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涛刚找到了新工作,但他依然感到失落和疲惫。 李涛曾是广州一家小型私募的创始人兼基金经理,两个月前清算完自己手里的最后一只产品,他短暂而难熬的私募生涯也就此告一段落了,“我也曾想着不管怎样也得撑下去,但实在太难了。” 2015年下半年以来,私募逐渐步入产品提前清算小高潮,去年7月份单月提前清盘产品数量达到了峰值565只产品。之后虽有较为明显的回落,但总体来看,近期提前清盘产品的数量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私募清盘产品的月度数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私募排排网 今年1月底以来的一轮深度回调拉开了A股全线重挫的序幕。1月29日至8月2日期间,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区间涨幅全部为负,其中21个行业指数区间跌幅超过两成,占比75%。期间,沪指更是曾出现了罕见的周线七连阴,7月6日盘中一度跌破2700点,8月3日,深圳成指,中小盘指,创业板指盘中均创最近三年半以来的新低。 私募中占比最多的股票策略产品的总体业绩随之遭遇重挫。格上理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不同规模私募的股票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也均为负数。 这让很多私募选择提前清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产品净值跌破平仓线被动清算;二是对市场行情不看好主动选择清算等。 提前清盘潮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时期私募生存处境的艰难,而中小私募首当其冲。北京大道兴业投资基金经理黄华艳表示,仅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类似情况。 深圳南山区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任先生也透露,去年以来公司旗下的多只产品净值一路下挫,最终在今年二季度被迫提前清算。公司管理规模也从峰值时5个亿回落至几千万,目前仅有一只产品还在正常运行。 朝阳永续FOF经理张姚杰称,私募规模的大小意味着其是否受到足够多投资者的认可,中小私募以行业新进入者、或者历史业绩表现平庸者居多。这些私募在业绩回撤时更容易遭到投资者抛弃,“可能净值跌到0.95就开始被赎回了”。 界面新闻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目前许多中小私募都处于生死边缘。 1.机会只有一次 近年来,国内阳光私募快速发展,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已登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827家,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5983只,基金规模为2.54万亿元。 伴随着2014年起一轮大牛市的到来,证券类投顾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虽然近三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依然保持在绝对高位。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朝阳永续 相较已经有多年历史业绩和客户基础的大型私募们,新进入者在竞争格局中处于明显劣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般而言,小型私募的优势在于操作更为灵活,也更容易获取超额回报率,每年业绩排名居前的私募产品多来自小型私募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成为其吸引投资者购买的“法宝”之一。 然而,在2015年6月12日创下最近一轮大牛市的峰值之后,大盘次日开始一泻而下,A股随之步入漫长的调整期。 彼时发行首只产品才两个月的李涛成了最后一批高位站岗者。短短数月,产品净值从1.14下挫至0.83,距离止损线0.8仅有一步之遥。为了保住产品不被清盘,李涛只能将仓位降下来,操作也是慎之又慎,这又使得其错失了市场后续的几次反弹机会。 广州的某私募FOF基金经理王伟指出,私募产品净值一旦跌破0.8便很难再上去。一方面,基金经理为了稳定净值操作会趋于保守,仓位普遍很低,即使把握住了市场机会,对净值的贡献也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私募投资者同样有追高杀跌的习惯,产品净值下来以后很难有新资金流入,封闭期一到很可能遭遇投资者的集中赎回,导致基金经理操作更被动,甚至不得不低位抛售持有股票来应对客户赎回带来的资金压力。 所以对新私募来说,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始于2015年6月的股市大调整至今,虽然期间有过数次反弹,但多数个股特别是中小市值个股的表现都不乐观,而中小私募为搏出位,大部分恰恰是以做中小创见长,其业绩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 大唐财富高级研究员吴珊认为,中小私募投资策略会相对比较激进、持股集中度会更高,并且持仓上往往会有冷门股,在目前大盘走低、个股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踩雷的概率更大。 张姚杰则指出,很多小盘股近期成交惨淡,参与其中的中小私募一旦开始止损抛售往往会加速其股价的下挫,导致产品净值进一步回撤。 界面新闻统计了2015年以来两市成交量小于1000万的股票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自去年5月份以来,符合筛选条件的股票数量明显开始增多。今年以来更是呈现出了集中爆发态势。 由此,如何管理手中的重仓股成为摆在中小私募面前的两难选择。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米筐
