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0

[好摄之徒] 过于可爱,你根本顶不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1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于可爱,你根本顶不住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2-06-01 04:30 Posted on 北京

IMG_8325.JPG
图源:imgur.com

为了这次儿童节,

我们煞费苦心,做了一篇——

有史以来出现最多次“宝宝”的文章,

全文上下都带有极高“含萌量”。


IMG_8326.JPG

摄影:Brittney Williford


无论是尖牙利齿的猛兽、

啸吒风云的猛禽、

硕大无比的大象,

还是刺鼻的臭鼬、

扎手的刺猬、

剧毒的青蛙,

甚至真真正正的“熊孩子”,

它们小时候无一不可爱。


IMG_8327.JPG

摄影:Randa Basheer


“小孩天生可爱”,

这是漫长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项定律

可爱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妈妈的爱,

物种也得以更好延续;

连豺狼虎豹都顶不住的“可爱”,

咱也根本甭想顶住。




先来一波真正的“熊孩子”——


IMG_8328.JPG

一头白灵熊幼崽与他的黑毛兄弟在一起,柯莫德熊大部分为黑色,占比80%-90%。长久以来,当地原住民一直保守白灵熊存在于此的秘密,防止猎人捕杀它们。

摄影:IAN MCALLISTER


白灵熊长大后变成了这样——


IMG_8329.JPG

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著名的大熊雨林,一头白色的柯莫德熊爬上果树觅食,它们又被称为白灵熊,对当地原住民而言非常神圣。

摄影:PAUL NICKLEN


IMG_8330.JPG

喀尔巴阡山脉乌克兰段,两只小棕熊在一起玩耍。

摄影:VOLODYMYR BURDIAK


棕熊长大后会变成这样——


IMG_8331.JPG

美国卡特迈国家公园,一头棕熊妈妈带着它的五胞胎。

摄影:EBERHARD BRUNNER


IMG_8332.JPG

加拿大育空道森市附近,一头才几周大的美洲黑熊幼崽第一次从窝里出来时“哭”了起来。

摄影:PETER MATHER


IMG_8333.JPG

加拿大贾斯珀国家公园,一头黑熊幼崽抓在树上。

摄影:BARRETT HEDGES


美洲黑熊长大了——


IMG_8334.JPG

摄影:JOEL SARTORE


IMG_8335.JPG

加拿大瓦普斯克国家公园,一头北极熊幼崽和它的妈妈一起打盹。

摄影:NORBERT ROSING


IMG_8336.JPG

中国四川省碧峰峡熊猫基地的一头熊猫幼崽

摄影:AMI VITALE


IMG_8337.JPG

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目不能视,近乎无毛,只能发出吱吱的声音,体重是妈妈的1/900;但大熊猫是生长速度最快的哺乳动物,一个月时间里,体重就能从0.1增加到1.8公斤。

摄影:KATHERINE FENG




IMG_8338.JPG

傻乎乎的小熊猫宝宝

摄影:JOEL SARTORE


但长大后的小熊猫依然看起来不是很聪明——


IMG_8339.GIF




雪豹宝宝↓研究人员为了避免其沾上人的气味而戴上橡胶手套——


IMG_8340.GIF

IMG_8341.GIF

IMG_8342.GIF


IMG_8343.JPG

图为一头成年雌性雪豹,它们会独自抚养幼崽到18个月大。

摄影:JULIE LARSEN MAHER


IMG_8344.JPG

猞猁妈妈和宝宝

摄影:NORBERT ROSING


IMG_8345.JPG

巴塔哥尼亚荒野,美洲狮妈妈和宝宝,摄影师痴迷美洲狮,花了7个月跟踪拍摄。

摄影:INGO ARNDT


IMG_8346.JPG

博茨瓦纳,一头母狮叼着其中一只幼崽过河,而后面的一小只满脸委屈,勉强跟随妈妈脚步。

摄影:CONNIE BOWEN


IMG_8347.JPG

后面的一小只满脸生无可恋




IMG_8348.JPG

英武的白头海雕是美国“国鸟”,小时候的样子令人瞬间回血。白头海雕在2000年代初期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变成了“最不受关注”的物种之一。

摄影:JOEL SARTORE


长大后,帅帅的美国国鸟犯起二来也很认真——


IMG_8349.JPG

爪爪抓到了寂寞

摄影:David Eppley


IMG_8350.JPG

饥饿的角雕宝宝直勾勾顶着刚抓来的犰狳。美洲角雕来自亚马孙雨林,是整个美洲最强壮飞禽、世界上最大猛禽之一,能用比棕熊掌还大的利爪,将成年树懒(约7公斤)直接带走。

摄影:KARINE AIGNER


IMG_8351.JPG

成年角雕夫妻一次只繁育一只角雕宝宝

摄影:KARINE AIGNER


IMG_8352.JPG

图中的矛隼宝宝只有25天大,等它们长大后将成为圣洁的“北极天空之王”——矛隼是速度最快的猎鹰之一,长途飞行速度超129公里/时。

摄影:KILIII YüYAN



IMG_8353.JPG

一只雌性成年矛隼在苏厄德半岛附近翱翔,矛隼是世界最大隼属动物,作为标准的猛禽,其体重超1.4公斤,翼展1.2米有余,可捕食体型为自己两倍的猎物,同时也是北极地区唯一无需南下过冬的猛禽。

