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北京烤鸭,我14岁,妈妈带我来北京看天安门,吃了全聚德。我跟妈妈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鸭子。妈妈说,这是你妈一个星期工资。
第一次吃南京烤鸭,我24岁,去南京旅游,连吃了3天,最后一天甚至想改签机票再吃一顿。我心想,对不起了北京,我移情别恋了。
第一次吃厦门姜母鸭,我26岁,出差,抱着一丝丝对姜的抗拒,和来都来了的心态,在临走前去八市附近找了一家吃,点了半只,吃了两碗饭,加了老板微信,定了一只准备回北京继续吃。
姜母鸭也太好吃了吧!
鸭肉散在砂锅翻炒,锅底的油把姜片、鸭肉炸的滋滋作响,等到火开得最浓烈的时候,整条街都能闻到香味。
鸭肉焦香又带着嚼劲,吃的时候有强烈的撕扯的乐趣。
味道咸甜香,每一口都有丝丝姜味和淡淡甜味,衬得鸭肉格外生动灵巧。
更绝的是,里面的姜片也意外地好吃,姜的辛辣味在鸭油的包裹下淡了许多,只留姜香悠长,就像是在空口吃姜糖。
回家后,因为厦门老板直邮邮费太贵,我又在网上找了各种店铺买了几次姜母鸭在朋友聚会时吃。
在一片称赞声中,有一个朋友提了一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姜母鸭,到底是姜·母鸭,还是姜母·鸭?
是个好问题。
简单做了功课,发现姜母鸭是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厦门、泉州、台湾等地都有吃姜母鸭的习惯。
在百度百科上写,姜母鸭是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
红面番鸭是从中南美洲传来鸭种,脸上长着红色肉疣,肉质细嫩,脂肪较少且味道鲜美,还被誉为“家禽中的小天鹅”,闽南地域鸭肉菜多选此鸭。
但我们的重点是,红面番鸭如果不强调公母,那大约“母”字是形容姜的,所以,姜母又是什么?
姜母,三年以上的老姜,是可作为种子种植的那一部份。有句话说“姜还是老得辣”,相比鲜姜的脆嫩,老姜姜味重,在潮湿如闽南地区,吃起来更是格外舒畅。
切成姜片混合在鸭肉里,两者相结合,更是恰到好处。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姜母鸭的正确断句应该是姜母·鸭。
得到正确称呼之后,我开始研究吃法。
在厦门街头,一锅锅滋滋作响的姜母鸭通常都是直接配白米饭的,两人半只鸭两碗饭两碗汤刚刚好。
网购回来的姜母鸭都是已经做好的,可以水浴加热后直接吃。
也可以拆掉包装,放在微波炉里打几分钟。更还原镬气的是倒在砂锅中再炒一次。
后续吃的多了,我也挖掘了一些新吃法,比如做锅底涮火锅,比如做粉面的浇头,比如与年糕同炒,总之都很美味。
现在回想,如果我在吃北京烤鸭之前就吃过姜母鸭,当初在全聚德还会那么惊喜吗?可能不会了。
果然还是鸡汤说的好,年少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菜,否则余生都无法安宁度过。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5 09:05 AM , Processed in 0.0316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