2.不断上扬的成本压力 私募收入主要来源为管理费+业绩提成,辅之以一定的申赎费用,管理费多在1%-2%之间,业绩提成则以20%居多。 近年来,私募市场已经逐步由起初的股票策略一家独大发展为多策略并举的态势。不过,目前而言,股票策略数量依然以绝对优势领跑各大策略。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组合大师 截至今年一季度,市场中的股票多头策略产品有12751只,占同期私募产品总数的66.92%,多数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仍以布局A股为主,采用其他策略的部分产品也或多或少与A股市场走势有一定相关性。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组合大师 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的弱势导致了很多私募产品业绩无以为继,业绩提成因此变得遥不可及。 李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成立后不久便赶上了调整,产品净值的峰值也停留在了那时。最近三年来公司一直没能拿到业绩提成,主要收入仅有微薄的管理费,每年都在贴钱运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一共仅有249只私募产品今年上半年的最高净值突破了其在2015年6月份时的峰值,占全部产品占比不足2%,这意味着多数私募只能主要依靠管理费来维持公司运作。 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5月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达到峰值27996.18亿元,今年5月份则大幅回落至11227.38亿元,取中值1.5%测算,当前的管理费总计约为168.41亿元,仅为三年前同期的四成左右。 蛋糕变小了,分食者却大增。李涛称,近年来不管是私募管理人家数还是私募从业人员都有较大比例增长,若以平均数而论,单个从业人员对应的管理费收入大幅下降,不少中小私募都难以覆盖成本。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组合大师 黄华艳指出,私募一个普通员工的年薪大约需要20万-30万元,总监级别为30万-50万元,保守估计一年的人力成本需要一两百万元;再加上30万-50万元的房租以及日常办公、出差等其他费用,一家最低配的私募一年的总成本至少也要两三百万元。 参考上述数据,管理规模2个亿的私募,按照1.5%的标准,每年收取管理费为300万元,才能刚好勉强做到盈亏平衡。 如果创始人管理资金的经验不足,则需要配备的投研、交易等人员会更多,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事实上,大部分私募的管理规模甚至连1个亿也到不了。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纳入统计范围内的9835家私募中(注:由于私募备案制度在2015年以后才开始,该数据与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会有所出入),有7724家当前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占比高达78.54%。另有813家管理规模介于1-3亿元之间,占比8.24%。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私募排排网 格上理财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旬,全市场大概有近9000家证券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其中前30家百亿私募大约管理了行业25%的资金,头部效应非常明显,这也间接表明绝大多数私募的管理规模普遍偏小。 监管层对私募规范化要求不断收紧,也增加了中小私募的生存成本。 2017年7月1日起,《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及《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正式实施。按照规定,私募基金募集机构要严格履行投资者信息核查、产品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测评问卷和基金合同重设等义务。 新规实施后,中小私募由于此前人员储备不足,系统建设主要依托第三方外包实现,为了规范流程,还需要增加专业人员,设置适当性管理岗位等,新增支出在其总支出中占比较大,合规成本大幅增加。 另外,在激烈竞争中,公司营销成本同样与日俱增。 宏信证券FOF负责人林绍丰透露,目前国内一家大型券商已经全面收紧了代销私募客户的筛选标准,不仅要看其业绩表现和团队情况,还要考察其规模大小、市场曝光度、是否获得业内奖项等。 在这些方面,中小私募处于劣势。林绍丰表示,目前中小私募募资很困难,很难发新产品。一来本身新入的资金量在减少,再者越是行情不好的时候,投资者越倾向于依靠大型私募。 为了获取目标客户青睐,中小私募们不得不努力提供更为全方位的服务,配备更多的营销服务人员,同时积极拓展品牌营销渠道,营销方面的支出随之大幅增加。 一方面是行情低迷情况下分成收入的增长乏力,一方面是不断上扬的各类成本支出,收支两边的不平衡让中小私募经营压力倍增。 3.风格漂移之患 投资风格漂移是私募发展面临的又一大阻碍。 风格快速轮动是A股市场一大特色,但是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很难兼顾各类风格,其管理的产品业绩免不了有所起伏。 易联达资产基金经理刘斌指出,多数中小私募擅长做中小成长股,然而去年面对小盘股回调,最初大家倾向于坚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产品净值不断下挫,陆续有人萌生转变投资风格的想法。 神州牧基金便是其中之一,基金经理辛宇曾为著名游资“宁波敢死队”操盘手,善于短线交易。规模壮大之后,公司开始逐渐向中长线投资靠拢。然而转型并不成功,不论是重仓壳公司,还是今年以来宣称走价值投资路线,神州牧的产品净值都一落千丈。 促成私募决定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少私募基金经理投资决策会受到投资方的干扰。