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坐飞机,和空姐最多的交流大概就是盒饭要鸡肉的还是猪肉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要求,那就是:可以给我一个毛毯吗。
直到看了这些知乎答主的回答,才知道只要你有「实力」,再奇怪的要求都能被满足……
| 答主:牛布尼茨(17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爷爷曾提出过让飞机返航的要求,而且飞机真的按照他的要求返航了。爷爷是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的老工程师。大学时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毕业后响应组织安排,到了东北先在东北老航校做过机械教员;抗美援朝期间在丹东前阳、浪头机场给志愿军和苏联空军做机务保障;后来又被派到苏联学习了几年。回国后,先是到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任教,后来又在多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工作过,担任过某飞机设计研究所总体室主任,离休前任航空航天部某单位总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门从事飞行器结构研究多年,当年也算是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权威。90 年代初,爷爷已经离休,但仍然四处讲学。有一次在乘坐飞机的时候,爷爷坐在飞机后半部,座位紧靠舷窗。飞机升空后不久,老爷子就觉得机翼有问题,通过舷窗观察发现机翼颤振幅度过大,于是立即在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我叫 xxx ,是航空航天部某某单位离休高级工程师,长年从事飞行器结构研究。我刚才发现我们所乘坐的飞机的右侧机翼存在故障。故障表现为 xxxx ,故障原因应为 xxxxx ,建议立即返航。写好之后,不动声色地交给了空姐,告诉空姐立即交给机长。机长其实也感觉飞机有问题,只不过当时还不确定是什么问题,看到我爷爷的字条之后,立刻决定返航。我爷爷还趁着飞机落地之前的时间,写了一份机翼检修建议,临下飞机的时候交给了机长。后来东航还为了这事登门感谢我爷爷,送了一张奖状,还有一万块钱。他老人家把奖状留下,钱退了回去。由于当时民航系统很多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晚辈,于是爷爷给东航领导写了一封信,建议将这一万块钱作奖金,奖励给那些在保障飞机安全飞行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机务人员。后来东航真的遵照爷爷的建议,将这一万块钱,奖励给了表现突出的机务人员。我发现好多网友都对飞机出现了什么故障很感兴趣,这让我始料未及,我来说一下具体情况。由于我本科上的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大的前身之一就是中央大学航空系,所以我在家里一直以爷爷的校友自居。爷爷也因此经常和我交流一些专业问题,虽然我大学是学电子的,但是也就这个问题和爷爷深入探讨过。据爷爷说,当时的情况是金属疲劳性断裂,导致机翼部分某金属构件失效,进而影响了机翼的稳定性。如果继续飞行,也不会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但是将对机翼造成不可逆的损伤。90 年代的客机绝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进口,而爷爷那个年代的人始终怀有一种家国情怀,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的思想深入骨髓,这就是他建议飞机返航的动机。这种情况不属于常规检查项目,所以并不算是机务人员的失职,但是如果机务人员经验丰富一些或者责任心更强一些,则也有可能提前发现问题。这便是爷爷将那一万块钱返还给航空公司,并建议作为奖金发给机务人员的初衷。有一次坐俄航,我突然肚子剧痛,痛到快晕过去的那种。当时我生完小团子以后还没有来过姨妈,不知道会什么时候来。因为没法预测,所以真的算是无法去做准备的突发状况了。但是熟悉的肚子下坠、全身冰冷和肚子抽痛让我终于想起了两年前被姨妈控制的恐惧………环顾了一圈昏暗的机舱,大部分乘客都在呼呼大睡。