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私人医院致力于和平地区的病人救治,那么战区呢?别忘了1932年5月5日才签《淞沪停战协议》,而瘟疫在4月发生。即便是停战协议签订, “日本军队撤退至公共租界暨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区,一如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事变之前。但鉴于须待容纳之日本军队人数,有若干部队,可暂时驻扎于上述区域之毗连地方。”可见日军可是保留了大量士兵在中国控制区。
战区恰恰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对此上海市卫生局出高价向吴淞汽车公司订购三辆救护车,这种救护车更类似于巡回问诊室。1932年7月28日的《申报》称“车内设施周到,分病房、诊室,每车有医生护士仆役一人”由此推测该车应为房车或卡车,面积很大,而且“病人请诊,一律免费”。
在疫病期间,政府卫生局认真负责,他们为了预防水源污染,专门划分人手,派出医生、警察团队,每天负责在全市水源、井口等测量水质,准确科学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防止水源污染进而扩大受害面积。
就这样上下一心,加上医疗团队研制出预防药物,1932年最严重的时期过后,疫情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