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5|回复: 0

[转贴] 特朗普特赦杀人犯背后,藏着一个惊天大黑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6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朗普特赦杀人犯背后,藏着一个惊天大黑幕

 血钻故事编辑部 血钻故事  2021-03-07


2021年情人节前夕,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收到最好的“礼物”,大概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就指控其“煽动叛乱”的弹劾条款没有通过,再度“脱罪”。


尽管已经离开白宫,特朗普依旧在创造他的“传奇”,成为首位卸任后面临弹劾案审判的总统,短短四年,他带给美国和世界影响的持续也许只是个开始。


在他卸任前,最引世界争议的行为,是特赦了4名在伊拉克射杀平民的“杀人犯”——前黑水公司4名安保人员。


黑水公司,曾是美国与美国国务院合作的三大私人安保公司之一,业务范围大到保护国家首脑,小到递送邮件,但实际上是美国在境外的“影子军团”。


但实际上,其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被媒体称为“雇佣兵之王”,一位美国议员曾说,黑水的实力能推翻许多国家的政府。


尽管黑水公司已经易主并开始了“洗白”之路,但特朗普的特赦又把它推到风口浪尖。



 

0.png
黑水诞生


 

1995年夏天,波黑战争日渐僵持,这场自二战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战争,只等最后一击。


8月30日,北约以联合国安全区萨拉热窝被塞族军队炮击为由,开始了对塞族代号为“力量行动”的空袭反击。11月21日,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国在美国一手主持下,签订了和平协议。


这场历时43个月,死亡25万人,近10万妇女被强奸凌辱,270万平民沦为难民的血战终于画上句号。


这是一场参战者方皆输,旁观者皆胜的博弈。


1.jpg

波黑战争


美国通过拉偏架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向台前,又通过联合国的干预,扮演了战争终结者的角色。美国欣喜地发现,原来可以不用付出割肉放血的代价,就能将世界其他区域问题的解决正式纳入美国轨道。


这似乎也验证着他们一直以来的判断是正确的——1993年,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全面防务审查报告》,开篇便提到:“冷战远去,苏联不再构成威胁。”并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Operation Other Than War )概念,核心是强调按照美国观念通过非战争军事行动来维护和实现美国“全球扩展与存在”。


时任总统克林顿接过了削减军费的接力棒,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军队转型,把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化军队,把军费更多投向科技装备而非人。就连美国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部队海豹突击队也未能幸免于难。


预算的缩减让100多个训练基地被关闭,大部分队员如候鸟迁徙般,辗转于各种其他军种空余的训练场地训练。一年之中有10个月都在找寻和赶往训练的路上。


27岁的海豹突击队第八分队队员埃里克·普林斯显然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他放弃富二代继承人的安逸,加入海豹突击队显然不是为了浪费时间的。在他离家之前,父亲明确地告诫他:“我费尽心血创建了1500人的大公司,让你摆脱我青年时的贫困生活,在成长中享受各种人生优势,如果还不能成才你也不必回家了。


父亲还提前定下遗嘱,规定30岁之前,普林斯没有继承权,且无法动用信托基金。


2.jpg

美剧《海豹突击队》剧照


普林斯一开始向所有等着继承家族产业的孩子一样,挑挑选选入学希尔斯代尔学院,主修经济学,然而却对经济学科毫无兴趣,除了认识了第一任妻子琼。


但父亲的话,显然重燃了他的另一种选择。


从希尔斯代尔毕业之前,他决定向海军候补军官学校提出入校申请,实现从小的梦想,成为海军海豹突击队,并接受为期6个月惨无人道的淘汰式地狱特训。


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从小家境优渥的生活让普林斯显然知道如何取悦自己,而父亲定下的遗嘱也让他意识到如何取悦父亲。当父亲得知他加入海豹突击队时,立刻修改了遗嘱。然而直到父亲去世,他最大的成就只是“海豹突击队员”,而且是逐渐被国家忽略,训练窘迫、漂泊不定的队员。


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普林斯仿佛也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他决定退役后创办一个世界一流的训练中心,让特种作战队员得到最好的一站式训练。


