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1

[影乐之声] 艹,如此生活3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4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艹,如此生活30年...

 朵夫 局外人看电影  2022-06-04 09:01 Posted on 上海


IMG_0066.JPG


今年是戛纳电影节75周年。


主题海报致敬了经典影片《楚门的世界》。


IMG_0067.JPG


乍一看有些突兀,这部电影是1998年上映的,今年也不是什么周年纪念日,为什么要现在致敬它呢?


但仔细想想电影的内容,再看看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或许就能明白主办方的用意。


《楚门的世界》讲的是一个大型真人秀的故事。


主角楚门,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叫做桃源镇的巨型摄影棚中。


IMG_0068.PNG


整个小镇的所有人都是演员。


他的父母是假的,邻居是假的,发小是假的,老师也是假的,长大后的妻子也是假的。


IMG_0069.PNG


甚至,他看到的太阳是假的,月亮是假的,那让他恐惧的大海也是假的。


IMG_0070.PNG


只有一个人是真的,那就是被蒙在鼓里的楚门。


为什么做这样一件事呢?


这是制片人基斯督的「伟大」构想:


制造出一个「世外桃源」,用5000多台摄影机,7X24小时直播,记录一个婴儿从小到大的一生。


IMG_0071.PNG


这个构想的确很成功,不仅直播在全球深受欢迎。


而且「真人秀」中出现的所有东西,都是商品,均可售卖。


单是节目周边的售卖额,就超过了一个小国的GDP。


IMG_0072.PNG


这个桃源镇,也的确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一般,是个桃花源般的存在。


这里的人,个个单纯、友善,充满正能量。


楚门每天出门,都会碰到邻居和他打招呼,他也会热情回应:


「早安!可能等会儿见不到了,那就顺祝午安和晚安吧!」


IMG_0073.JPG


不论是路上遇到的人,还是公司的同事,每个人都如此友好、礼貌。


还有报纸将桃源镇评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小镇。


IMG_0074.PNG


当然,这份报纸也是假的。


这就是「桃源镇」最大的问题。


它看上去十分美好,但扒开来,却虚伪透顶。


所有的友善都是装出来的,所有的正能量背后都经过算计。


但为什么楚门在这生活了30年,却没有发现真相呢?


基斯督说出了真相: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接受眼前的现实。」


IMG_0075.PNG


对于个体来说,要怀疑自己看到的现实是假的,


怀疑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假的,


怀疑自己看到的新闻是假的,


的太难太难了。


IMG_0076.JPG


老师看起来这么友善,她说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新闻主播那么义正言辞,他说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关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与「真实」的关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过著名的「洞穴寓言」:


假设有一群囚犯,从小生活在洞穴中,他们的手脚和脖子都被捆住,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的面前有一堵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在墙上看到自己和事物的影子,以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


直到有一天,有个人解开捆绑,走出了洞口,才发现原来自己前半生看到的那些影子,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IMG_0077.JPG


这个寓言有趣的地方,不仅在于精妙的比喻,更在于留下的悬念:


走出洞口的那个人,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他会欣喜于终于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拥抱这个陌生的真实世界吗?


还是会对突然出现的真实世界感到惶恐,极力否认自己所看到的,渴望回到洞穴中呢?


这真的很难说。


因为「真实」这件事,不是纯粹「客观」的,它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和价值。


否认我们前半生相信的那些从课本上、新闻里听到的「事实」,不仅仅是否定了它们的真实性,更是否定了我们前半生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经历过荒诞年代的人,不肯彻底否定那个年代的原因。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你说我前半生相信的东西都是假的,不就等于说我前半生白活了吗?


