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忏悔法门讲记77】
雪相法师 明静讲堂 2022-02-17 12:47
问:师父,为什么这一念愿心的菩提心就这么不可思议,就超过了阿罗汉果地的功德呢?
答:其实刚才我已经从道理上给你分析过了,因为这一念心不思议,从理上也不思议,从事上也不思议。省庵大师说的:“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它从因至果的体相,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初发心所缘念的和最终所开显的功德,都是自性全体的胜妙功德,具足无量庄严。而四果罗汉只是证得偏空涅槃,没有称显法界圆融体,从因至果都没有,所以不及菩提愿力的功德大。
讲一个公案,大家可能就可以触类旁通。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叫卫仲达的,他在翰林书院里当官。有一次就被阴间的小鬼抓到地狱来了。阎王爷、判官来了以后,就让鬼差把他人世间为人处世的档案都呈上来了。然后卫仲达一看傻眼了,为什么?因为他见到自己恶业的档案堆积如山,而善业却只有一小卷,他想:“我的天哪,这次完了完了,回不去了,要受苦了。”但是阴司有个规矩就是要把这两堆档案给称一下,看看恶业的力量重还是善业的力量重。我以前讲过,一个中阴身要去受胎的时候,有的是随念,有的是随习。有的是随念,比如一个人本来平常修行很好,但是在死亡的时候一念嗔心生起来了,就可能堕落蛇蝎,这个公案也很多的。还有,有的人一生造恶多端,本来是恶业深重要堕落地狱的,但是临终时经过善知识开导,提起正念来念佛了,那么他就可能往生极乐世界了,这都是随念。还有随习,就是随着生前的业习深重而投胎:行为做略跟畜生一样的,就会堕落畜生道;为富不仁,一毛不拔的悭贪鬼,死了就堕落饿鬼道。
而地府里正是要看看他的善业重,还是恶业重,然后就给他称一下。但是一称以后,发现反而是这一卷很小的善事,竟然比那一大堆恶业记录还要重。于是卫仲达大感不解:“我这年纪还不到四十,哪有这么多罪恶?”那个当官的就说了:“你不知道啊,一念不正即是罪恶。比如看妇女起了坏念头就算是恶事了。”卫仲达又问了:“那你看我善业档案里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重,超过这么多恶事?”阴司说:“有一次皇帝想在福州府大兴土木,叫很多百姓去动工,你建议皇帝不要去这么做,劳民伤财,没有实益。”卫仲达一听还是不解,为什么?因为虽然有这个事,但当时皇帝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个阴司又说了:“因为没有采纳,所以说只是现在这么一个小的善业,要是采纳了,功德岂止如此啊!你这一念为黎民百姓着想的心,就已经是非常广大的善事了。”
你看见没有,这是古书上记载的一个公案,也可以让我们理解发菩提心的力量。也就是说仅仅是你完全利人的这一念愿心,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菩提心所缘念的对境是无量无边,不可尽数的。
问:请问法师,菩提心的修法是怎样的?
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广大的,要想了解菩提心的修法,就要把七因果、自他相、《劝发菩提心文》、《入菩萨行论》和《华严经》的内容,要充分了解才可以。因为你把这个全部学会了以后,你才能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来,才能如法修持。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发起菩提心的基础方法。
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华严经》上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你发愿修忏悔,你发愿修一切善行,你发愿修念佛,你不发菩提心,此乃魔业。为什么呢?菩提心是成佛之心,如果所有善行不导向成佛,就会被四魔所摄。当然净土法门还有非常殊胜的一个教义在,你现世发不起广大菩提心来,但是你能导归往生极乐,就具足菩提心的内涵。因为极乐世界里是没有二乘和女人的。你现世可能是个女人,是个残疾人,是个二乘种姓,但是你一旦发愿求生,生到极乐世界,那么不论你是到了边地疑城,还是在莲花里住了多少劫,一旦你莲花开放,一定会听到观音、势至等大菩萨来为你宣讲大乘不思议法门,劝你发起菩提心来。
省庵大师也告诉我们,你发菩提心一定要辨别正、邪、真、伪、大、小、偏、圆八种心。不能发邪心,不能发虚伪的心,不能发偏心,不能发小心。这个要仔细讲,那就好多。比如说,你要是只求名闻利养,不是为了参悟本心,不能以开本(佛)知见为先导,这就是邪心。如果你不求名闻利养,唯为生死为菩提发心这是正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却;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这就是真正的发心。
你如果是有罪不忏,有过不除,你不忏悔罪业,你内浊外清。刚才讲的,你完全就是利己主义,内心龌龊,表面是非常无私广大,其实你名利夹杂。虽然有善法,但是被你自私的发心所污染,这种发心实为虚伪。你如果是想像地藏菩萨一样,发“度尽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这才是真正的大的发心。如果你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愿意度人,只为了度自己,这就是小的发心。如果你见心外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你只知事相上的发心,不知道自性上的发心,你功勋不忘,知见不泯,这个只是偏的发心。你如果是见所有诸法不离当下一念,三界唯心,万法为识,真的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这才是圆满的发心。这样分析了这八种的差别,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这样的发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而菩提心到底怎么发呢?就是四弘誓愿。依照四谛——苦集灭道发的这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要仔细想想这菩提心,有一个“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说你发了菩提心啥也不干就叫菩萨了,是所有的法门都要随学,随学好了才能够断尽这一切惑业,才能够具足利益众生的一切方便。当然这个也要根据自己的本事来啊,不要佛法没学好,就去学外道,这里面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修行程度,是有不同的修学次第的,如果乱来,就不圆融了。大乘圆顿教修行是圆融不碍次第,次第中具足圆融的。
我们再来讲讲简单的观修方法——七因果的修法,这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教法: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菩提心。知母呢,就是说,首先你要了知,所有与你有缘的众生无始劫来都曾做作过你的父母,你应该知道他们曾经对你都有深重的恩德。正如《梵网经菩萨戒》中所讲的那样:“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或者直接观想,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应该像孝敬自己的严父慈母一般恭敬孝养他们。若没有这些众生父母的话,我们不能够成长。就像刚出生的时候,三年之内父母都要寸步不离;当你会走路的时候,会跑动的时候,还要时时看守;而且父母还要教导我们生存的基本技能,生活的基本料理;父母辛苦地赚钱,还要供我们上学,给我们最好的教育,甚至还要给我们买房子,自己却是省吃俭用,操心操劳一辈子。
而我们要知道在人世间唯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所以我们为了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慈悲心,就必须要与众生建立这么一种联系。从无始劫的角度来了知,与众生都曾做过父子母子的关系,并如实了知慈母对我们的关爱,是如何的无微不至。当然,在观想之前,我们首先要屏蔽掉现世和无始劫来与众生建立的不好的关系,乃至是仇恨的关系,唯以最殊胜的慈母孝子的伦理关系来做观照。即使有些人从小受过父母很多的打骂,我们也要观想他们曾经绝对也像是一位无微不至的慈母一样照顾过我们,只是我与他们没有继续结下良缘,从而导致了善缘的迁变。
但这个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如果想生起真实的利益众生的菩提之心,必须只能以最殊胜的关系来做观照,这个是修法的必要。我们要观想自己被这些慈母一般的众生教导过,只是这一世因为轮回的关系,因为业力的关系,因为烦恼的关系,所以变得形同陌路,甚至是恶缘相缠。这个应该忏悔自己的罪业,并积极思维慈母的恩德。这个就是知母和念恩的方法。
版权声明:三学藏 发表于 2022-02-17 12:28。
转载请注明: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忏悔法门讲记77】 | 三学藏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