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他创造1个汉字,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位女性都在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8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创造1个汉字,却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如今每位女性都在用

搜狐
2022-03-07 13:2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

间非常的珍贵,但是专心读书的人,却早已经忘却了时间。一转眼已经到了暮春时节,那些认真工作的人,却还不知道时间已悄然流逝。的确如此,读书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增加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的书本当中,文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由文字所组成的。文字无论对于文学,还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文字可以方便我们交流,更可以让我们回顾历史。

s111.jpeg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我们的汉字是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不过,在漫长的岁月当中,我们的文字一开始并非是现在的简体字,而是非常的繁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字,在经过简化之后,才形成了繁体字。当然,在繁体字的简化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士,进行过发明创造。曾经就有这样一位男子,他创造了一个汉字,但是却被中国女性骂了三年,如今,这个汉字每位中国女性都在用,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从小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却在督促他学习

发明这个汉字的人名叫刘半农。刘半农出生于1981年的江苏,他小时候的家庭并不富裕,不过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即使再贫穷,父母也都会督促刘半农学习写字。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刘半农在6岁时就已经能够做出对子。在此之后,刘半农更是努力学习,在他毕业之后,母校对他进行了挽留,随后刘半农也就顺理成章的回到自己的母校任职,开始了教书育人之路。

s112.jpeg

可没想到,就在刘半农原本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的时候,辛亥革命突然爆发。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刘半农此时决定弃文从戎,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做出突出的贡献。

刘半农发现部队混乱,决定“弃戎从文”

理想是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当时刘半农发现他所在的部队非常的混乱,他觉得力不从心,此后的他只能够离开部队,无奈的回到了家乡。在此之后,刘半农继续从事文字工作,并且开始了创作和翻译多部小说,在这段时间他将很多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希望以此来改变当时国内的环境。

s113.jpeg

刘半农就如当时的鲁迅先生一样,都有着希望用文字救国图存的理想。于是,刘半农便和很多新文化运动者一起商量,决定走上一条伟大的革命道路。虽然这条道路非常艰辛,但是他们坚信用自己的笔杆子,一定能够对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此外,刘半农此前曾经去过英国伦敦大学进行过深造,并且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先进思想,因此生在旧社会的刘半农,并没有被当时的腐朽思想所腐蚀,反而有着先进的思想主张以及进步的态度,希望用自己广阔的知识来改变更多的人。中国同胞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候,刘半农怀抱着一腔热血,加之西方所学习的先进知识,决定对中国的文化事业献出一份力。于是,刘半农回到了国内,来到了北京大学。

s114.jpeg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导,在那里有无数的文人志士,用新文化、新思想来与旧时代进行碰撞。随后。刘半农在北大与这里的师生们交流得很好,并且在此期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就连鲁迅先生看到刘半农之后,都对他颇加赞赏,认为刘半农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才。

刘半农不仅胸怀大志,而且心怀有趣的灵魂

刘半农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有一颗有趣的灵魂,他的语言非常的活泼,并且出了一本《骂人专辑》。刘半农认为自己的所见所闻有限,为能够写出这本书,于是他邀请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方言来“骂他”,并在某报纸公开征求骂人语录。见到刘半农非常奇怪的要求,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甚至马上找到了刘半农,用湖南、安徽等各地的语言,痛骂了刘半农很久。

s115.jpeg

随后,社会上很多学生、老师们,也都得知了这件事,并且一个个都跑来痛骂刘半农。刘半农受到谩骂后,觉得受益匪浅,并且对此事心怀感激。由此可见,刘半农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不仅如此,刘半农还提倡打破旧的思想,为破除旧时候的写作陋习,提倡用新式的标点和文章段落来进行编写,随后还组织了汉语拼音的制定。

他创造1个汉字,却被中国女性骂3年

尽管刘半农在文学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他却因为发明了“她”这个字,被全国的女性痛骂了很久。在当时的环境中,我国的文字中,只有“他”这个词,并没有女性的“她”和动物的“它”,这让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到非常不方便。于是,刘半农联想了国外对“他”有过不同的写法,因此创造了女性的“她”字。

s116.jpeg

刘半农本意是好的,但没想到他提出的这个字,却遭到了很多女性的抨击。当时新时代的女性认为男女平等,刘半农将男女的“他”分开之后,无疑让不少人认为这是对于女性的歧视,所以大家痛骂了刘半农很长一段时间。在个别女权主义的煽动之下,使得这种矛盾越来越大,后来演变成全国女性都在痛骂刘半农。这一骂就是三年,使得刘半农在三年之内都没办法正大光明的出去。

s117.jpeg

当时刘半农即使受到了全国女性的怒骂,他仍然坚持不退让,并且发表了文章,表达出他创造“她”字的初心,希望女性不要再对他有任何的误解。最终,教育部也经过慎重的考虑,将“她”纳入到我们国家的语言通用词汇中。

结语

不可否认,古代的人们确实对于女性存在着偏见,但同时也有很多有先见之明的女性。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更是提倡男女平等,无论男女都可以拥有独立的人格。

s118.jpeg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毛主席的这首诗句,在描述女性英姿飒爽的一面,这也印证了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一样上战场杀敌。如今的中国,更是没有男女的偏见。

s119.jpeg

当然,到了现在,我们也能理解刘半农的做法,毕竟在写作上,“他”字不区分,确实会很不方便。但可惜的是,刘半农曾经因为创造了这一个汉字,却被中国女性骂了三年。如今我们已明白了刘半农的良苦用意,现在,每位中国女性都在用这个“她”字。

参考文献:

《白鹿洞二首·其一》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3:39 AM , Processed in 0.0344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