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有“早餐天堂”,江西肯定算得上。
硬核、柔情,朴素、丰盛,可以清淡甜蜜,也可以爆辣到“怀疑人生”……有太多的早点连缀着江西人的生活,只是在盘点早餐之都时,江西总是被绕开。或许是江西人的内敛温和,造成了“存在感低”的印象,也令我们错过了江西的宝藏早餐。
江西婺源,梅干菜炉饼香气迷人。
图/视觉中国
江西各地的清晨,“赣饭人”可以用不同的米粉开启:香辣的南昌拌粉,粗粗的景德镇冷粉,充满烟火气的九江炒粉和萍乡炒粉,新鲜的上饶铅山烫粉和赣州大余烫皮;也可以是一份热量爆表的油条包麻糍,用米来做皮的饺子粑,或者来一碗赣州拌面,打包两个宜春大包……
油条包麻糍,江西早餐可辣可甜。
摄影/Yeeeeee_H,图/图虫·创意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江西吸收各省所长,在群山中也生长着自己的个性。江西人在这江湖孕育的沃野良田上,养出了一个安逸的“鱼米之乡”,用丰富的物产塑造了“早餐天堂”。
一碗粉,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图/视觉中国
01
一碗江西粉,唤醒一座城。
街头巷尾的粉店,在鸟鸣和车声之中,逐渐热闹起来。江西人的早晨,从吃粉开始。至于要吃什么粉?粗的、细的,有汤、没汤,拌着、炒着……在江西,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吃粉信仰”。
拌粉少不了各种味道很足的配菜。
摄影/L_YiMao,图/图虫·创意
拌出一个清爽的早晨
简单但不“随便”的拌粉,是南昌早餐的腔调。
粉是骨,早籼米做成的米粉,未煮时结实、透明,煮后变得细嫩洁白,朴素之下满是风情;料是魂,低温油炸的花生酥酥脆脆,手工熬的辣椒油香辣入心,萝卜条脆嫩爽口,再撒上小葱段,搭配刚刚好。
江西很多米粉,还坚持着古法制作工艺。
摄影/千百度摄影工作室,图/图虫·创意
而豪华版拌粉,炫的是丰富和混搭。牛肉、牛肚、猪耳朵、藕片,四种食材可以“单打”可以“团战”,辣味混合着酱香,让拌粉吃起来更为扎实和过瘾。
拌粉干拌,当然还得来点喝的润润肠胃。拌粉+瓦罐汤,在南昌人心中是一对不能拆的早餐CP。
拌粉+瓦罐汤,最受欢迎的南昌早餐。
摄影/DHJ675,图/图虫·创意
吃粉时喝汤,就像一种没有“为什么”的生活传承。
眼花缭乱的鸡蛋肉饼汤、香菇排骨汤、萝卜排骨汤、海带排骨汤、茶树菇排骨汤、花生排骨汤……也只有南昌人才能整出那么多花样了,土质陶器中封存着滚烫的“热情”。
皮蛋肉饼瓦罐汤,瓦罐汤界的隐藏宝藏。
摄影/MRx夏先森,图/图虫·创意
同样是拌粉,景德镇的早餐以冷粉著称。冷粉粗得像根筷子,初尝者也许觉得口感有点接近“乌冬面”,不过那只是“莞莞类卿”罢了。冷粉最经典的搭配是辣椒、萝卜丁、榨菜丁,还要用上橘子皮。橘子皮+辣椒的独特香味,能将冷粉的刺激感直接拉满,调动清晨味蕾的欲望。
粗粗的景德镇冷粉,口感很扎实。
摄影/光影魔术师2021,图/图虫·创意
吃粉喝汤,也可以一碗搞定!
