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性的人物。姐妹仨出生在19世纪英国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丧母,家境贫困。为了维持生计,热爱文学的她们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其中又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最为著名,不仅在当时引发了中产阶级读者的追捧,也为时光所铭记,成为英语文学中一部女性题材的经典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内心戏很足的、极有张力的作者,擅长以抒情的笔调刻画19世纪英国乡野的自然风光。《简·爱》描画了一幅优美、静谧、幽暗的哥特式画卷,在桑菲尔德别墅昏暗的长廊里,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与富有的别墅主人罗切斯特陷入爱情的激流漩涡。在阶级差距与门户偏见的底色之下,爱情与欺骗轮番上演,爱与道德、自尊交错,欲望与理智纠缠拉扯,一步步将作品推向女性独立的主题。
而这也是《简·爱》到今天饱受争议的原因。
小说的开端描述了一个可怜的、遭受欺凌的孤女。自幼父母双亡的简·爱被寄养在舅父母家,从小忍受着舅母一家的欺凌和冷落,并在十岁那年被舅母送往一家冷酷、严苛的慈善学校。在那里简·爱呆了八年,接受了基本教育,最终被桑菲尔德庄园聘用为小姑娘阿黛勒的家庭教师。
在当时的英国,家庭教师的地位比仆人高不了多少,只能维持底层中产阶级最微薄的体面。对于简·爱来说,这却已经是她十八年生命中难得愉快的时光。
童年所遭受的欺凌和伤害,对一个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敏感与克制深深烙印在了她的性情里,使她形成了自卑又自尊的性格。然而从自卑中生发的自尊是脆弱的,或者说,自卑的人才会格外看重自尊。
桑菲尔德的主人长年不在,管家和仆人对待简·爱十分和气,这让她度过了一段相当快活的日子。
虽然,在宁静单调的桑菲尔德庄园中,别墅三楼的长廊尽头一扇幽闭的门内,常常传出一种嘶哑、怪异、恐怖的笑声。这笑声仿佛魔鬼的召唤,拖着不祥的尾音,昭示着别墅深处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
不论是愉悦还是不祥,都让男主人的回归打破了。常年在外旅行的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身材强悍,容貌粗野,性格阴郁,喜怒无常。性格的互补、灵魂的契合让他们逐渐心生爱慕。
自卑的简·爱并不敢流露出丝毫感情,性情激烈的罗切斯特则故意采取极端手段,激起了简·爱的嫉妒。得知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之后,在那个疯狂躁动、雷雨交加的夜里,在庄园里那棵参天的七叶树下,被爱与痛苦逼到绝境的简·爱向罗切斯特呐喊出了那段经典的心灵剖白: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罗切斯特对她的表白给予了回应,热烈而亢奋。他们在雨中尽情地拥抱,爱抚,用一切激情的语言和动作宣泄着心底火热的爱意,这一切仿若幻梦。那天夜里,七叶树被一道巨雷劈成两半。
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开始迅速筹备婚礼,购买婚戒,准备蜜月旅行。他急切地希望通过婚姻仪式来确定自己的幸福,仿佛荒漠里的旅人捧着手心最后一滴水,渴求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
婚礼还是被打断了,晴天霹雳当头朝简·爱劈下。原来罗切斯特有妻子,别墅三楼那噩梦一般时常响起的嘶吼与怪笑,就是他那发疯的妻子发出的。
罗切斯特痛苦地向简·爱解释了曾有意向她隐瞒的一切:罗切斯特年轻时娶了有家族精神病史的妻子,由于父兄和妻子家族的欺骗,他对此毫不知情。婚后妻子开始发病,那个疯子一般的女人让他的身心受到了无穷的折磨,绝望的罗切斯特将妻子留在桑菲尔德庄园里,如浪子一般四处旅行,直到遇上简·爱,他才如获新生。
然而不管他有何苦衷,这依然是个骗婚渣男。
伤心的简·爱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辗转流离成为乡村教师。罗切斯特也得到了命运的惩罚,疯妻子纵火后跳楼自杀,罗切斯特在火场中因救人而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眼,桑菲尔德庄园成了一片废墟。
在得知罗切斯特的悲惨遭遇后,简·爱回到了他身边,这段曲折的爱情在经历了欺骗和决绝、道德与尊严的考验后,终于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简·爱》带有浓烈的19世纪英国文学的特征,以爱情为主线,宗教性和哥特式神秘感贯穿其中。19世纪的英国并不欢迎女性成为“不务正业”的作家,夏洛蒂化名为柯勒·贝尔才得以顺利出版《简·爱》。作为中产阶级读物,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以女性追求独立、平等和尊严的主题而成为经典。
两百年过去了。
女性独立的程度已远非19世纪的英国能企及,时过境迁,《简·爱》的一些情节又似乎踩到了当代审美的雷点,于是开始有人调转枪口,《简·爱》被推上争议的风口浪尖。
作者夏洛蒂的人生经历被扒了个底朝天。《简·爱》带着强烈的自传色彩,无论是简·爱的牧师家庭出身、家庭教师身份还是瘦小的身材、平凡的长相,都能找到夏洛蒂本人的影子。而作为书中的男主角罗切斯特,原型竟然是夏洛蒂曾爱过的有妇之夫,那段年轻莽撞的爱情最终在道德的压力下无疾而终,成为夏洛蒂一生隐秘的遗憾。
现实与小说情节的重合,尤其是富有主人与贫穷少女相爱、疯妻自杀让位的情节成为让人诟病的狗血桥段,使夏洛蒂·勃朗特一下子变成没钱爱幻想的女文青(屌丝)的代表,《简爱》似乎也成了作者为满足自己内心爱情渴求的意淫之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审美与情感偏向并没有阻碍《简·爱》中爱情与人格、尊严与道德的碰撞。而在现实中,夏洛蒂自己的爱情最终也没有超出道德的底线。这或许也从侧面证明了,遵守原则和道德的爱情不见得会happy ending,有时只有在这种戏剧化的小说情节中才能得到圆满。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脱离原则和道德的爱情自古都不少的原因。
“穷是原罪”的当代社会,有钱人终成眷属成为戏谑的真理,霸道总裁爱上我已不再流行。《简·爱》似乎成了过去式,很多人肆意嘲弄夏洛蒂的女屌丝心态和不切实际的意淫,这或许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进步。但真的不存在矫枉过正吗?
无论如何,《简·爱》曾为女性贫瘠、压抑的世界打开一扇通向浪漫与自由的舷窗。时代让价值观翻天覆地变了模样,简·爱式的“我贫穷,我其貌不扬,可我有尊严,值得被爱”的宣言到底还有没有现实意义?爱情里的道德和原则是否还需要被强调和遵守?爱情里的平等又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平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