他将地址选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大迪斯莫尔沼泽。这里与周围的海军陆战队琼兵营、陆军特战司令部和82空降师等军事基地仅有4小时车程,同时可以通往弗吉尼亚的CIA特工培训中心。


绝佳的位置让普林斯购买了近6000英亩土地,此时这片荒芜的沼泽到处都是破烂的木桩和树根,滋生着大量的蚊子和肆虐的毒蛇,地上不断喷涌出无尽的岩黑色泥浆。


就是它了!“黑水”成为了训练中心的名字。


黑色的沼泽,6名海豹突击队退役队员,将在这里让他们的野心为世界瞩目。



 

3.png

危机之王


 

当时,美国像黑水公司一样的私营安保公司拔地而起,盯上军事特战训练这块肥肉的也不止一家。和更多的大型承包商相比,黑水公司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金库。


想要脱颖而出,无非地利、人和、天时。


在大笔资金投向绝佳的地理位置后,普林斯开始寻找他所需要的一切人脉。安保公司一般都会聘用许多退役的高级军队人员,用他们当作活招牌,看重的是他们在军界的名气。


4.jpg

黑水公司


而普林斯显然想要的人,不仅仅徒有盛名而已,他显然想要在人脉上挖掘更多,对人脉的要求只有一个:谁能为他带来人(训练人员)或者钱(训练合同)。


黑水公司在成立伊始就获得了25000美元的“小合同”用于训练海豹突击队第一分队,看似幸运却似乎顺理成章。


普林斯毫不犹豫地聘用曾在海岸警卫队任职的杰克逊负责销售,他对军事训练地了解,说服普林斯对移动标靶的投入与改进,并用自己的人脉很快为黑水公司换来首份政府保密合同——训练海岸突击队射手使用50口径重狙击步枪击毁目标船的舷外发动机,为这家小公司打开了知名度。


如果说人脉的利用,帮助黑水顺利起步,那么最后让黑水彻底发迹的因素,可遇而不可求,那就是:危机。


1999年4月20日,两个身穿黑袍的18岁学生在学校停车场开枪,随后直奔餐厅和图书馆,向正在用餐或看书的学生疯狂扫射和扔手榴弹长达49分钟,最后两人在大声狂笑和叫骂中,开枪自杀。


尽管数百名警察倾巢出动,直升机在校园上空盘旋。但因害怕凶手劫持人质,警察在校外呆了4个小时而不敢行动,最终造成了13人死亡和26人受伤的悲剧。


在私人持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但这次惨案足以暴露出美国警察救援能力的低下,让全美执法部门大为震动。


5.jpg

美国民间持枪人数接近一个亿


特警培训订单纷至沓来,选择黑水公司,是因为他们采取全真模拟场景进行训练:血淋淋的场景,分量十足的模拟炸药,以假乱真的“学生”演员,被媒体大呼发“血光之财”。


黑水公司对外界评论毫不在意,在他们看来,只有一时的残酷才能换来最好的训练效果,他们甚至感谢这些危机带来的财富与名声。


危机的“好运”还在继续。


一年后,美国导弹级驱逐舰科尔号在也门亚丁港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17人死亡,30多人受伤。更丢尽美国海军颜面的是,他们复盘发现,即便提前发现威胁,也无法阻止军舰遇袭。


也就是无论重来多少次,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攻击都会躲过美国基本安防程序。海军的电话直接打到了黑水公司,询问:“半年之内,你们是否能完成训练2万名海军?”


黑水公司自然不会拒绝这块肥肉,这次合作的展开意味着近4000万美元的收入。他们扩大了训练基地,超过12平方公里,专门用来训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普林斯已经幻想着未来的生活——帮助美军和特警展开训练,惬意地徜徉在金钱中,在别人汗如雨下的训练中践行心中的“正义”——一切为了Let's Make America Great(“让我们把美国变得伟大”,前总统里根竞选口号),不是吗?


