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我受尽折磨的片子...
不少观众也有这种感受,看这部片有如被暴风雨洗礼,遭受暴击。
我甚至还看到,有人在弹幕里说:我要报警!这近景特写快要了我的命!
所以,我一定要把它安利出来,让更多人受此折磨。
它就是最新出炉的一部视角独特的美食片:《开动吧!海鲜》
壹 | 鲅鱼水饺
山东,莱州。
这里位于渤海莱州湾境内,吃海鲜,是当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水煮,清蒸,爆炒,对于莱州人来说,用海鲜包饺子,才吃得更豪横、霸气...
八爪鱼水饺,鲜脆弹牙。
鲜虾水饺,满满一整颗Q弹虾肉的满足;
墨鱼水饺,黑色外皮和白嫩馅料,带来视觉上的碰撞,和唇齿间的满足...
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正是这道:鲅鱼水饺。
一口咬下去,汁水充盈,鲜甜油润,鱼鲜味浓...
做鲅鱼水饺,最要紧的是,选择新鲜的鲅鱼。
莱州湾盛产蓝点马鲛,这种鱼,鱼刺规律,肉中无刺,肉质紧实、细腻,足以与肉类媲美...
新鲜的鱼肉剔骨,切块,剁碎;
与油脂丰厚的五花肉,按比例混合,增加饺子的鲜味和香味;
加入适量调料,顺时针搅拌;
最后再淋入清水,不停搅拌,让鱼肉靡粘糯有弹性...
道道工序,缺一不可。样样调料,比例必须分毫不差。
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香甜味美,鲜嫩多汁。
沾上蒜泥和醋混合成的调料,一口吞进嘴里,咀嚼馅料在口中绽放出的种种风味...
是莱州人引以为傲的独特享受...
贰 | 酱油水黄翅鱼
福建,厦门。
这里所在的海域,盛产一种独特的鱼,据说,被当地人奉为神鱼。
它拥有金黄的鱼鳍,鱼肉晶莹剔透,鲜美无敌,是厦门人的最爱,叫作黄翅鱼。
黄翅鱼做法多样,煎炒烹炸,样样好吃。
清蒸黄翅鱼,味鲜肉嫩;
香煎黄翅鱼,焦香开胃;
黄翅鱼豆腐汤,汤白味浓,咸鲜可口...
但也有人认为,只有酱油水,才是黄翅鱼的绝配。
在厦门,海鲜皆可酱油水。
这是一种烹饪方式,源于海上的船家,做法简陋,却最能激发海鲜甜味。
萝卜干混合姜、干辣椒爆香,酱油和水做底,比例根据海鲜种类的不同,适当调整。
不用放盐,靠酱油上色调味。鱼肉与酱油的鲜味碰撞,滋味成倍增加。
出锅前,再加上特制的红葱酥和葱头油。
整道菜汤色发亮,鱼肉软嫩,一筷子夹下去,酱汁紧紧包裹在鱼身,入口绵软鲜香...
酱油汤汁浇在饭上,再配上一块鱼肉。一定要张大嘴巴,同时吃进去...
鱼肉的鲜美在口中爆开,酱汁味浓,米饭甜软。
两种口感,多种味觉的丰富体验,在唇齿间一一觉醒...
这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这一刻,凡俗琐事都不再重要,只有眼前那碟鱼,才是世间最美好的温柔乡...
叁 | 浮粿
福建,泉港。
在这片土地上,又有另一种由海鲜衍生出的神奇美味:浮粿。
浮粿外表酥脆油亮,内里粘糯殷实。
一口咬下去,是猪肉的咸香和海蛎的鲜甜,汁水在口中爆开,既香又酥...是泉港人引以为傲的吃食...
制作浮粿,猪肉必不可少。猪后腿肉,剁碎加料和馅;
本土特产的地瓜粉、米粥、蔬菜丝,调和成浆;
把新鲜的海蛎、猪肉馅,裹进浆中,中火炸制...
8分钟,翻3次面,浮粿变得焦黄,热油将海蛎和猪肉鲜美的汁水紧紧锁住...
一道精致的小食,就此诞生...
古时候,泉港靠海缺粮。
这种菜、肉、淀粉的油炸组合,能为当地人补充热量,填饱肚子...
而到了今天,这种食物,早已不只为了果腹,更是满足了泉港人挑剔的舌尖,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浮粿的灵魂,是海蛎。
泉港盛产的海蛎,学名珠耗。个头不大,鲜嫩多汁...
