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1|回复: 0

[哲史艺丛] 激荡人心的左翼艺术为何残留“毒”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5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激荡人心的左翼艺术为何残留“毒”瘾

2018-11-15  徐列  大家


导读

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苦难、反抗社会压迫与不公正,左翼艺术令人心潮激荡,但还需要理性的沉淀和反思。




艺术的反思始于良善与人性

建筑师之所以是历史的筑造者,在于设计者离去了,他的作品却依然活着。像刚刚逝去的保罗·安德鲁——一个浪漫而富于幻想的法国人,他那颗颇具争议的“巨蛋”——国家大剧院,渐渐被世人认可,成为北京新的地标。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7.10-2018.10.12),国家大剧院设计者。图片源自视觉中国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7.10-2018.10.12),国家大剧院设计者。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面对巨大的玻璃蛋壳拾级而下(这让人想起进入卢浮宫前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穿过头顶一汪碧水的长廊进入歌剧厅,再一次与法国相会——今晚的节目是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演绎者却是俄国人——世界最顶尖的莫斯科大剧院,而观众则是中国人,或者说是幸运的北京人。

与大多数内容都是王子公主的芭蕾舞不同,《巴黎的火焰》让平民百姓成为主角,它把法国大革命的激情渲染成激荡人心的平民狂欢。断头台前,贵族们的鲜血染红了天幕,市民军人欢庆胜利的激情,让法国大革命所鼓动的“平等自由博爱”得以彰显。就在此时,农家子弟杰罗姆的恋人、伯爵的女儿也被拉上了断头台,剧的结尾,跪在地上的杰罗姆悲伤地抱着恋人的头颅被滚滚而来的持枪市民碾压而过。

这一出人意料的改编(原作没有这条线)为作品增添了理性的力量,把过去一味地对法国大革命的赞美注入了对狂热与民粹的反思——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剧照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剧照

当然不能指望一部艺术作品去承担如此沉重的反思。相反,艺术的魅力在于想象、创造、自由,当农家女杰妮被伯爵调戏、弟弟去援救而被毒打时,阶级的对立让他们参与到反抗国王贵族的义军中,他们内心对平等自由的向往,正是人类普适的价值追求,这也是法国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中被普遍颂扬的原因之一。这样的主题正是艺术的永恒母题。而这部被称为“第一部以人民为主角的芭蕾舞剧”成为左翼艺术的代表作,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苦难、反抗社会压迫与不公正;这也是一部少有的以男性为主的芭蕾舞,它通过力量、跳跃、旋转所展现的活力、激情及激昂的音乐渲染,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煽动令观众血脉喷张,为革命喝彩,为嗜血狂欢。

这也是当你看到音乐剧《悲惨世界》里唱起“你可听到人民的呐喊”的歌声时,无不为之心潮澎湃的原因:

看看人间的苦难,你可听到人民的呐喊?再不愿忍受剥削的人们将这世道推翻!

来吧,奉献你的力量,紧跟红旗闯前方。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让烈士的鲜血使法兰西四季芬芳!

这首著名的曲子(时常闪回在车站、广场与商场)以其激昂优美的旋律,在剧终以数百人的大合唱的恢宏气势响彻全场,观众无不站立而起,流着热泪一同歌唱。平等、自由、博爱,多少人为了她,不惜流血、牺牲乃至暴力,革命的旗帜上飘扬着英雄的鲜血,狂热的激情背后鲜有人去反思湮没其中或紧随其后的灾难。

但这并不是雨果的初衷。他在原著中固然倾注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旧制度的批判,但他更把希望寄托在冉·阿让身上——一位被神父所救赎的犯人,以其人道主义的光辉为后世树立了一块丰碑,它上面镌刻的是:要彼此相爱,才得见上帝(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剧照《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剧照

在音乐剧25周年的纪念版里,当阿尔菲·鲍伊扮演的冉·阿让唱至此时,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想,他是真正地理解了雨果。对冉·阿让的塑造,不仅是作家的浪漫主义情怀所至,也是他对流血时代的反思,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良善与人性。

社会的进步在于博爱与人道

你今天到巴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地——巴士底狱——已变成游人如织的广场,一片详和之地,可当年巴黎的市民们正是从这里举起刀枪,冲向了象征专制统治的王朝政权;在农村,农民们冲进城堡,焚毁地契文书,通过摧毁“封建制”,剥夺地主的财产权,无异于一场社会革命。

最终鲜血换来了胜利,但并没有阻止流血的继续,当时巴黎的监狱里关押着等待判决的8000多名“反革命”,这其中并不只是贵族和教士,更多的是第三等级的平民。断头台前血流成河,革命者内部的残杀也无休无止;几年之后,国王路易十六也没能得到程序正当的审判就被处决,连为他辩护的律师也同样被斩,就像《巴黎的火焰》里伯爵小姐也难幸免于断头台一样。

大革命胜利之后,为了实现平等,剥夺王公贵族的财产;为了自由,就限止他人的权利而自己随心所欲;所谓博爱,就是爱自己的同胞而杀戮 “敌人”乃至无辜者。历史陷入了一个恶性的悖论和循环,以正义的名义行个人私利,社会依然在血腥中动荡不定。只有经历百年漫长的暴力更迭和政权变更后,法国人终于从腥风血雨中走上了独立的司法和政权的和平交结,这时他们才能理解雨果的良苦用心。

《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剧照《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剧照

在小说《九三年》里,雨果集中反思大时代里的暴力与残忍。当革命军军官戈文看到敌军的头目为了三个孩子的性命而放弃逃跑时,戈文宁愿违背军人的法令而服膺于自己的良心,他放了敌人让其逃走;而戈文的“精神导师”出于军纪不得不下令杀了戈文,自己又良心发现,最终选择了自杀。从中你可以看到《悲惨世界》里沙威警长的影子和作者内心的挣扎,在现实与理想无法调和面前,雨果最终选择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的人道主义”,他把社会的进步寄托于博爱与人道,以对弱者的关怀赢得了法国人的尊崇。

1885年,在原本迎接胜利将士的凯旋门下,法国人第一次在这里为一位作家举行葬礼,寂静之中,他们终于可以与这位伟人一起反思革命,让这座辉煌而苦难的城市重获新生。

今天,为巴黎市政府所拥有的巴黎小皇官,因左派政府主政,推行了“让人人享受文化”的政策,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而巴黎其它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收费的)。而其中还有不少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场景的油画,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众参与的战争场面,左翼的遗韵仍然飘荡在巴黎的上空,大革命的进步意义似塞纳河流淌不息,对暴力的反思也从未停止。

巴黎小皇宫内景巴黎小皇宫内景

【注】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9:18 PM , Processed in 0.0279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