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百家杂谈] 晒被子后有「太阳味」的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4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晒被子后有「太阳味」的原因是什么?

所长 知乎高赞  2022-03-23 07:05


我们都知道盖着刚晒过的被子睡觉有多爽,不仅干爽舒适,而且还有一股香香的阳光味道。

阳光总不可能有气味,那么为什么被子被晒过之后会有「太阳味」呢?



 晒被子后有「太阳味」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因宝Genebox8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干燥衣物表面上的化合物发生光化学作用是产生「太阳味」的原因。
 
都 2022 年了,还有人说晒被子后的「太阳味」是来自螨虫被烤焦后尸体散发的气味。
 
烤焦螨虫的气味应类似于蛋白质焦化后的焦臭味,与太阳味差远了。
 
至于有人认为太阳味来自氧气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臭氧。
 
要知道一般环境表面的臭氧浓度很低( 20 – 40 ppb ),并且随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很难形成明显气味。
 
并且臭氧是一种很难闻的气温,跟「太阳味」明显不同。
 
所以「太阳味」究竟怎么来的还是要看科学的结果。
 
2020 年 2 月的一篇研究通过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TD-GC / MS )分析了室外晒干后的棉毛巾表面散发出的气体组分,并与室外阴干或室内晾干的毛巾散发的气体组分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

室外晒干后的毛巾散发出大量 C5 - C9 碳氧化合物(例如醛,如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和壬醛),这些碳化合物在室外阴干和室内晾干条件下均未发现。
 
除此之外,这些化合物中许多都有令人愉悦的气味,还会与棉纤维之间形成氢键,从而保持长时间的宜人气味。
 
因此得出干燥衣物表面上的化合物发生光化学作用是产生新鲜气味的结论。
 
30.png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研究的具体过程吧。
 
1、首先将 3 条毛巾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并不任何洗涤剂或香皂以防止污染;
 
2、然后将 3 条毛巾分别放在阳光下,外面在阴凉处和办公室内晾干;
 
3、晾干后的毛巾会被装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然后向塑料袋中通入空气,使毛巾表面上的物质脱附进入空气中;

并会随着空气流出后被吸附管吸附,从而进入气相色谱中进行分析(如下图)。
 
31.png

① 带过滤器和密封喷嘴的进气口。
 
② 密封塑料带。为了清楚起见,袋子的示意图表示为一个盒子。
 
③ 毛巾。
 
④ 排气口连接到吸附剂管上,该吸附剂管具有密封喷嘴。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
 
4、实验人员还进行了几次空白试验,以去除背景噪音,比如塑料袋、水、未洗过的毛巾等。
 
5、将太阳晒干后的毛巾结果与空塑料袋、室外空气等色谱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辨出哪些化合物是在晒太阳中产生的。
 
32.png
(室外)环境空气、空塑料袋、毛巾本身(毛巾背景)和自然棉毛巾在室外环境空气(自然阳光)下烘干的色谱图比较
 
6、从上图可以很明显看到,经阳光晒干后的毛巾气相色谱图出现诸多背景信号中没有的峰,这些峰对应的化合物多为 C5 - C9 的羰基化合物(详细见下图)。
 
低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与太阳味十分类似。
 
33.png
太阳晒干棉毛巾中含有的化合物
 
7、经过日晒后所检测到的化合物详细内容见下表:
 
34.png
 
研究者们在发现太阳日晒后所产生的具体化合物后,接下来对化合物如何生成的产生了猜想:
 
① 毛巾表面通常存在一些生色团,包括布料染料,增白剂,清洁剂,柔软剂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而从单重态激发到三重态。三重态可能具有足够的寿命,可以与毛巾中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② 这些被紫外线激发的物质会与来自空气中并被吸附在毛巾表面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氧化、质子化等步骤形成各种羰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纤维素表面的羰基通过物理吸附或氢键作用在织物表面固定(如下图)。
 
35.png
 
这些猜想也解释了以下现象:
 
1. 洗过的棉织物晒干后太阳味更浓——棉织物表面水层可散射阳光,增加阳光在棉织物表面的路径,提高了活性物质的浓度,从而更易于产生羰基化合物。
 
2. 织物的太阳味往往能持续数日之久——羰基化合物会通过物理吸附以及与棉纤维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稳定地固定在织物表面。
 
3. 自然界中由纤维素构成的表面,如树干等,在雨后阳光照射下能产生类似的太阳味。
 
现在你知道晒被子后的的「太阳味」是从哪里来的了吧。


题图: Pexels

编辑: 鑫鑫向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2 11:15 AM , Processed in 0.0628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