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1-9-18 03:42 PM 编辑
发菩提心的条件
2019年7月3日
一般上按通途通教来讲发菩提心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要有慈悲心。我们要发愿从今天起到往后的生生世世,要度化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度化天下所有众生成佛。
第二个就是,首先我要成佛,那我才有能力度化无量众生,我们要发愿从今天起到往后的生生世世,立志成佛。
接下来这份资料来自于《三大阿僧祇劫的起点 --- 吕真观老师<大乘起信论>导读》的摘要,讲的更加具体。
「既发心已,入正定聚,毕竟不退,住佛种性胜因相应。」发起菩提心,便是成佛的种性,成就殊胜的因缘,直到究竟成佛,都不会退转。
信发心的条件有三个:
「一、发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1] 你注意一下哦,很多人不懂得大乘法,只在那边发愿「我要成佛、我要度一切的众生」。这种发心不入三大阿僧祇劫,因为不符合「如理正念真如法」的条件,真如法就是前面讲的「一切法不生不灭」。
「二、发深重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除了知道真如法,所有的善行你都要尽量去做,不能像市井小民那样自私自利「有好处我要先得,有责任义务我要先免掉」,这样子就没有办法成就信发心。
「三、发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故。」你还要发心度一切众生成佛。
信发心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一定会成佛。除此之外,还有不堕三恶道的功德。有些经典讲,发菩提心之后,还是有可能下堕三恶道,但是马鸣菩萨说,这是为了要让初学者精进修行才这么讲的。他说,如果你能够符合刚才那三个条件,尚且不用担心会退转到小乘,又怎么会堕入恶道呢?能有这样的功德,是因为你对「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涅槃」有坚定的信心。
条件不具备,谈不上正确发菩提心的因缘,也就不会有信发心。这里谈到的菩提心,严格来说是指凡夫的世俗愿菩提心,还有世俗行菩提心。谈世俗两个字是有意义的。在末学所撰《念佛行人还需要发菩提心吗?》系列文稿里已经专门做过一些解释,这里再多一层解释为什么说「无上」菩提心是指胜义菩提心。
胜义谛是第一义谛,远离语言文字以及一切法相。「无上」就是不能把它说成最高或者最上。讲最高就不平等,是取相分别,《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义菩提心是对圣贤位的阿罗汉和菩萨而言的,我们凡夫取相分别一定会分别高下。所以这样的菩提心谈不上「无上」,是世俗菩提心。
我们现在笼统地讲菩提心是我们还不清楚胜义菩提心,如果可以夸大一点就容易看出问题了,这就好比说把你我的发菩提心混同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混同于文殊菩萨的十种无尽大愿,后者也都是菩提心啊。念佛法门的核心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这是他老人家成佛的大悲愿心,这正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心。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法宝,是我们生生世世皈依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必要厘清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的区别。
能够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也正是我们的世俗菩提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藏。我们能发的心和所发的愿性相本质上与佛的大悲愿心一样,和遍满虚空法界的佛法身一样,这正是净土法门的感通之道、因缘所在。
这一小段是以前发表过。《观经》说到,就算是五逆十恶没有一丝忏悔心的劣根性凡夫,只要信愿念佛都可以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都会为他们分别讲解十二部经典,用梵音声,用大悲音声,令这些劣根性的恶人发无上道心,发菩提心。必须强调,经典原文提到的发菩提心,和《无量寿经》里面说的菩提心也是一样,就是指大乘佛法通途通教的菩提心,是我们的世俗菩提心。
我们多数的同修都把愿往生之心取代「无上」菩提心,这样的概念既容易满足自我、还容易记得住,已经普遍地被刻印在许多同修的心中了,可是这样子对菩提心的解读明显不符合《无量寿经》和《观经》经文的原意,不仅是非了义的,而且对有能力发出菩提心、愿以菩萨道的志向求生净土的同修来会形成障碍,当我们误认为愿往生之心就是菩提心的时候,信发心的机缘就此被遮断了。
这里始终没有就行菩提心展开说明,行菩提心是指六度万行,净土行人重点不是留在娑婆行菩萨道,重点是以愿导行、求生净土,能有世俗行菩提心是锦上添花。当我们普遍认为发菩提心是做不到的,道场也不激励发菩提心的时候,发世俗愿菩提心是雪中送炭。
南无阿弥陀佛!
[1] 「如理正念真如法」: 如来常住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第八识心体永远是恒常的,另一个是指第八识整个是一真法界。你把这个法义牢牢记住,把你的心缘在这个义理上面,就是《大乘起信论》讲的「如理正念真如法」。能够这么做的话,三个阿僧祇劫之后一定能够成佛。这才是真正的精进,这才是严格地遵守大乘修行之道。
---【吕真观】 驱遣旃陀罗王 佛陀的最后遗教《大般涅槃经》(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