳印就已经长在了你的脸上了,这是我理智上做出的决定,不为任何因素所转移。这种清醒坚定的底线和原则,可以使一个白净瘦弱的书生,比一个好勇斗狠的壮汉更加男人。有修养的愤怒大概就是:「你看不到我的愤怒,但你必须为之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