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沙萨(Kinshasa)的两个男孩
摄影:PASCAL MAITRE
2020-2021年数据:
中国霍乱报告发病共16例,
无死亡病例。
而刚果金沙萨的居民,
则生活在“垃圾”之中,
常年受到霍乱等各类传染病的侵扰,
无法正常健康生活。
金沙萨当地艺术家对此深感忧虑,
“垃圾”成为了他们表达担忧的出口,
当一件件“垃圾”成为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
咱就是说,是审美呢还是不审美呢?
雕塑表演艺术作品之一,轮胎人,旨在抗议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对刚果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包括使用橡胶制造轮胎。
摄影:STéPHAN GLADIEU
金沙萨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发展十分迅速。
然而,社会经济与秩序严重失调。
据估计,这里有1700万居民,
每天产生约9000吨垃圾,
居民活在“垃圾堆”里。
金沙萨繁忙的十字路口。
摄影:PASCAL MAITRE
在金沙萨美术学院修习多年的艺术家们决定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他们用遍地的垃圾创造艺术作品。轮胎、排气管、泡沫、塑料瓶、天线、装有牛奶或油漆的罐子、羽毛、CD、橡胶拖鞋……都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人字拖人”(Flip-Flop Man),摄影师Stéphan Gladieu视其为“新物种”,并将这些创作纳入名为“科学分类”的作品集中。
摄影:Stéphan Gladieu
在金沙萨,排水沟里满是不可回收的塑料瓶,雨水无法从水沟中排出,雨季时多数贫民窟都会被淹没。在该市的帕卡朱马(Pakajuma)地区,到处都是垃圾堆,许多儿童、动物在这些脏乱的垃圾中觅食。
几年来,摄影师Stéphan Gladieu一直在为穿着“垃圾服装”的金沙萨艺术家拍照。图为艺术家装扮为剃刀侠,这套服装由剃须刀片制成。
摄影:STéPHAN GLADIEU
垃圾堆成山带来的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有健康问题。在国际公司大肆开采钴的一些地区(钴,手机电池原料),大量工业排放导致河流污染,人们则用污水洗脸,甚至喝水做饭,生活在没有厕所的恶臭环境中。疟疾、斑疹伤寒、霍乱等疾病层出不穷,居民生存环境及自身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铁罐人”(Tin Can),旨在提高非洲人民对跨国公司的认知,了解跨国公司如何影响非洲。创作者称:“非洲大陆十分富饶,但非洲人民仍然很穷,他们期待外国人的帮助,然而跨国公司来到非洲多是为了偷窃、制造冲突或者资助武装团体。”
摄影:STéPHAN GLADIEU
用羽毛装点整套西装,有祈求祖先帮助之意,以此嘲弄猖獗的消费主义。
摄影:STéPHAN GLADIEU
以塑料环、牙膏管象征病毒。
摄影:STéPHAN GLADIEU
由无线电部件制成的机器人,警告媒体中的错误信息。
摄影:STéPHAN GLADIEU
在这座混乱的城市中,艺术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当地作家Lye M. Yoka曾写道:“这座城市的力量来源之一是‘伟大的创造力和即兴创作’。艺术家不依赖政府,艺术活动成为他们抵御日常危机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美好期望。苦难、热情是激发他们进行创作的动力。”
“镜人”(Mirror Man)是穿着三件套西装的花花公子,“破碎的镜子反映了西方对刚果的伤害以及对民众生活的破坏。”
摄影:STéPHAN GLADIEU
“塑料人”(Plastic Man)是Ndaku Ya Life Is Beautiful集体艺术作品之一,灵感来自Gladieu所说的“可怕的塑料入侵”。
摄影:STéPHAN GLADIEU
“新妈妈”(New Mama),用植被塑造自然保护,表达对刚果森林砍伐的看法。
摄影:STéPHAN GLADIEU
金沙萨工业区,艺术家装扮为橡胶人,四周的水、土壤及空气均受到污染。
摄影:STéPHAN GLADIEU
用各种花哨的塑料品制作的西装,它有两个名字:塑料女人(Plastic Woman)和“多么悲伤”(How Sad)。
摄影:STéPHAN GLADIEU
"软木战士"(Cork Warrior Man),盔甲由瓶盖组成,具有抵抗殖民主义之意。
摄影:STéPHAN GLADIEU
用电线创造了“电力女子”(Femme électrique)。该作品批判了刚果电力服务的匮乏,并揭示了在黑暗中发生性侵与绑架的危险性。
摄影:STéPHAN GLADIEU
“烟蒂人”(Butt Man),警示人们“虽然烟蒂很小,但污染能力不容小觑”——香烟中充满了铅、甲醛、砷等毒素,且分解十分缓慢。
摄影:STéPHAN GLADIEU
每年进口到非洲的“垃圾车”多达数百万辆,这些二手车阻碍了非洲大陆自身汽车工业的发展。Precy Numbi用汽车零件制造的模型表达抗议。
摄影:STéPHAN GLADIEU
艺术家的作品让人大开眼界,
当人造垃圾成为“人”,
占据生存空间时,
人的未来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