腌制后裹粉油炸,外酥里嫩,鲜香可口;
融入地瓜粉和蒜叶,慢火油煎,Q弹爽滑;
与紫菜同煲,双重鲜味碰撞,鲜到极致。
这是海洋,带给泉港人最大的恩赐...
这部《开动吧!海鲜》今年3月开始,在腾讯视频播出。共24集,单集片长8分钟,短小精悍,刚好泡面下饭。
在短短的时长里,它用自带杀伤力的高清镜头,横跨中国四大海域,记录了一群靠海吃海的人。
并展现了关于海鲜的种类、来源、采集方式等杂七杂八的小知识。是一部让人大开眼界,又下饭开胃的纪录片,尤其要推荐给喜爱海鲜的观众。
因为拍摄食物时,镜头太高清,再加上文案骚气,有网友评论道:竟然能从屏幕里感受到海鲜的鲜。
纪录片野心很大,豆瓣简介上写着:旨在打造中国首部海洋生物食用指南。
片中所包含的海鲜种类很多,还有很多少见的海鲜,可能只有某个特定海域才有,如果不去当地,很难吃到,甚至都没机会见。
比如,福建霞浦有一种奇特的海鲜。
它长得像怪兽的爪子,又像是人类的手...
这种奇怪的生物,人称笔架,学名龟足,爆炒即可食用,味道像是蟹肉,吃起来韧劲十足...
笔架长相奇特,看上去根本不像食物。
你会非常好奇,第一个吃笔架的人,究竟怎么发现这玩意竟然能吃...
片中还记载了一些颇为新奇的海鲜烹饪方法,非常猎奇...
比如,浙江舟山有一道菜,叫三抱鳓鱼。
要把鳓鱼放在大罐子里,用盐腌上一个月...
一个月后,鳓鱼臭了,鱼肉上充满腐坏的物质,就算是腌好了。
据说,这种臭烘烘的鱼,闻着臭,但吃着香...
似乎跟螺蛳粉异曲同工...
这种炮制方法,是因为古时候没有冰箱,人们为了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但往往,这种不得已,会无意中造就一种别样的美味...
比如,广西北海的沙蟹汁。
去掉沙蟹的肠子,加盐和白酒后,将沙蟹捣烂,留下一缸黑乎乎的汁水...
一个月后,经过充分发酵,沙蟹汁就做好了。
据说,这种酱汁,含有极高的谷氨酸钠,也就是天然的味精,味道极其鲜美,只是看着有点黑暗...
比海鲜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这些海鲜的采集方式。
在我们印象中,海鲜由大船捕捞,或者人工养殖,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
其实完全不是。很多海鲜,因为生长在滩涂、峭壁、深海中,难以捕捞,只能由人工亲自捕捉,过程无比艰辛...
比如,刚才说的怪兽爪子一样的笔架。
它生长在海水中的悬崖峭壁上,采集风险极高。采笔架的人,不但要小心,保证不从悬崖上跌落,还要时刻注意身边的风浪。
浪大的时候,拍在峭壁上,仿佛能把人卷走...
据说,因为采集笔架而丧命的人,每年都有...
比如,为了抓藏在滩涂中的小章鱼,捕鱼人必须跪在泥橇上,在堆满淤泥的滩涂上前进...
找到章鱼的踪迹后,还要用手在泥地里不停挖掘。
只有这样,才能捉到这种行动极其敏捷的动物...
滩涂泥泞,行动艰难,有时找上半天,也才只能抓到一两条章鱼。
可想而知,这份工作有多难...
海鲜,是众多食材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它们往往赏味时间短暂,出水后就迅速变空,变瘦,失去美味;
它们吃起来费时费力,尤其是贝类壳类,你吃的时候,还要忍受剥皮的烦恼;
它们既难抓,又难养,可能还很难料理。一道道佳肴背后,有无数人,付出了很多汗水...
古时候,交通不便,物资匮乏。
人们依山傍水而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沿海地带的人们,就靠着出海打渔填饱肚子,也在无意中,发现了不少美味。
这是海洋的宝藏,是大自然之于人类的馈赠。
而我们这些食客,唯一能做到的,或许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好好享用,就是给予这些难得的美食,最大的尊重。
上腾讯视频搜索 开动吧!海鲜
即可观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6 10:47 PM , Processed in 0.0484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