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男女之间] 相爱的你们为什么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0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爱的你们为什么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2018-03-15 单子轩 人物


你越是生气,他越是沉默,相爱的你们为什么陷入无法沟通的死循环?你渴望与父母亲近,却对他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烦躁不已?在心理咨询师史秀雄看来,这都是「假性亲密关系」的表现——每个人都身处亲密关系的网络,却鲜有人知道,亲密也有假象。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的史秀雄从2012年开始提供情感婚恋方面的咨询,2017年,他出版了书籍《假性亲密关系》,探讨与恋人、自我以及父母的关系,分析了假性亲密关系的成因及背后原生家庭的影响。





采访|单子轩

编辑|金焰

插画|晁春彬




《人物》:我们如何定义假性亲密关系?它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


史秀雄:假性亲密关系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也不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诊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情景: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之间有了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当你在跟伴侣讨论一个问题时,你猛地发现你们对世界的看法大相径庭,你忽然意识到你并没有那么了解对方的时候,当你和伴侣出现矛盾分歧,你们永远在不停地讲道理、争辩是非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你们可能进入了假性亲密关系。


我们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亲密关系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描述。烛光晚餐、巧克力和玫瑰花、盛大的婚礼……似乎当两个人经历了这些,关系自然会变得十分亲密。可事实上,真正的亲密,是由两个人关系的质量、情感的连结、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来决定的。这些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能力,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比较缺失,很多人并不懂得具体要怎么做,只能观察、模仿一些流程化、仪式化的东西。


《人物》:假性亲密关系有何特征?


史秀雄:与真正的亲密相比,假性亲密关系往往过多关注形式和名义上的亲近,两个人的互动更多基于理性思考,对彼此的理解停留在行为表象,而不是其背后的依附需求和情感表达。在遇到矛盾分歧时,我们也误认为争辩对错可以修复关系,却忘记了亲密关系的本质是情感连结,当情感连结出现裂痕的时候去讲道理、争是非,恰恰是情感上疏远对方的行为。


在典型的假性亲密关系里,两个人很容易片面肤浅地理解彼此的言行,并且试图去评价这些行为的合理性。由于惧怕评价和批判,两个人都在关系里感到不够安全,无法坦诚地敞开内心。一些亟待表达的情感,例如伤心、难过、脆弱和无助的感受,需要被用愤怒、指责或者冷漠加以掩饰,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更大的误解和情感伤害。


《人物》:假性亲密关系是广泛存在的吗?


史秀雄:过去的5年中,我以心理咨询师和人际关系培训师的身份,帮助许多伴侣克服关系中的障碍。可以说,如今伴侣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社会逐年攀升的离婚率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这一点。现在我每周大概会接触20-25个案例,每年千个左右。他们多数是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仅仅是我接触到的愿意来做咨询的人群,你可以想象实际中遇到这种问题的伴侣和家庭是相当普遍的。


《人物》:假性亲密关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破坏性?


史秀雄:最多见的是两个人进入恶性循环,一方抗议、逼近,另一方不断逃避、疏离、拒绝沟通,最终走向关系终结。来找我做咨询的人中,很大部分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关系走到崩溃边缘的时候,来把咨询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我自己的判断是,在这个逐年攀升的离婚率的数字背后,可能一半左右的人本来是不需要走到离婚这一步的。


《人物》:产生假性亲密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史秀雄:首先,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替代他们做出婚恋决定的,往往是家人或世俗的压力,糊里糊涂先把婚结了再说是常见的心态。


其次,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他们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并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性、金钱、生育、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


最后,很多人自身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从负面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人物》:原生家庭的经历是如何作用在我们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的?


史秀雄: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H小姐和M先生谈恋爱刚一年多就已经无法有效沟通了。我发现,每当他们两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H小姐就会心情不好,而M先生则会很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可是他这么做反倒会让H小姐反感,然后M先生就会陷入沉默和回避的状态,两人的关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H小姐认为M先生把问题变成一个非情感的、纯理性的问题,是在拒绝回应她的情感。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她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始于小时候父亲在情感上对她的疏远。每当H小姐希望亲近父亲的时候,父亲都会表达有问题吗?没问题别来烦我的意思。


与此同时,M先生的做法其实是因为他的父母关系紧张,自己一直不受重视,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从小就在家中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但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往往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习惯了以沉默来应对。


这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移情理论来解释:童年留下的许多未经处理的情绪,会被当前关系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关系状态,甚至是伴侣的外在表现所触发。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但是通过移情投射出的情绪如果是负面和病态的,亲密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人物》:当我们发现自己和伴侣的相处进入假性亲密的状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史秀雄:我们需要明白在和伴侣的相处中,对方的态度和反应并不都是针对你的。有很多人内心隐藏着原生家庭创伤引发的情绪,这些情绪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并不会轻易流露出来,距离足够近,被压抑的感受才可能得以释放。理想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若能够联系各自的成长经历来看待彼此,分清楚矛盾来自客观冲突还是移情作用,甚至能够共同探讨和处理移情心理,将会获得深度的理解与接纳。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你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知道它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在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你的性格,包括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未来在类似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更好地回应彼此。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关系重于一切。当遇到不可调和的差异或者无法逆转的过去时,依然应该强调关系建设。这就是在表达一种态度:我不会因为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而离开你。只要你接受,我愿意一直陪着你去面对无解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01:29 PM , Processed in 0.0342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