北京金融街的一位私募老板表示,很多时候转型也是无奈之举,市场大跌的时候净值回撤投资者能理解,但是像去年这样,大盘在涨产品净值却在跌,很多投资者就不干了。面对客户质疑,公司只能试图通过改变来挽回客户信任。 也有的是基金经理主动选择放手一搏。在产品封闭期马上就要结束、而净值还没有做上去的时候,与其坐等封闭期一到被大规模赎回,一些基金经理大胆尝试新策略,试图扭转局面。 再者,每个策略都有一定的资金容量上限,这也成为不少私募在规模壮大之后选择转变风格的一大原因。 有分析指出,转型意味着基金经理以往长期积累的经验不再完全适用,对新的策略又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因此很难有效把握投资机会。此外,很多私募决心转型之际往往行情已接近尾声,转型后就赶上市场风格切换,成为高位接盘者,接下来又错过了下一轮可能原本自己擅长的行情,结果适得其反。 界面新闻观察发现,有不少私募产品不论在怎样的市场风格下总是跌跌不休,据知情人士指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属于因转变操作风格错失行情。 4.管理模式之殇 不少私募的创始人均为投资出身,在公司管理方面不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成为制约私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姚杰表示,大小私募在投研能力方面未必相差太远,但是在管理方面却往往差别很大。 首先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度的人员流动向来是很多企业发展的障碍,私募也不例外。 一位和私募接触较多的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私募圈跳槽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行情偏差的市场环境下更是显著。 人员频繁流动往往绕不开利益分配方面的纠葛,其中以中小私募更甚。 深圳某小私募的基金经理沈宁去年掌管了一只产品,一年有约14个点的收益,但是由于公司旗下其他产品亏损较为严重,该产品也被殃及,到期后遭遇投资者疯狂赎回。“目前就剩下一两百万了,根本没办法做。” 产品业绩无以为继意味着提成无望,对于沈宁这样主要依赖于提成的从业人员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击。沈宁表示,自己名义上的工资是每月10000元左右,但是真正到手也就6000多一点。 类似情况在中小私募里并不少见。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不少中小私募都没有完善的薪酬体系,还经常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员工实际福利,不过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加之对之前允诺的分红权利有期许,所以明知有损自己的利益,多数员工也都默认。 但是,员工毕竟都有生存需求,行情不好没有业绩提成的时候,矛盾就会爆发。 目前,沈宁就已经在尝试寻找新东家。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朝阳永续 管理层情况也不乐观,频繁人员流动的后果往往更为致命。 不少私募在管理规模扩张之后,合伙人之间开始出现一些利益分配和管理方面的分歧,上海陆家嘴的一家私募在规模做到了十几亿后,起初的三个合伙人就陷入了利益分配矛盾之中,导致其中一人愤然离开,公司发展随之遭遇重挫。类似的案例在中小私募界很常见。 还有一种情况,中小私募常以基金经理一人为中心,一旦该基金经理离职,整家公司面临实质性停摆。广州的一家私募最近便因为核心基金经理有意退出,遭到了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反对,双方无奈对簿公堂。 导致该基金经理萌生退意的原因又反映出了中小私募在新成员引进问题上的冲突。一般而言,每个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都有一定的上限,私募一旦发展壮大,其投研能力就会跟不上,此时引进人才尤为关键。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往往谋求一定的股权激励,这就意味着要稀释公司原有股东的部分股权,牵一发而动全身,通常很难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旦投研断档,私募公司要么规模止步不前,要么业绩大概率出现滑坡,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上述私募目前便因此步入了发展停滞状态。 人员之外,中小私募的另一个软肋是品牌。张姚杰指出,大的私募往往在业内已经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其投资理念、风格已经获得了很多投资者认可,即使公司业绩回撤,也通常能够获得投资者谅解。中小私募本身客户基数小,在没有品牌背书情况下,客户忠诚度普遍不高。 私募曾被认为是一个多金行业,在造富神话渲染下,来自公募、券商、保险等各个机构的人士纷纷奔私,希望由此实现财务自由。眼下,随着梦想落空,私募人也纷纷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 有人像李涛一样重新在金融机构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认清算了自己的产品加入其他私募;还有选择整合,探索公司新方向。 据林绍丰介绍,目前还有不少中小私募虽然没有解散,但是已经将产品清盘,开始尝试拓展一些其他方面的业务如金融知识培训,投资咨询等来暂时度过艰难时期。 当然,还有选择坚守的。广州一家私募的从业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虽然目前行情并不好,但是他们认为不少个股被低估,公司目前已经在积极布局,虽然这可能会造成短期内产品净值继续出现回撤。 A股市场仍在漫漫寻底中,谁也无法预知何时才能真正触底反弹,挣扎中的中小私募期盼着能坚持到下一个牛市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