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多重奏》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与《世界报》记者尼古拉•特吕翁以 “爱”为主题的公开谈话录。
巴迪欧在这个文本里最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在这个黑暗时代从人身上的正面力量中找到一种美好的寄托?
让我们去爱上垃圾,爱上我们这个将要完蛋的世界,爱它们到尽头,一直挺下来,熬出头,带着勇气忍受,在不可能中实践可能,站到命运的另一边去,直到让我们自己都惊奇为止。只有爱的贯穿,行动才能如此彻底。
您前面提到,柏拉图早已经发现了在爱与真理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不过,在您看来,爱是一个“通向真理的步骤“,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您已经谈到了“宣言出来的爱”,这一真理似乎应该已经说过了。在您看来,在爱中,必然有着宣言的步骤。为什么言说爱情这一事实是如此重要?
说到这里,有必要引用安德烈·高兹(André Gorz)极为精彩的著作《致D的信:一个爱情故事》,这是一位哲学家写给妻子多利娜(Dorine)的爱情宣言,记叙了一段持续多年却历久弥新的爱情故事,以下是这本书的前面几句话:“你即将82岁。如今,你又矮了6厘米,你只剩90斤重,但你还是风华依旧,优雅迷人。58年以来,我们始终生活在一起,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我对你的爱越来越深。在我的胸口,我重新感到一种空虚,唯有当你的身体靠紧我之际,才能弥补这种空虚。”您认为这种忠诚的意义何在?
您把爱视作“两”的到来,视作“两的场景”。关于孩子,您有何看法?孩子的出生,岂不是改变或者中断了这一“两的场景”?是否这个由两个人所构成的“一”,同时既可以扩展为“两”,又可以扩展为“三”,而“三”即是“两”的扩展,又是“两”的分离?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0 04:05 PM , Processed in 0.0723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