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有一个红透东南亚、新马泰、印尼的超级歌手。
她是费玉清和蔡琴的前辈,和邓丽君、徐小凤同期在乐坛扬名。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耳熟能详的新春拜年歌《财神到》是她首开先河。
婉转帅气的“龙腔”演绎上百张唱片,首首经典,传唱至今。
她就是龙飘飘,岁月有声,一个永不没落的龙腔雅韵。
龙飘飘原名许秀春,1958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从小在新营长大,家中有5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4。
她从小就有超强的舞台感,参加各种歌唱比赛成了生活闪亮的环节。
龙飘飘的事业一直得到家人鼎力的支持,为了让她心无旁骛的唱歌,妈妈放下家事,跟在她身边打理一切事项。
后来名声远扬后由其小弟接手,担任她的私人助理。
1975年,龙飘飘大哥在一家广播电台工作,认识一个朋友正在筹备唱片公司,大哥的推荐下,龙飘飘录制了第一张唱片。
“严格说起来只能说是半张,当然因为在创业阶段,也没有拿半点的酬劳。”
龙飘飘后来在访谈中聊起这段义务帮忙的机缘,感慨万分。
未经训练的她,歌声淳朴,乡音自然,声线豁达独特,唱片《相逢夕阳下》一经推出,立即被中南部的听众们欢喜传唱,热度高涨,于是她在一年之内趁热打铁,连续出了三张唱片。
龙飘飘用绝佳的音色把唯美的意境勾勒的栩栩如生,让人沉迷万分。单卡录音机,大鬓角,花衬衫,喇叭裤,三接头皮鞋的时代,人们趴在录音机前,沉迷在旋律优美,意境缠绵,唱腔销魂的歌声中,一边记写歌词,一边沉入梦幻般的诗意中。那是七、八十年代不羁的潮流,从容,沉静,略带失落的满足,充满温馨感伤的声音掳获了多少不明爱、不黯情的少年,自此心里有了难以消除的印痕。彩虹的绚烂无可遮挡,才华横溢的她很快受到机会的青睐。龙飘飘音域宽广且饱满,颤音震撼,发音吐字清晰且透亮,极具中性魅力,和那时流行的靡靡之音有非常大的反差。马来西亚“快乐”唱片公司黄老板偶然听到龙飘飘的歌声,惊为天人,认定她是可塑之材,决定把她推广到马来西亚去。为了让初出茅庐的龙飘飘能尽快打开国外的知名度,公司把台湾的半张唱片迅速集结成为全新的专辑,专辑主打歌改成了《花飘飘,水飘飘》。取艺名“龙飘飘”,希望她的歌声可以在世界各地飘扬。龙飘飘是在唱片推出后才知道这个与前辈凤飞飞对应的艺名。唱片在马来一推出,龙腔便有了一炮而红的势头,瞬间马来西亚乐坛齐齐向龙飘飘“致敬”。从此她开启了异国游唱的生涯,一年中总有大半年的时间驻唱于国外。在台湾,只闻其声,不了解的人都以为她是不折不扣的异乡歌手。1978年,推出贺岁个人专辑《财神到》,从此华人界多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没有听龙飘飘的过年歌曲,就不像在过年。每年她都会应需求雷打不动录制新春唱片,张张火爆,十二生肖唱了全套,没有第二个歌手可及。在没有网络速传的年代,人们仅靠卡带里流淌出沙质的歌声去崇拜上一个异乡的歌手,从众口相传到狂热的追随,那是一耳万年的真挚。1980年,她第一次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曝光,人未到歌先夺人的她早拥有了罕见的三代同堂歌迷群,唱片公司考虑歌迷的热忱,把见面会安排在百货公司宽敞的秀场。从怀抱的婴儿到三岁的小朋友,上至七十多岁的公公婆婆、华侨、印度人、当地人各阶层的歌迷纷沓而来,人潮汹涌,只为一睹这位凭声就能让人醉倒的台湾歌后。1981年她,举办了长达两周的国外个人演唱会,时间之久,创下了当地的演出记录。1983年,她保持着一年四张唱片和贺岁的演出,把日子过的马不停蹄,成了名副其实的吉普赛歌后。她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因为热爱可抵岁月任何的阻碍。1984年,推出经典《美酒加咖啡》《忆往事》等唱片,龙腔雅韵成了她独一无二的标签,无形中她攀上了事业的另一高峰。正如歌迷评价,她对待高音有种大无畏的气势,义无反顾的感觉,曲调越高,龙腔越强盛;曲调越低,龙腔越柔和。她唱高音从来都是真声直达,不转换假声,不回避和变通,给人的感觉是豪气冲天。连续七年春节,在舞台上开个人演唱会,颠覆了中华传统节日在家团圆的老历。在当时,举家带口观看龙飘飘的演唱会成了新颖团圆的风尚,这也成了歌唱界破天地荒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