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的时候,一直以为男朋友(老公)家徒四壁。可是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父母表示过担忧,最后还是支持。
后来真去了他老家,发现也没那么夸张,两个孩子按时寄钱回家,他们已经还了债,在县城买了房子,收拾得很干净。
跟他回农村,鱼塘边的老屋,住起来也很舒适。
屋里有一个烧柴的热水系统,他说是爷爷亲自设计的, 就是为了家里一直有热水,当时有点小惊艳的感觉。
当时公婆开一个小店,每年能存下一些钱。直到现在,在城里给子女带孩子,婆婆都还兼着二房东,每个月赚几千块。
他的那些穷亲戚,也都已经不穷,做夜宵的,开旅馆的,开鞋店的。书没读出来的,也都做着小生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至于和农村公婆相处的问题,也没有遇到想象中的那么多问题。
婆婆 9 岁就辍学,没读过什么书,却能把两个孩子都培养出来,都成材,都在一线成家立业。
婚前,他和我说「你和我妈一定会处得很好的」,他没说「她很喜欢你」或者「她人很好」,他说的是「她是个聪明人,会尽量维护这个家」。
他家里以前穷,也是真的穷,可是即使是捡破烂的日子,我婆婆都尽量不亏待自己的子女。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姐弟俩,吃东西倒比我还挑剔。
即使是借钱读书的时候,婆婆也尽量让子女受最好的教育,我老公高考前,她还陪读了三个月,好吃好喝照顾着。
闲的时候,其他陪读家长都打牌去了,她却在研究高考志愿指南,相关内容全背了下来,最后报填志愿的时候大家都围着她问。
所以现在只要婆婆在,我们都吃得很丰盛,在小孩教育上的如果有较多的花费,和老人也不会有什么分歧。
家境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但是相比于家境,家风更重要。
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基本上不会穷太久。
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不重男轻女,有决断,关键时刻愿意吃苦、冒险,下本钱去做成一件事,不贪便宜,目光长远,这些都是良好的品质。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很好,他的原生家庭一般不会太差,毕竟他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我们认识的时候,他只有 22 岁,做事永远不慌不忙,又快又好,聪明却不锋芒毕露,相反沉稳又善解人意。
后来才知道,他十来岁,家里就让他独自招待一大屋子客人,他要观察老人、孩子,不同人的需求,让大家都满意。
性格的养成,虽然有天生的悟性,和家庭培养也是分不开的。
而我婆婆一个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农村妇女,也是心算手到擒来,看书过目不忘,智力,也是遗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