6.jpg


但跨越千禧年,骄纵的美国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坍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曼哈顿岛的上空布满尘烟,四处是地狱的味道,尸体的味道,世界末日的味道。


这是继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历史上第二次重大伤亡的袭击,近3000人遇难。恐怖袭击当晚,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电视讲话:“我们的军队强大无比,蓄势待发……我已经下令所有情报及执法部门全力协作,找出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7.jpg


全美都瞬间笼罩在恐怖阴影的哀痛中,当政客们还在电视上就此次事件喋喋不休地讨论对策时,普林斯已经在24小时内聚集了所有合伙人,展开一场头脑风暴:黑水公司将在这场反击中承担什么角色。


在场的每一个人心知肚明:这是美国悲剧的至暗时刻,却是黑水崛起的光芒时代。


普林斯迅速行动,通过中情局的关系,找到曾经被塔利班赶出阿富汗的线人,以私人公司名义重新和他建立合作。15天后,黑水公司为中情局献上“投名状”——由7人组成的阿富汗情报小组,代号“碎颚者”。


8.jpg


“碎颚者”先遣队出发为战争作地面准备前,中情局反恐负责人明确目标:“我不想逮捕本·拉登及其爪牙,我想让他们死。我想把本·拉登的首级拿给总统看。”


在美国军方和“碎颚者”先遣队的通力合作下,102天后,塔利班政权被推翻。黑水公司得到了中情局的首肯,回馈给普林斯他早已磨拳霍霍的新业务——战区安保。



 

9.png
影子部队


 

所谓“战区安保”,即雇佣军,其历史在西方世界早有渊源可循。


15-16世纪,雇佣军大肆盛行于欧洲。而在美国建国240多年的历史里,历次大型战争中,都不乏雇佣军的身影,尤其是“二战”后,越来越倚重与私人军事承包商联姻。


事实上,美国自1972年就没有实施义务制征兵,而随后募兵也越来越困难。国会逐步削减军费,在90年代甚至出现了第一次负增长。1995年在波斯尼亚维和任务中,美国国会甚至强制规定美军参战人数不得高于2万。


想要保证军队的数量和作战能力,那些已经受过训练又不需要自己负责安置善后的雇佣兵无疑是最佳选择。


早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一些军事任务就落在了雇佣军身上,他们构成了美方2%的人力。当时正在白宫实习的普林斯,从华盛顿的决策圈内部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10.jpg

雇佣兵


10年后的2001年,美军陆军数量相对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从78万降低到48万,雇佣军已经成为美国军方不得不选择且必要的军事力量组成。已经成立黑水公司的普林斯终于抓住了时机,成为这一军事传统最大的继承者,参与这一切。


雇佣军在境外究竟承担了什么任务呢?


普林斯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的雇佣军:“我们肯定不是前线的治安警察,一脚踢开大门,然后一路射击,杀出一条血路,横穿塔利班的堡垒。安保意味着采取守势。”


但美国政府将私人军事任务承包商合同10年内提升至1500亿美元,雇佣人数超过20万人,显然不是官方嘴里需要几个保安和后勤。比黑水公司更会利用危机的是美国政府,借反恐为由,紧盯中东的石油利益,开始全球霸权。


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摇晃着一小瓶不明物质,叫嚣:“我们找到了(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恐怖分子)的证据。”然后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实际上后来我们知道,这只是个借口,美方根本没找到任何东西,就像普京预言地那样:“搞不好,那瓶里面就是洗衣粉!”


11.jpg


雇佣军作为美军力量的一部分,配备着和军方同样先进的武器,并拥有在战区开枪的权力。而作为政府“私人军队”,却不受军事法庭的约束,不受政治权力的监督。


正如黑水公司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我们行动迅速,成本低廉,不会被政治和后勤问题所绊缠。”


黑水军团的老兵,前脚是身受军纪约束的军人,后脚就成为拿着高薪耀武扬威的雇佣军,在战场上犹如拿到尚方宝剑,酗酒、虐俘、滥用武器、走私军火层出不穷。


可是,美国政府直言:“我们不可能在没有私人保安参与的情况下开始打仗。”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实现美国“伟光正”背后的龃龉,而且不用顾及当地人的死活。