我只好走到机舱最后面,硬着头皮跟最近的空姐小姐姐(金发碧眼的东欧妹纸,应该是俄罗斯人)询问她有没有 pads 。她眨了眨眼很快听懂了!友善微笑了一下。但是有点遗憾地说没带,然后像小鹿一样(腿又长又细)蹦蹦跳跳地跑到自己俩同事那边,叽里咕噜说了几句。她们三个哦哦哦了几声,另外一个妹纸神秘兮兮地打开身边竖的金属柜子上的锁扣,从里面「嗖」地拎出一片姨妈巾来。递给我的时候,她们三个金发碧眼的妹纸一起冲我边咧嘴笑边点头,表情都是「这个很好用哦放心用」、「快夸夸我们」、「我们是不是很棒棒」那种,可爱的不要不要的。啊,真的感觉被拯救了呜呜呜。我千恩万谢地接过这片救命的姨妈巾!被我问到的那个金发空姐妹纸(不知道怎么找到我座位的),还遮遮掩掩的过来给我手里塞了一个小毛毯。等我看她的时候,她回头跟我很神秘地眨眨眼(就那种「你懂的」表情),然后,面带一点害羞的表情跑了……跑了……虽然事情本身挺尴尬的,但是真心为俄航的这几位妹纸们点赞。下飞机以后我只记得三位其中两位妹纸的名字,时间仓促,我在俄航的 service 柜台留了一个小纸条。不知道妹纸们后来有没有为这个小小的善举受到小小的表扬。总之,真的太感谢了。| 答主:Vicky.G(2.8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有名乘客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空姐广播询问有没有人是医疗工作者,我装聋作哑了一会(那个时候高铁救人反被索要医师资格证这件事情吵的很火热)。很快,空姐播报这名乘客已经发生晕厥,我感觉再也坐不住了,冲将过去。听机务人员描述,这名乘客急性哮喘发作,没有带药。中年女性,微胖体型,已经是嗜睡状态了,嘴唇青紫,不容易唤醒。机务人员拿来了抢救设备,分别是,一个简易呼吸器,一罐 mini 氧气罐,一个听诊器。简单听了一下,觉得没那么简单,双肺湿罗音很重,加上家属在旁边无意识的说了一句病人有很多年的肺病和心脏病史,没有正规治疗过。更像是一个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肿。广播询问了一圈乘客,除了一位携带了一小瓶阿斯美以外,都没有相关药物。检查了一下 mini 氧气罐,全部打开竟然只不到有 10Mp ,估计撑不到十几分钟,然后我就很无知的问了一句,电影里不是都有那种氧气面罩会脱落下来吗?空姐很无语说,如果氧气面罩脱落下来,飞机就出大事了。我准备给病人吃阿斯美,被机组人员制止了,很认真地问了好几遍:「你确定这个药吃了没有副作用吗?」一句话兜兜转转好几圈,连病人家属都听明白了,就是要一句类似于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与机组无关。家属急地快要跳起来:快给她吃!出了事情我们负全责。我把简易呼吸器打开,扣着面罩,连着氧气,给病人捏球囊,捏了三分钟不到,缺氧症状很快就缓解了,但氧气罐估计也撑不了多久。离目的地还有一小时二十多分钟,机组人员让我决定能否撑到目的地,如果可以将按原计划落地,如果不行,就紧急联系备降。几十双眼睛盯着我,好奇的,鼓舞的,幽怨的,看热闹的,也有着急的。很快,落在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小机场,落的时候,看到已经准备好的急救车和特警已经到位了,他们是带着专业的无创呼吸机上来接人的。
患者已被安全救援,有效信息均已打码。
等重新准备起航的时候,比实际到达时间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延误了三个小时。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时候,空姐笑盈盈的拿着两瓶矿泉水过来了,说两瓶水是作为我见义勇为的鼓励,要求填写一个具体的信息登记表,包括身份证姓名,和姓名拼音,医师注册医院。过了会,空姐说:对于这次见义勇为行为,会颁发航空公司的书面表彰和丰厚的礼品奖励,只需留下自己的信息,我心动了那么两三秒。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帅帅的男空乘人员走了过来,特邀请我参加航线内救援小组,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就会咨询我的意见。我一听,这个靠谱。就乖乖地留下了职业信息,并且孜孜不倦地等待着救援小组组织的信息。题图: 《中国机长》
编辑: 鑫鑫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