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在主旋律电影的“英雄视角”、纪录片的“客观视角”以外,《真男》的横空出世算是把“成长视角”给唠明白了。这也一度刮起一股体验类综艺风。同类综艺形式大多模仿《真男》,让明星去体验不同职业的甘苦。 但这些综艺玩儿来玩儿去,还是在走《真男》的老路,把焦点聚集在职业素养本身,很少去挖掘职业背后的人生故事。尤其是“英雄职业的体验”,并没能在《真男》之外,给观众提供一些新的观看视角。 直到前不久,腾讯继《119请回答》后,推出了综艺《一往无前的蓝》。这档综艺出来,才在《真男》的基础上,为“英雄叙事”拓宽了一个新维度。 那就是:当英雄们卸下铠甲,平凡日常里的他们,是什么样? 众所周知,无论电影、纪录片还是纪实文学、新闻报道,展现的永远是消防员们舍生忘死、奔走救助的模样。传递给广大群众的,往往带着一股壮烈感,不是跟死神较量,就是牺牲了青春,把叙事引向严肃、沉重。 可《一往无前的蓝》完全颠覆了这个逻辑。它竭力展示的,反而是消防员们可爱、有趣、调皮的一面。尤其是跟《真男》比,轻松不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真男》里,教官训练时,始终不苟言笑。毕竟军人嘛,总得保持威严,倾向于驯服、教导。所以画风是这样婶儿的:
《蓝》里,几个消防新生到消防站岗前实训。一上来,王班长训练他们的出警速度,并不是严词呵斥,而是斗智斗勇。 为了快速出警,这几个人想尽办法接近指定地点,想第一时间换好消防服。王班长给他们一逮一个准儿,最后祭出奇招,分别“下任务”,分配到不同地点,还没等他们回过味儿来,警铃突然响起,大家一通疯跑:
《真男》里,明星们内务没做好。连队领导一通狂批,班长别无二话,认错,受罚,做俯卧撑。对待同班战士,铁面无私,严苛十足:
到了消防站,两位班长带大家训练徒手救人。气氛就欢乐许多。每一次大家嘻嘻哈哈,班长紧张得要死,频频痛苦面具。
还有一次,大家作战服没整理好,被副班长臭骂后,邱班长回去不但没发火,还恳求诸位战友不要太懒散,以后注意点,理由是:
严肃归严肃,但又带着一点呆萌。 从节目整体形式上看,《蓝》跟《真男》类似,让张翰、秦霄贤等人接受基础训练,入驻消防站,跟消防员们同吃同喝,深度参与任务。像“普及消防知识”、“展现成长蜕变”、“诠释精神责任”这些点,都充分吸收了《真男》的成功优点,寓教于乐地带动观众走进这一职业。 秦霄贤最初训练时,性格散漫,急于求成,基本体能训练都完成不了,却着急救人。做完任务,才知道训练的必要。整季参与下来,他终于明白,一切看似简单的救助动作,都是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换来的。 只有多一次认真,多一分刻苦,才能在危难时刻,多拯救一个人。
消防新生们班第一次无预案演习,根本不懂得如何配合。数次复盘,才通过了考核。在体会到如何凝聚集体力量的同时,大家也得突破自己的极限,扛着水带一口气上18楼。爬上去最大的收获,不是累。 而是了解到这个职业的不易:
训练到中后段,几个消防新生成长为新消防员,无论在哪儿,在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一听到警报响起,就忍不住外冲,根本不用做任何思考。这是在长期训练后,对警铃产生的本能反应。每一个消防员,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从张翰等人的视角上,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消防员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 一开始,张翰恐惧钻火圈,张嘉元仗着年轻擅自行动,秦霄贤轻视救人的难度,到最后,这帮人拧成一股绳,能够顺利参加每一次灭火、救助任务。
成功救助的背后,不是莽夫之勇,而是不断总结经验、专业训练、自我提升的结果。 就像徒手救人训练时,大家嘻嘻哈哈,高班长很不放心,前去交心说: “每一次战斗,都要看到自身不足,这样下一次出警,你才能救更多人。”
08.