12.jpg

美军虐俘


伊拉克成为了美军新武器的实验场,也成为雇佣军产业发展的试验田。冲突和仇恨一触即发。


2004年,4名黑水成员在押送美军物资时被数百名伊拉克武装分子打成筛子,并把烧焦的尸体游街,最后挂在桥上示众。无数民众集体叫好。遇袭后不到24小时,美军迅速制定了费卢杰的攻击计划,他们投下足以损毁3万座建筑物的炸药,疯狂打击暴动分子。“总统知道这是一场血战,总统接受这一点。


代号“幻影愤怒”的激战结束后,超过90名美军死亡,500多名受伤,费卢杰变成废墟,里面横躺着1300多具被称作武装分子的尸体。


“胜利”后,一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曾被吊尸的桥上写下留言:“谨以此献给在这里遭到谋杀的黑水公司的美国人。另外,滚你妈的蛋。”


此后,有政府撑腰的雇佣军和伊拉克人民的冲突摆在了明面上。仇恨与愤怒深埋在双方心中,稍触即发。2007年,黑水雇佣军在护送美国外交车队途中,公然在尼苏尔广场向一辆车上的伊拉克平民开枪扫射,车内有妇女和儿童,造成了17人死亡,而美方无一人受伤。


黑水雇员坚称“先遭到了恐怖袭击”,而事实仅仅是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这辆车没有听从警哨,回避美国官方车辆。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赖斯对制造这起悲剧的“黑水”的制裁问题只字不提。美军准将约瑟夫·安德森在调查中只是承认,驻伊私人保安公司在一些情况下“反应过度”,采取了“过头”行动。


射杀平民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被原谅的恶行,美国政府纵容的态度更让黑水公司被置于风口浪尖。在听证会中,一位议员一针见血地问:“黑水公司是否打造了一支无需对美国政府和其他人负责的雇佣军影子部队?”


普林斯否认了监管能力的缺失,“无辜”地表示:“我们无法惩罚他,无法把他关起来,那是司法部门的权力,我们只是一家私人公司。”


黑水公司,成为滥杀无辜的法外之地。



 

13.png

王的审判


 

事实上,据《纽约时报》披露的一份美国国会报告,黑水公司自2005年以来与伊拉克近200起枪击事件有关。国务院对黑水公司监管不力,甚至帮助公司将“犯事”的员工送到伊拉克境外或指导公司如何息事宁人。黑水公司企图用金钱堵住受害者家属的嘴时,甚至得到了国务院的准许。


17名平民被无辜射杀,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看似轰轰烈烈的调查之后,美国只是宣布加强对黑水公司安保人员的监管,并没有人理会伊拉克政府在公开报告中希望美国政府6个月时间内终止黑水公司在伊拉克的一切合同,并向受害者家属支付1.36亿美元的赔偿的要求。《纽约时报》当即指出,在如此情势下,伊拉克想要在美国起诉黑水纯属空谈。


14.jpg


这也是普林斯的自信。


他从不是个伺机钻营的商人,早在他成为“大兵”之前,就已经在寻找商机的过程中铺好后路。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他是如何步步为营的。


作为一个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他并未像美国其他获得顶级教育资源的中上流阶级的子女,人生的“正轨”就是考入常青藤,而选择了希尔斯代尔学院(Hillsdale College)。


希尔斯代尔学院成立于1884年,创办者为浸信会教信徒,以政治保守派出名。该校是里根和布什政府坚定的支持者,之后的克林顿总统也是浸信会的信徒。


这三位总统的任期几乎贯穿了普林斯上大学、入军队、创业发展整个时期。希尔斯代尔学院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补贴,但细数该校的捐款人,大多来自美国保守派和共和党激进分子中非富即贵的中坚家族,这当然包括后来居上的普林斯家族。


15.jpg


16.jpg


17.jpg

促成黑水崛起的三位关键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


普林斯人生中的第一笔政治献金,就代表家族捐给了布什家族,几个月后,他顺利成为老布什的白宫实习生。其实成为大学生并不重要,借助学校跳板跳进美国右翼势力的组织网和保守派的大本营,大概才是普林斯和父亲最想要的。