上饶出产的二晚稻谷,塑造了上饶及周边人们常吃的早餐——“铅山烫粉”。
烫粉的米粉一定要是当日鲜榨的,而烫粉的精髓就在“烫”的这一下——竹筛盛好的米粉,在开水中释放魅力。烫熟后的米粉变得超有弹性,配上汤料立刻活色生香。浇头五花八门,什么猪肝烫粉、鸡蛋烫粉、三鲜烫粉、雪菜肉丝烫粉、羊肉烫粉……再去自助小菜区来点咸菜末、酸腌菜、萝卜丁,这碗汤粉让人沉醉。
铅山烫粉,放上足量的小菜更对味。
摄影/财校小福星,图/图虫·创意
苏州人的早上要吃头汤面,抚州人的清晨要追头泡粉。一碗老鸭汤泡粉,再加上猪杂,绝对是人气王。猪骨汤、鸭子汤、鸡汤、牛肉汤,甚至还有海鲜汤底……清清爽爽的汤,正是吸引抚州人早起的理由,老抚州人甚至可以通过闻“香”来辨“店”!
抚州泡粉,江西的粉也可以完全不辣。
摄影/梦572503,图/图虫·创意
抚州南丰人的早餐时光,是充满柔情的。水粉、水酒、水豆腐这“三水”,构成了别有意趣的早餐“三件套”。一碗削骨肉搭粉,再来几个地方菜,糯米酿的清甜水酒一喝,悠缓细腻的节奏,吃得人也心神荡漾。
在赣州,用慢熬的牛骨汤加上弹牙牛肉丸的客家牛肉粉,和隔壁福建吃得颇为相似,追求原汁原味的鲜美;同样的,由猪瘦肉、猪肝、猪小肠作为浇头的安远三鲜粉,凌晨宰的猪肉用白灼法烹饪来展现“鲜”的要义;但对于鹰潭人来说,麻椒、花椒滚落在粉上,带着川味的牛肉粉更看重麻辣鲜香带来的刺激。
赣州人爱各种牛肉,鲜吃最过瘾。
摄影/公园前来者,图/图虫·创意
早餐吃粉,也可以不“圆”
在萍乡,米是萦绕在早餐上的幽幽乡愁。不论米变身多少形态,都能精准地拿捏萍乡人的心。
米浆切丝后做成的米面,是薄了的“河粉”。米面白嫩,吃起来爽滑有韧劲。并且,臊子和汤头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定制,鸡蛋肉丝米面和梅菜米面最受萍乡人欢迎。
萍乡米面,汤头也好,臊子也鲜。
摄影/肖南波
赣州大余的烫皮五花八门,什么脆烫皮、香酥烫皮、烫皮丝,人们吃早餐最爱的还是鲜烫皮。鲜烫皮和广东“肠粉”有点相似,正宗的烫皮是用竹簸蒸出来的,还有各式不同颜色,搅合着秘方汤料吃,又是一个美好的清晨。
赣州大余烫皮,颜色多变。
图/视觉中国
赣南地区的客家人还将烫皮包裹上馅料,涂上香油或熟茶油,就成了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包米果。至于包什么,春天的青菜,夏秋的瓜果,冬天的萝卜,家乡是什么味道,包米果就是什么味道~
炒出清晨的烟火气
九江人的清晨可以被一份炒粉开启。师傅一大早就挥着胳膊炒,滋滋的热油中,米粉在尽情的翻滚。米粉出锅的那一刻,米粉的香气扑面而来,这就是九江的烟火气。
南昌、九江等地的炒粉,裹满香辣气息。
摄影/简罡,图/图虫·创意
炒粉是身在异乡的萍乡人心中,最思念的家乡美食,也是当地早餐的宠儿。豆芽、鸡蛋、小白菜、葱花是灵魂配料,不能少,大火爆炒后的焦香扑面而来,再撒上白胡椒粉,至于辣不辣的,其实很随意。
萍乡炒粉,辣不是关键,豆芽是关键。
摄影/肖南波
大米在江河流动的活水中洗尽铅华,历经“磨难”变成米粉,成了江西人的一日三餐,也成了江西各地的故乡风味。新余水北镇被称为“米粉之乡”,新余腌粉就是以此为原料;米粉在晒干后被捆扎成一摞一摞的,宜春扎粉也因此得名;“峡人善造米粉,细白胜于他处”,吉安峡江县的米粉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遗名录。
吉安峡江县水边镇龙下村,人们还在制作传统米粉。
摄影/千百度摄影工作室,图/图虫·创意
每根米粉都有自己的性情,但终究会在早上化作一句句熟悉的问候:“等我一起去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