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文化教育] 1%主义:一个冬天的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主义:一个冬天的童话

以下文章来源于叔的刀法 ,作者李方

叔的刀法
叔的刀法

评论和随笔


有个妈妈自杀了,为女儿学习的事自杀了。
 
这个女孩呢,据初中校长说,“某小学的第二名,有个很了得的妈妈”。但是老师观察,“基础的确很扎实,学习习惯也很好,但思维并不灵活,离我想象中的优秀生还有些距离”。女孩的妈妈的确“很了得”,抓得异常紧,作业交上来,老师发现妈妈已经先批改过了。这位妈妈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分享活动,经常与任课老师长谈。自然,各种课外班报得满满的。
 
显然这不是一个顶级聪明的女孩,她的成绩有一大半是全天候妈妈的功劳。

进入初三,女孩学崩了,考试退到年级70多名。国庆后孩子几乎不来学校了,“就是不想上学”。医生说是焦虑症和轻微抑郁症。妈妈叫孩子去上学,孩子说先出去玩几天。玩完回来,孩子依然拒绝上学,这时候妈妈崩溃了。

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之有天晚上妈妈和孩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第二天早晨5点,妈妈跳楼自杀。
 
逼死孩子的故事发生过很多起,逼死妈妈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当然,这位妈妈应该是自己把自己逼死的。

我们无法查证这桩新闻,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否在传播中信息走样,甚至无法断定它真的发生过,但这个故事传递出来的焦虑和抑郁是真实的,它可能发生在很多家庭里。

焦虑和抑郁在妈妈和和孩子之间反复碰撞、放大,直到有一天,,弦断了。

B02299E7-AA4D-4E4F-93D7-DAC219166A1D.jpeg

爆款剧《小欢喜》里的鸡血妈妈(小陶虹饰演)



------
 
说北京考大学容易,恐怕真的是老黄历了。

一方面,985、211录取比例在逐年下降;一方面,新的京二代成长起来,竞争力惊人——不,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是作为“京一代”的妈妈们竞争心惊人,坚信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当初她们就是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姿态杀进北京,将来孩子比自己差?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56D36A7D-566D-45F7-B62C-100611EEF235.jpeg

mother game,看上去是这样的



AD06C7BA-107A-4924-AB2E-88D7048A0CCF.jpeg

其实更可能是这样的

北京海淀区又是这种极致竞争的高地,我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称为“鸡血大海淀”。经常看见有人转发海淀家长(妈妈)们的鸡血大乱斗,晒娃基本上需要智商140起步,才能保证隆隆碾过一众不服不忿的围观者。
 
要知道,140的智商,在人群里是前1%了。
 
我也算名校毕业,前几年在网上自己找题暗戳戳测过一回智商,颇为窃喜过一阵。但是说实话,跟海淀妈妈晒娃的“起步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鸡血大海淀就是这么哄抬物价的。你以为你能进前10%就很不错,no no no,在大海淀你得进前1%

4353453F-A8F7-4BE7-8ADD-48D5EAC37EA3.jpeg

传说中的海淀黄庄,鸡娃圣地
 
为什么必须是1%?因为这是北大清华在京招生的录取比例!每年只有1%的北京考生能够走进北大清华,而在有些妈妈和“鸡娃”的概念里,考不上北大清华就是失败!

不是明摆着吗,绝大多数娃是考不进北大清华的。不,太多人坚信自己娃应该是那1%,不管娃是什么娃、苗是什么苗,以五百强CEO的毅力和执行力,十几年如一日地推动make child great的伟大工程。既然妈妈们once过,娃们必须again。
 
能不焦虑吗,能不抑郁吗。
 
当下中国人,我总结信仰一种“1%主义”。无论什么事,你只有进入前1%,才算成功。前10%很不错吧,10个人里你赢了9个,不可以。前50%,想都不要想,没出息啊你!你必须杀到前1%——我不知道全世界还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有进取心的。
 
有人讽刺知乎上“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薪百万”的梗,的确在知乎上“年薪百万是个什么体验”简直不是“月经贴”而是日更贴了。当然年薪百万远远不止1%了,可能得千分之一,问题是年薪百万的家伙们哪有闲工夫上知乎装逼啊。为什么一帮“韭菜”要假冒年薪百万呢?
 
大家知道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们很焦虑,当然据说程序员已经是超过金融界的第一年薪,但是更焦虑了。35岁怕失去晋升机会,40岁怕裁员,45岁简直天就压在没剩几根头发的脑袋顶了。有一次我问行业的技术大佬,程序员过了40岁怎么办啊?老兄皱着眉头想了好几秒钟说,如果你做到前1%……
 
是的,1%,这是硬线……

D17C1994-CA02-4335-9465-6F79C09C0BFC.jpeg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1%成功线来到人生的下半场,1%就变成了生存线
 
全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气氛,这么残酷。
 
我觉得这里边可能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前些年的哄抬,满眼都是几十亿身家、几十套房,要么就是一路名校到公务员、名企大厂,人们的口味被无限抬高了,看不见更看不上身边平凡庸常的众生,至少那种日子是完全不值得过的。
 
如果社会持续高速发展,我猜1%固然值得追求,但随波逐流也能水涨船高,前10%甚至50%也未必完全无法接受,中产阶级嘛,走遍全世界也可以抬头挺胸。问题是世道变了啊,人们不再相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那就必须在有限的蛋糕里切走尽量大的一块,前10%是不可以的,必须前1%!这就来到第二个因素,世道艰难,我们必须给自己挖出足够宽的护城河。足够宽是多宽?据我目测,1%
 
护城河本来是企业提出的概念,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层出不穷的创新中(未必领衔创新的一定是你),甚至在黑天鹅事件中,企业必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资源储备、足够的战略纵深,去应对自身无法把握的局面。其实对一个人也完全一样,考大学,你是前1%进北大清华,还是前10%进强211(北京的情况),护城河的宽度绝对是天壤之别。

北大清华热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不知道30万年薪还招到招不到,但如果你是北京工业大学(还不错的211),8000月薪起步应该可以烧香了。再说头发越来越少的程序员……算了我还是不说了吧,我可不想被程序员组团来打。反正1%、10%、50%自己去琢磨吧。
 
仿佛每个人都在拼命给自己挖洞,挖得越深,可能在未来想像中的“核大战”甚至“核冬天”里边幸存的机会越大。至于洞要挖多深,可能你需要比99%的人挖得深,才会多少得到一点安慰。
 
这就是我们的处境,1%主义,一个冬天的童话。
 
原谅我,没法讲的更明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7 05:00 PM , Processed in 0.0393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