摄影:KILIII YüYAN


IMG_8354.JPG

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植物园内,两只草原雕雏鸟破壳后引来许多人关注。

摄影:IGOR SHPILENOK


IMG_8355.JPG

这些穴小鸮宝宝很聪明,会将自己的粪便安排在巢穴外,以吸引最爱吃的蜣螂送上门来。

摄影:GINA HENDRICK


IMG_8356.JPG

相比于五颜六色、能完美伪装于树丛的父亲母亲,红领绿鹦鹉宝宝像被拔了毛一样“赤身裸体”。

摄影:JOE BLOSSOM


IMG_8357.JPG

成年红领绿鹦鹉

摄影:JOEL SARTORE


IMG_8358.JPG

相比于鲜艳火红的父亲母亲,火烈鸟宝宝是灰色或白色;两岁后,开始从食物中摄取粉红色素。

摄影:ANUP SHAH


IMG_8359.JPG

在墨西哥里奥拉加托斯、北美最大的火烈鸟栖息地,成年火烈鸟正在给幼鸟喂食。

摄影:ALEJANDRO PRIETO ROJAS


IMG_8360.JPG

疣鼻天鹅宝宝

摄影:FLIP DE NOOYER


IMG_8361.JPG

成年疣鼻天鹅

图源:Wikipedia,Yerpo




IMG_8362.JPG

亚洲象宝宝出生时就有1米高、91公斤重;他们哺乳2-3年,于9岁(雌性)至15岁(雄性)时完全成熟。

摄影:WILLIAM ALBERT ALLARD


IMG_8363.JPG

埃及,图中的小骆驼才两天大。单峰驼在出生几小时后就能胜任行走;成年骆驼一天就可以穿越40公里沙海。

摄影:GERRY ELLIS


IMG_8364.JPG

羊驼妈妈和它的宝宝看起来很开心,但感觉受到威胁时,羊驼会猛吐口水。

摄影:COLIN MONTEATH


IMG_8365.JPG

小食蚁兽是来自南美洲的一种食蚁兽,幼年时会趴在妈妈后背上一起寻找食物。

摄影:NICK GARBUTT


IMG_8366.JPG

穿山甲宝宝

图源:boredpanda.com,@Firdia Lisnawati


IMG_8367.JPG

IMG_8368.JPG

刺猬宝宝


IMG_8369.JPG

臭鼬宝宝

图源:valleywildlifecare.org


IMG_8370.JPG

豪猪宝宝

摄影:PETER MATHER


IMG_8371.JPG

睡眼惺忪、委屈唧唧的狐獴宝宝

摄影:PAUL BISHOP, DREAMSTIME


IMG_8372.JPG

当然不能少了我们的卖萌明星树懒宝宝

摄影:Sam Trull


IMG_8373.JPG

野猪宝宝身上的花纹有助于它们藏匿于树林。

摄影:JAN VERMEER


IMG_8374.JPG

粉嫩的家猪宝宝

摄影:Brittney Williford


IMG_8375.JPG

狗宝宝

摄影:MITSUAKI IWAGO


IMG_8376.JPG

驴宝宝

图源:minidonks.com


IMG_8377.JPG

一只白化的考拉宝宝

图源:imgur,@HoneyBadgerCaresALittleBit


IMG_8378.JPG

一只螳螂幼虫扒在罂粟花上张望 

摄影:FABIEN BRAVIN


IMG_8379.JPG

花斑喙头海豚母子

摄影:HIROYA MINAKICHI


IMG_8380.JPG

黄貂鱼宝宝

图源:imgur.com


IMG_8381.JPG

海獭宝宝睡在妈妈的肚皮上

摄影:SUZI ESZTERHAS


IMG_8382.JPG

水獭宝宝

图源:imgur.com


IMG_8383.JPG

圣劳伦斯湾,《国家地理》摄影师Jennifer Hayes记录了海豹和幼崽之间的亲昵行为,这是水下摄影中极难得的画面。

摄影:JENNIFER HAYES


IMG_8384.JPG

这种可怕的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把自己的宝宝(蝌蚪)背在背上跋涉数百米,直到找到满意的水源才会把蝌蚪放出去;许多种箭毒蛙爸爸都有这种行为。

摄影:JOEL SARTORE


IMG_8385.JPG

哥斯达黎加的一种雨蛙宝宝会跳过蝌蚪阶段,从卵中直接成型;它们会长出一种特殊牙齿,将自己从卵中释放出来。

摄影:MICHAEL AND PATRICIA FOGDEN


IMG_8386.JPG

水母宝宝,有证据标明,水母出现在地球的时间比恐龙还早4亿年。

摄影:TIM LAMAN


IMG_8387.JPG

鳄鱼宝宝破壳

摄影:STEVE WINTER


IMG_8388.JPG

在蛋里呆了两个月后,一只赤蠵龟宝宝终于破壳而出前往大海。

供图:WILD WONDERS OF EUROPE, ZANKL, NATURE PICTURE LIBRARY




文章最后,掉一波书袋——老子《道德经》中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孟子》中提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名句:“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些文字一再说明,所谓的“幼态延续(Neoteny)”是一种宏大的演化策略;哪怕当今社会的成年人,有时候表现得像个孩子、延续他小时候最可爱的一面,可能也是件好事——


所以,衷心祝愿真正的儿童、以及那些已成年的“儿童”们,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3 10:24 PM , Processed in 0.0965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