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知乎高分来啦~
快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精彩电影吧~
知乎评分:9.0
片名《人生大事》有几重含义?如何理解?
在我冀南老家,凡有丧事,主家都会在大门上贴三个白纸黑字—当大事。这仨字源于《孟子 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以死为大,葬礼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视的事情。我们的电影是一部关于葬礼的电影,殡葬师三哥,和刚刚经历了亲人离世之痛的小文,在一场葬礼上相遇,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改变了彼此的人生。「大事」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葬礼,这是一个讲述葬礼和葬礼人的故事。电影《人生大事》的故事主题是「人生除死无大事」,我们尝试以葬礼为切口,引发大家关于应该如何好好活着的思考。站在人生的终点,回溯这一生应该怎么过得有意义,应该珍惜的是什么。我们的电影,以葬礼开始,以婚礼结束,核心的故事线索是育儿。这三件事件件都是人生大事,而这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在讲情,归根到底想表达的,就是珍惜你所经历和拥有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份美好的情感。片名里的另外一层含义,纯属我的个人私货,拍电影是我的职业理想,妄念成真,处女作的完成就是我的人生大事。 看完《人生大事》之后,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葬礼?
我生长华北平原,二爷跟大伯都是木匠,大伯尤其擅长做棺。老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木料,我曾与伙伴们在这榆柳桑槐间捉过迷藏,也曾囫囵躺进未完工的棺材里,在身上盖满刨花,就这样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大伯正拎着我的后脖领笑骂:「你个狗*的小物件。」二爷是村里的白事大佬,我小时候没少跟着他去各家葬礼上吃席听戏看电影……小时候不记得悲伤,跟葬礼有关的热闹是我童年不可或缺的美好回忆。成年后,家里的老人陆续谢世,再参加葬礼,我看到了的葬礼更多的切面——一个人的成败荣辱,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因为这些经历吧,我可能比同龄人对葬礼的思考更深一层,可远没到能想明白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葬礼的程度。我葬礼的形式取决于我人生的成色,比如我想要一个老莫那样的烟花葬,我就得活得足够绚烂以配得上这场烟花。我的葬礼我是看不见了,估计也不归我做主,但是我想要活得尽情尽兴尽力,我想要大家在我的葬礼上能评价我说:他这辈子,不白活一回。如何评价韩延监制,刘江江导演,朱一龙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
电影里第一次出现「三妹」这个称呼的时候,我有点儿「神情恍惚」,一时间难以将「三妹」这个称呼与看起来似乎带着一脸凶相的莫三妹联系起来。显然,不仅是我这个「旁观者」对于「三妹」这个名字感到困惑,即使是莫三妹本人,也极为排斥这个名字。所以,莫三妹让人们喊他「三哥」。接下来,通过展开的电影文本可以看出,与其说莫三妹厌恶的是这个名字,倒不如说他所无法接受的,是他的家庭。在他看来,父亲只在意二哥,不在意他这个三妹。又因为恨父亲,连带着也恨起了父亲从事的殡葬业。如果将《人生大事》看作是莫三妹的成长史,那么,亦可以视为莫三妹最终接受命名的心路历程。而推波助澜之力,正是电影里的情感叙事。在小文带来的一系列戏剧冲突里,莫三妹逐渐理解了父亲、接受了小文,自然而然,他也意识到了殡葬师这份职业所承载的重量。因此,在诸般合力的作用之下,他接受了作为「莫三妹」的身份。而最具有标志性的场景,无疑是在送走小文之前,他认真地告诉小文她的父亲叫做「莫三妹」。作为一部名字为「人生大事」、主人公的职业是殡葬师的电影,自然而然容易使人「先入为主」地将「人生大事」等同于「生死」。但实际上,整部电影正是「驳斥」了这个观点。当然,这也并没有意味着电影作者将「生/死」从「人生大事」里面「开除」出去。当小文的外婆离世以后,外婆的儿子想要多陪伴外婆一段时间,但是却被妻子斥责,认为这会耽误儿子的「人生大事」。显然,对于这位妻子而言,她将儿子的「荣誉」视为「人生大事」,用典型的功利主义去衡量人生价值。与这位妻子的选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莫三妹的二哥——为了打捞尸体,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纵观整部电影,作者并没有去直白地解释或者定义何为「人生大事」。但是作者通过让主人公们不断地做出选择,从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莫三妹从开场时的自我感觉一无是处,到尾声时的坚定,不是因为他每天苦思冥想,而是因为他在不停地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碰撞。建仁、白雪给了他友情的支撑,小文的陪伴和父子的和解让他体会到亲情的重量,而他在工作过程里所收获的尊重,则让他愈发意识到自己作为殡葬师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无关金钱、无关世俗荣誉的事情,正是电影《人生大事》所要讲述的「人生大事」。纵使不考虑电影所要表达的深层涵义,《人生大事》也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作者对于整个故事的风格的塑造。每一次出现,都使得主人公和情境陷入悲痛。但是,电影作者在每次悲痛降临时都会设置「笑」,从而使得影像的风格一张一弛、一紧一松。在我看来,这里的「笑」不仅仅是指角色呈现出的一些「杂耍」——比如,被怀疑偷戒指后,莫三妹和王建仁当场脱衣服。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在经历死亡以后,由此获得的一定的成长所带来的「释然」。失去外婆以后,在莫三妹等人的帮助下,小文变得不再害怕,这是成长;失去父亲以后,在父亲特殊的要求之下,莫三妹选择将父亲的骨灰洒向天空,这个过程让莫三妹不仅最终实现了与父亲的和解,还给他提供了一次机会去表达对父亲的爱,这亦是成长。尾声,故事以笑收场。小文不仅得以留在了莫三妹的身旁,而且也拥有了亲生母亲的关心。我想,当他们望向着天上的星星的时候,那些星星应该也在思念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