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美国“俄裔”的挣扎,“华裔”也许更能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0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俄裔”的挣扎,“华裔”也许更能懂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于 2022-03-10 08:48:45

s188.jpg 份认同本身就包含成长环境和内心世界错综复杂的纠葛,很多时候或许无法用一个单一的标签来概括。现居波兰的乌克兰裔作家扎娜·斯洛尼欧斯卡在乌波边境人口构成多元的小城里长大,说三种语言。在为时报撰写的观点文章中,她讲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她回忆道,有一次在波兰演讲之后一名听众问她用哪种语言做梦,她回答说“用我会的所有语言”,提问者略带责备地说:“那你就是一个没有身份认同的人。”但斯洛尼欧斯卡认为,在狭隘的民族认同感中成长起来的人,可能不理解“乌克兰人的身份是松散、包容、多层次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发展的”。

但对于移民来说,身份认同除了自我界定之外,更包括周边社会对我们的观感。一旦世界局势动荡,后者才更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俄乌战争开始后,美国一些“俄裔”移民报告说遭到了毫无来由的歧视和骚扰,即使他们中很多人持反战立场,有些甚至本身就是乌克兰移民。一些“俄裔”店铺和食肆生意受损,顾客不仅取消订单,还在社交媒体上对这些商家恶语相向。但正如在纽约下东区一家俄罗斯餐馆的老板所说,她本人是俄罗斯人,丈夫则是美国和台湾混血,丈夫的祖父母更是乌克兰移民,许多这样的家庭原本代表了族裔的多元化和融合,如今却因为一个简单粗暴的标签受到伤害。

对于这种遭遇,仍然在经历着疫情引发的反亚裔仇恨浪潮的“华裔”当然也不陌生。在时报的报道中,一位受访的白俄罗斯移民在谈到对战争可能在美国引发反“俄”攻击的担忧时说:“我百分百担心出现这种反应,记得疫情一开始很多亚裔被打的事吧,多可怕。”


战争开始后,已经有超过200万乌克兰人背井离乡。美国开始向3月1日前入境的无证乌克兰移民颁发临时保护身份,确保他们可以合法居留。联合国预计这场战争最终将导致10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这个噩梦般的情节目前在“华裔”当代移民史上还没有对应的内容,希望永远也不会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1:23 AM , Processed in 0.0507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