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百家杂谈] 为什么我们要格外尊敬老师、医生这些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3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们要格外尊敬老师、医生这些职业?

知乎高赞 2022-03-13 07:00


虽然任何一个职业都是拿着工资,做着本职工作。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对老师、医生这些职业发自内心地尊重。


为什么某些职业自带光环,值得社会关注,这种尊重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要格外尊敬老师、医生这些职业? 


答主:不戒方113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是一名医生,但是我不想回答为什么尊重医生,我想回答一下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我妈退休前是一名初中老师,供职的中学坐落于中国西北地区一座小镇上,招收的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孩子。
 
30 年前的农村远不是现在这样油路通到家门口,进出还算方便,晴天飞土雨天飞泥是当时道路的常态。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只要下雨全校就要放假,就因为道路阻塞,学生到不了学校。
 
当时的农村是真的穷,很多学生家里支持孩子上学都已经很为难了,根本无力再出钱出物供学生住校。
 
农村地区的家长对教育不是那么上心。
 
不少家长都认为反正都是要回家种地,读不读书又有什么关系?
 
我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如果送我的孩子上学,家里少个劳动力不说,居然还要掏钱给学校?
 
一个女孩子,迟早要嫁人,会念书有什么用,会写个字,会算个数就行了,三角函数和代数有啥用?
 
也有学生看到家里穷得叮当响,无法安下心来好好看书。
 
所以,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学校的失学率特别高,经常有学生一个寒/暑假过去就不再来学校了,也有学生读书读了半个学期就不念了。
 
这个时候就轮到我妈他们出场了。

我妈他们不分寒暑,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里给家长和学生做工作 ,劝说学生再回来继续读书,好歹把初中读完。
 
我妈是所有老师当中劝说学生回来读书跑得最勤的,劝返学生也是最多的。
 
让这些学生继续回来读书有什么样的意义?
 
最近在读《儿童精神病学》,其中提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影响。
 
一个小孩儿,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他/她与同伴、老师接触的时间就开始逐渐超过家长,学校生活对儿童心理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的影响。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认知形成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EAD4E5F-3E41-4C42-B8E6-2E1DEF925B21.png
 
这段话看起来有点抽象,似乎缺乏更具体的例证。我想了想我妈的学生们。

其中有一个学生,一直坚持读了下来 ,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辅修了法语,现在在菲律宾定居,只要回家,一定回来我家探访。
 
他的母亲经常和我妈联系,有时间也会走动一下,来我家吃饭。
 
还有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到城里打工,现在承揽各种城建工程,目前来看算是混得相当不错的。
 
这算是出类拔萃的,这样的学生如果放在知乎肯定是被年入百万的 985 们吊打的,但是这样的学生在农村来说已经是越过龙门的鲤鱼。
 
不过,我又想了想,这样的例子似乎也不能很好说明什么叫社会化引导者。
 
于是我又想起来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不是那么出类拔萃,现在好像只是在做一个普通的电工。
 
但是这个学生特别之处在于他多次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续读书。
 
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家中也是十分贫困,冬天只能穿着单布鞋来学校读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
 
我妈做了棉鞋和毛袜子送给他,也在学校层面呼吁予以援助。
 
那届学生毕业的时候我也去参加了,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学生痛哭流涕,说「我没有妈妈,但是王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这样的话。
 
这个学生也一直保持着和我妈的联系。
 
实际上,在这些年里,很多我妈的学生都保持着和我妈的联系。
 
去年还是前年来着,有一届学生毕业 20 年聚会,别的老师都不邀请,只是邀请了我妈去参加。
 
我结婚的时候,很多我妈的学生主动要来参加我的婚宴,虽然我们之前并没有礼金上的往来。
 
我想一定是有些东西打动了这些学生,才让他能够在若干年后仍然记得他们的王老师,然后来参加王老师儿子的婚礼。
 
老师的工作说到底是教书育人,教书状态下的老师就是学业指导者,而育人状态下的老师则是社会化引导者,是一个能对成百上千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教书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也就是需要拿那份工资的工作。而育人则是分外之事,也是我们应该给予老师足够尊重的原因。
 
我突然想到之前的一个问题:「医生为什么从来不把病人当消费者?」
 
这个问题也可以替换成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把学生当消费者?
 
因为如果老师也把你当消费者,你可能会读书,但是恐怕很多时候也只是会读书。但是离成人还是有点距离。
 
 
答主:纽太普4.4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师、医生这些职业之所以要额外得到尊敬,其实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这些职业可以毁掉一个人而无需受到惩罚,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却得不到报偿。
 
一个老师,完全可以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通过孤立、训斥、管教、羞辱的方式,让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被毁掉;
 
一个医生,完全可以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情况下,多给你安排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或是做出两可之间的判断,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让病人不治身亡而不用担负责任。
 
就算他们并没有怀着恶意,但当他们只是把职业当成赚钱糊口的工作时,他们完全能够合情合理地「偷懒」。

导致孩子没有受到好的教育,病人没有得到好的看护。
 
而相对应的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老师,真的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一个敬业仁爱的医生,也真的能从死神手里抢人。
 
问题在于,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精力,而这样的老师、医生,能得到的工资却并不会比前者高一个数量级。
 
说白了,他们手上捏的是别人的人生,一条命值几百万,可救回来了也不会有人多给他们几百万。
 
所以你会发现,老师、医生这样的职业,对于从业者的道德操守,是有着特殊的要求的。
 
说白了,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那么你消极怠工最多就是代码产出少、bug 多,在整个体系健康运转的情况下,你的消极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麻烦;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那么你可以通过自己疯狂的努力创造大单,而你的回报则是提成——一份汗水一份回报,是等比例的。
 
更重要的是,做普通的工作,不必人品太好。
 
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你完全可以和一个人品很差,但活很好的人合作无间,哪怕合作完了你们掉头就走,也不会影响产出。
 
但老师、医生不一样。仁心是他们职业要求中的一部分。
 
花 1 分心思结果害人,大概率不会受到惩罚;
 
花 5 分心思做到普通,能拿到普通的收入;
 
花 10 分心思追求卓越,也拿不到卓越的收入,最多比普通多一点。
 
所以就很明确了,这个社会尊敬老师、医生,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优待,是因为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从事的是一项高尚的工作,我们感激他们额外的努力。
 
当然,有些人认为,要想让这些职业付出额外的努力,除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很受重视,很受感激,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恐惧。
 
这几年杀医事件层出不穷,背后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因素在。
 
真心地希望,这个社会能用感激,而不是恐惧,来回报这些需要仁心的职业。


题图: 《少年班》

编辑: 鑫鑫向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2 11:10 AM , Processed in 0.0399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