而希尔斯代尔学院显然比其他金光闪闪的常青藤带给普林斯事业助益更加实际。与其说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庇护”,不如说这些年他早已深入美国本土势力中政客、富豪、浸信会教徒组成的利益网络,总有人在背后为他保驾护航。


这才是隐藏至深的顶级人脉。


无论黑水公司再怎么宣称自己获得私人军事任务承包合同是公开竞争的结果,但政府与黑水之间的“默契”显而易见。


美国政府把雇佣兵合同甩给黑水公司,黑水公司“通过战争和重建,大批公共资金转入私人口袋,他们随后又将大把美元花在总统竞选上。”(西班牙《国家报》)普林斯家族成为了共和党竞选资金的主要捐献者。


至此,普林斯的背后这张政、军、商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盘踞多年,他自信没有人敢挑战这一切。


没有人主动以身试险,但不意味着现实中没有变数。


18.jpg

奥巴马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总统。这位出身民主党派,信奉基督新教的平民总统,自我标榜象征着活力和变化,“而美国的右翼”似乎伴随着小布什的离去而陷入了低潮。


这也是黑水公司将要面临的最大危机。


“对政客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业绩而是政治。我代表的所有正好是民主党所深恶痛绝的一切。”普林斯心知肚明。


2009年,黑水公司创始人普林斯宣布辞职。伊拉克政府顺势要求黑水的前任和现任雇员在7天内全部离开伊拉克。2010年9月,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奥巴马撤走作战部队,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所有人都以为奥巴马正在践行他竞选时的态度:“当我们把重要的任务外包给不负责任的承包商时,我们就不可能赢得人心。”但实际上撤走伊拉克的只是美军而不是美国政府,政府并没有削减私人军事承包商的费用。


伊拉克战争结束不久,美国政府以黑水公司违反规定为由,对其处以4200万美元的罚金。


在伊拉克射杀平民事件发生7年后,2014年,美国联邦法院终于对此案进行判决:4名黑水保安有罪。最先开枪的一人终生监禁,其余三人被判处30年徒刑。


普林斯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此时已将业务外移,转战多国开展业务,甚至在中国香港开了新公司。只是,“中国是雇佣军的禁地。”他只能在网络、物流、风险防控等方面,谋求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


熬过了奥巴马的8年任期,保守派终于迎来了他们在共和党新的竞选人——特朗普。


19.png

特朗普


保守派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位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也以最实际的方式回报了他们,不仅非常识趣地将竞选口号选为和里根总统一样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还在竞选胜利后力排众议,将保守派重要成员安置在政治团队中。


其中,就包括普林斯的妹妹,担任特朗普政府中的教育部长贝齐·德沃斯。


“右翼美国”再次迎来了曙光。


虽然仅仅维持了4年,但在特朗普任职的最后一刻,本来要把牢底坐穿的那4位黑水杀人犯,坐牢不过6年,就得到总统不顾一切反对的“特赦”,在全世界的口诛笔伐中安然出狱。


20.jpg


嗜血的罪恶,在这位总统的特权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却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审判中无法翻盘。


2021年1月20日,当了4年总统的特朗普败选离开白宫,留下一个依旧被疫情笼罩下分裂混乱的美国。“空军一号”载着这位愤愤不平的总统离开了他的总统生涯,走之前,他依旧心有不甘地留言:


“我们会以某种形式回来。”


大洋彼岸,普林斯依旧保留着黑水公司的商标和图案。


21.jpg


他从来没有,也不会远离这一切。

 

END


本文作者:北方有佳。政治传播学博士,人间不温柔观察者。

部分参考资料:

1.[美]埃里克·普林斯.阴影中的军队. 中信出版社

2.[法]苏珊·乔治.思想的锁链:宗教与世俗右翼如何改变美国人的思维. 商务印书馆

3.[美]简·迈耶: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 新星出版社

4.[美]米克尔思韦特,伍尔德里奇.《右翼美国:美国保守派的实力》. 上海人民出版社

5.“黑水”到底有多黑. 中国网china.com.cn. 2007.10.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3 07:44 AM , Processed in 0.0498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