在整个新人成长维度上,《蓝》和《真男》一样,竭力诠释着英雄职业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所在。而不同之处,正如前面说的,相较于《真男》重点表现军人训练的艰苦、家国情怀的养成,《蓝》则开拓出一个新视角,聚焦在消防员们在任务之外,私下生活里的模样。 因此,节目有更多镜头,停留在素人消防员身上,希望从这些细节里,观众能以平视的态度,了解英雄背后的“平凡”。整季看下来,你会发现,私下里,这群年轻人不过是一帮“大男孩”。 比如在驻站训练时,因为口误,王班长说张嘉元的身体素质一般。张嘉元不服气,扭着跟教官掰手腕。我心说教官怎么都能拿下吧。 结果,还真输了……
不过输了,王班长也表现得很坦荡,没觉得有啥丢人的,只是一个劲儿傻笑。 再比如大家一起外出做消防宣传,进游乐场,要坐过山车,几个硬汉瞬间“怂”了,迎风狂呼大喊,两腿发软,完全不见火场里的英勇:
而在聚餐、休息时,有一个消防员,还特别擅长恶作剧。经常把出警铃声存在手机里,偷偷潜伏在队友身后,趁其不备,播完就逃:
当然,戳人的泪点,也有。 有一集,秦霄贤、张嘉元和其他几个消防员被广播点名,因跑慢了一步,被指导员罚站反省。等他们接到下一个命令,来到大厅才发现,是个“阴谋”。 指导员是为了把他们支开,联合站内其他队友,给他们一次难忘的集体生日。这是消防站的惯例,把邻近月份的战友聚到一起,在同一天庆生。 送上蛋糕之余,也会送上亲人们的祝福视频。
秦霄贤听到一个消防员的父母希望儿子平平安安时,当时就绷不住了:
另一集里面,一个与女友聚少离多的消防员,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拜托大家一起帮忙,想给女友制造一次浪漫的求婚。 求婚过程中,消防员从天而降,满地鲜花、灯光环绕:
结果情话还没说完,警铃突然响了,所有消防员头也不回地朝消防车奔去。刚刚布置的求婚现场,为了给消防车让道,迅速被撤掉,满地只剩下一片狼藉。 前来探班的吴谨言,当场泪崩:
在那一刻,嘉宾们才意识到,这些城市英雄,也渴望浪漫,渴望被温暖。只是每当任务出现,他们会第一时间披上铠甲,奔赴事发地。 以上点点滴滴,构成了一个个性格鲜明、跟普通人无异的“蓝朋友”。在职业光环背后,他们和我们一样平凡,就像你的邻居,你邻居家的儿子、丈夫。他们也会疲惫、紧张、无奈、孤单,也会表现得孩子气。 这正是《蓝》较之其他英雄职业体验节目,走得更深入的地方。它用一种“平视视角”,努力挖掘着消防员原本的平凡面目,在温暖的观照中告诉我们:
英雄光荣的时刻,值得记录,但也别忘了捕捉他们平凡时的闪耀。 自打2月19日开播后,在整个2月的综艺播放量里,它的前台点击量破2亿,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此后排名,一直稳定在前五,收获一次又一次热搜,引起“叫好又叫座”的广泛讨论,最终完美收官。这都与它“零距离的第一人称视角”“把英雄当凡人的聚焦方式”,密不可分。 《蓝》不仅让观众走进了那个被无数次忽略的英雄职业背后的精神世界,探索着他们内心真实的人性,也让许多对这个职业有向往的年轻人意识到:
平凡如我,跟他们的距离,并不遥远,成为他们,或许我也可以。 一如《真男》里,许多战士对王宝强说的,我是看了《士兵突击》才来参军的,也许会有一些铁血硬汉,看完《蓝》而去报名消防员。 从这个角度,它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越了一部综艺。
09.
多年以来,我们听到、看到了太多消防员牺牲的消息。 2019年,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689名消防队员直奔火场。由于海拔高,风速快,大火屡次复燃。一次山火爆燃后,27名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去生命。其中有24名90后,两名00后。
最小的,还不到19岁。 2014年,上海徐汇区某公寓楼发生火灾,现场突然发生轰燃,巨大的冲击力将两名消防员冲飞2米,其中一位被冲出窗外,另一位下意识去救,失去重心。两人从13楼坠落。他们一个23岁,一个20岁。
「扑救山火,同样危险」 此前的特大火灾,还有很多: 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中昌北大道,当地最大的商场起火。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特大火灾,整栋楼被大火包围。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大楼火灾事故,造成一名消防员死亡。2008年9月21日:深圳舞王俱乐部3楼的舞台燃放烟火引发火灾。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这是广东1994年以来死亡最严重的火灾,100多名消防员赶赴火灾现场。再往前数,还有浙江海宁火灾、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等等等等……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跟我一样,记得2003年衡阳的那场特大火灾。救火过程中,大楼垮塌,造成20名消防战士牺牲,最小的年仅18岁。现如今,我早就不记得他们的面孔,不记得他们的名字。 但我至今记得,在火灾现场,看到队友被压在楼渣里,一名队长哭着说: “我的人呢,怎么得了啊…” 那个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脑海里。
「2003年,衡阳大火」
每一次大火,消防员们都全力奔赴。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在哪里出现。 在电影、纪录片和新闻画面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他们英勇的模样,脑海中总是构建出一个“最美逆行者”形象,而常常是遗忘了,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平凡的普通人。我想,多一些《一往无前的蓝》这样的节目,多一些这样温情的关注,深入他们的日常世界,是在歌颂英雄之外的另一种致敬。 只有多些这样的视角,英雄才会从千篇一律的高大全荧幕形象里走出来,被还原成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那些瞬间,是我们永远无法在牺牲数据、救灾报道和纪念画面中,捕捉到的。 可那才是他们身上,最宝贵的部分。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最深的水是泪水》,鲍尔吉·原野 [2]《大连爆炸:未升级的灾难》,三联 [3]《士兵突击:首个部队参与的节目》,南周 [4]《明星来当消防员靠谱吗》,毒眸 [5]《119请回答》,腾讯自制纪录片 [6]《叫好又叫座,「一往无前的蓝」找到英雄职业体验真人秀新坐标》,DataENT数娱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