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学者:保守派大法官有意终止大学"平权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5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1-25 15:26 世界日报 / 编译陈韵涵╱综合24日电



图为华人2015年12月在华府联邦最高法院前声援白人女学生费雪控告德州大学入学申请不公一案。 图/路透社

彭博新闻(Bloomberg)24日报道,最高法院大法官受理亚裔生入学歧视案,显示保守派大法官有意终止族裔考量的平权措施。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费德曼(Noah Feldman)撰文投书彭博专栏写道,最高法院已同意审理两宗高等教育平权措施,但令人意外的是最高法院决定聆审的时机,最高法院针对堕胎和枪枝议题做出保守派裁决不久。

以种族为基础的大学优先录取合法性争议存在数十年,始自大法官鲍威尔(Lewis Powell)1978年支持此政策,以及大法官珊卓拉·戴·欧康纳(Sandra Day O'Connor)2003年投下赞成票;如今握有维持现状决定权的大法官,则是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兹(John Roberts)和大法官卡瓦诺(Brett Kavanaugh)。

入学歧视争议可追溯到鲍威尔对加州大学董事会诉巴基案(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的裁决,是否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保障的平权内容;公立大学必须在录取新生决策时,考量申请者的族裔。

自由派提出平权措施以弥补大学录取制度的种族歧视历史,但鲍威尔并未解释为何合宪,反而表示大学有权考量学生的族裔,作为扩大学生种族多元的方法。

费德曼写道,数十年来,「多元」不仅成为允许平权的法律依据,且是一种价值;保守派反对平权措施的势力在这段时间也未减弱,且伴随着政治力量,例如加州的公投,或以寻求推翻「加州大学董事会诉巴基案」判例的形式出现。

2003年,欧康纳的一票维持以多元为基础的平权措施合宪性,尽管她认为,种族不应被视作录取机制的量化考量。 这两宗案件分别是格鲁特诉布林格案(Grutter v. Bollinger),以及格拉茨诉布林格案(Gratz v. Bollinger),都涉及密西根大学。

在哈佛的案例中,反平权运动人士认为,多元化为歧视亚裔申请入学者提供掩护;保守派法官也可能主张,强调亚裔未从中受惠。

费德曼表示,若照此情势发展,平权措施告终,各大学将有诸多方式因应,部分学校已拟定相关机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7:44 AM , Processed in 0.0237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