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技校女孩凭这门手艺成为世界冠军
新浪图片 2018-05-31
我叫胡萍,今年20岁,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名学生。2017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上,我以749分的成绩获得时装技术项目的金牌。这也是我国在此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摄影/郭子君
我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还买了一个工具箱专门用来做手工。初中毕业以后,因为偏科,又因为想追求小时候“学习一门手艺”的梦想,我就报考了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
我以前从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赛事。第一次听说,是因为我一个师姐获得了第43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的铜牌。在感叹身边有如此优秀的同学之余,我更欣喜自己居然可以离世界级比赛这么近。从入学以来,我一直保持着年级前两名的成绩,这让我有幸被老师选中,进入备战第44届世赛的大赛培训班。
刚进大赛班时,我只是抱着能多学习一些东西的心态,并没想到最终能代表国家去参赛。从2016年2月开始正式训练,5月参加北京市选拔赛,8月通过全国选拔赛进入国家队,两次选拔赛的好成绩让我有了自信。随后一直到2017年7月,先后进行的多次比赛,我都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在这期间,我每天7点到学校开始训练,至少练14个小时,经常熬到深夜还在做衣服。
获得代表国家去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唯一名额后,突然上升到国家高度的使命感,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当训练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只要一想到来自周围人的关注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就很快忘记疲惫,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世赛的时装技术项目不同于服装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裁缝,要求选手从设计到制作工艺的所有流程都要擅长。这个项目的比拼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立体造型制作、服装系列设计、服装设计制版、服装设计制作以及最后的服装装饰设计制作。比赛内容跟我所学专业的日常课程非常吻合。
所有模块限定在18小时内,分三天比完。满分为800分,我以749分的成绩领先第二名8分获得冠军。立体造型制作和服装系列设计这两个单元相对独立,时间分别为1.5小时和1小时。制版、制作两个模块要在14个小时内完成一条连衣裙的制作,服装装饰设计制作需要1小时。
所谓立体造型制作,就是用白坯布将设计图纸上的衣服在人台(模特模型)身上做出来,并用大头针给它穿上,展示立体效果。在世赛的这个环节里,裁判会随机抽取一张杂志时装照片,选手对着照片裁剪,用白坯布和大头针在人台身上把衣服做出来。其难点在于照片只能看到服装的正面,背面需要靠自己想象。
服装系列设计考验的是选手对材质面料的运用和对市场定位的判断。在这个环节,裁判长会根据面料特点,指定快消市场、中档市场和高端市场中的一个,让选手绘制款式图。这次大赛中,裁判给出的是比较轻薄的棉质面料,定位高端市场。为了更好地展现这种面料的飘逸感,我在下笔时运用了轻柔的笔触,并在设计中融入了褶皱和蝴蝶结元素。
制版、制作单元要制作出一件包含五元素(结构,腰身,衣领,褶皱,兜袖)的连衣裙。这五个元素会在服装对称、非对称结构;低腰、中腰、高腰;西服领、青果领、立领;倒褶、碎褶;兜、袖卡夫,五大类12小类中随机抽取。最后的装饰设计制作单元,我们称之为 “神秘盒子”。裁判会给选手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六七种不同的原材料,需要设计出对服装有画龙点睛之意的装饰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