所以,能不能发现真相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接受真相,又是另一回事。


片中的楚门,也不是没有发现过桃源镇的破绽。


他看到过街上掉下来一盏射灯,射灯上写着它是“天狼星”。


IMG_0078.PNG


他伤心时,天上落下的雨,有时候只打在他一个人身上。


IMG_0079.PNG


但这些都还未彻底引起楚门的怀疑。


真正让他对这个桃源镇起疑心的,是他死去二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出现在街头。


8岁那年,楚门和父亲一起出海游玩。


因为楚门「任性」地想往更远的地方去,导致父亲被淹死。


当然,这也是假的,目的是让楚门从此对大海感到恐惧,对想要远行的念头感到内疚。


这一招很成功,此后20多年,楚门从未想过要离开桃源镇。


但这次,他却在街上碰到了流浪汉模样的父亲。


IMG_0080.PNG


就在他想要和父亲相认时,父亲却被几个陌生人劫持上公交车,带走了。


楚门和所有人说这件事,但所有人都不信,还说是他想多了。


但此事事关自己的生父,他再也无法无视生活中那些不对劲的事情。


而怀疑一旦在心中发芽,就再也无法遏制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门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不对劲。


他发现,街上碰到的那些人,只是在不停地兜圈子。


他发现,只要自己想走出桃源镇,就总会碰到飞机爆满,汽车爆胎。


IMG_0081.PNG


而且航空公司,总是不厌其烦地广告:国外有多危险,空难有多可怕。


他发现,一个陌生的消防员,竟然能叫出他的名字。


他发现,妻子好像也在监视自己。


明明正在和自己吵架,她却莫名其妙地对着一个地方,介绍起了一款可可。


IMG_0082.GIF


因为和妻子的争吵,他更想起了曾经的初恋。


那个在他生命中短暂出现,却被她父亲强行带走,说是得了精神病,要去斐济的那个女孩罗兰。


于是要去斐济,找自己的初恋,成为了楚门的执念。


正是这个执念,帮助楚门终于发现并接受了,自己所处的「现实」是虚假的,要去拥抱那个陌生的真实世界。


IMG_0083.PNG


在抵达摄影棚的边界,即将离开时,楚门听到了制片人基斯督的声音。


他试图挽留楚门:


「外面的世界与我给你的世界一样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里,你什么都不用怕。」


IMG_0084.JPG


这套说辞,可以说极有说服力。


作为制片人,基斯督的确是「爱」楚门的,他是真心相信,自己为楚门创造了一个更加「正确」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那些丑陋的、恶俗的事物,只有美丽的、高尚的一切。


只是这种「正确」,要以谎言和虚伪为代价。


要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你要不就要对真实一无所知。


要不就只能用尽办法,否定那些不符合自己「三观」的事物,才能保持自己的「认知协调」。


你可以说他们「别有用心」,就像基斯督说那个「勾引」楚门的初恋女友,不过是为了出名罢了。


可以把他们妖魔化为作恶多端、贼心不死的「敌人」,就像基斯督说外面的世界充满虚伪和危险。


IMG_0085.PNG


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认定,他们说的话全都是蛊惑人心的「谎言」,只有那些你自己愿意相信的,才是唯一的「真实」。


这样的思维方式,这种对于「真实」与「虚假」的重新定义,不仅仅是个别地区的问题,而成为今天这个「后真相时代」的普遍征兆。


我们越来越把自己束缚在大数据和个人喜好共同构筑的「信息茧房」里,不愿意相信那些与自己认知不同的言论。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什么是「真实」已经越来越模糊,「立场」的对错,越来越成为区分我与他人界限的评判标准。


这或许正是戛纳电影节,要在75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致敬《楚门的世界》的原因。


IMG_0086.JPG


同样,这也是这部电影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不仅对于它所处的年代是超前的,还预知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


并且,不同年代的人,在这部电影中,会看到自己时代的伤痛来。


二十多年前,我们看《楚门的世界》,或许感叹于电视这种媒介对生活无孔不入地介入,反思消费社会对人的蛊惑性。


但今天,我们重看《楚门的世界》,却发现被困在桃源镇上的,又岂止是楚门。


只是楚门因为爱情的力量,有勇气否定自己面临的虚伪的世界,拥抱陌生的未知。


而今天的我们,甚至找不到可以「逃离」的那扇门,也不知道出了那扇门,还能去哪里。


因为,现实世界,往往比电影更加复杂。


虚伪的对立面,不一定就是真实。


邪恶的对立面,不一定就是正义。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没有立场,坚持「求真」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更容易的选择,是像《楚门的世界》里最后的那个当保安的观众,为别人的勇敢鼓完掌,就转个台去看一档新节目,用新的娱乐麻痹自己。


但要怎么选,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题。


IMG_008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3:10 PM , Processed in 0.0402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