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06 17:41经济日报 记者汤淑君╱实时报导
财经新闻网站MarketWatch报导,阅读是一种可以终生享受的嗜好,若在踏出校门、进入社会后就以「没时间」为由而放弃,实在太可惜。 况且若是养成阅读的纪律,财务上可能受益匪浅。
美国个人理财部落客米莲( Taylor Milam)在MarketWatch网站上撰文表示,她是个爱书人,读大学时从教科书到各种闲书都大量阅读;进社会工作后,逐渐觉得阅读似乎是一种奢侈的嗜好,却又不想放弃。 去年1月,她许下新年愿望,自我挑战要完成一个目标:读完60本书。 平均每周读超过一本。
米莲果真达成目标,而且在过去这一年体会到阅读不但是一种乐趣,持之以恒还能带来诸多益处,包括改善财务状况。 她举出以下三个收获与读者分享:
1.节省娱乐花费
米莲说,多看些书,未必就得牺牲社交生活。 她去年1月邀了六位好友组成读书会,每个月提议一份候选书单,从中票选出一本,作为当月共同阅读的书籍。 选书题材不拘,唯一条件是图书馆有现成的书可借阅。
第一次读书会大家都不知该期待些什么,结果却令人惊异:大家热烈讨论鲁伊兹(Don Miguel Ruiz)所著的《让梦想觉醒的四项约定》(The Four Agreements),三个小时的脑力激荡,乐趣无穷。 因此,六人每月定期聚会,2017年一起读了12本书。
米莲认为,除了汲取书中的智能之外,最大的益处就是为她省了不少开销。 与朋友上餐厅聚餐每月大约30美元的花费省下来了,现在每六个月花10美元买点心吃吃就很愉快。
2.看待金钱的视野变得宽广
米莲说,她去年读的书约有一半是非小说类,有15本是商业或财经类书籍,包括费里斯(Tim Ferriss)着的《每周工作四小时》(The 4Hour Workweek)。 阅读这些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她感受到自己的金钱观不知不觉起了变化。
米莲表示,她以前主要把精力投注在节省小钱,例如使用那些让你少花1块钱的折价券。 但在吸收更多人的成功经验后,她专注于让自己变成聪明的工作者,并且放眼更大的胜利,例如提高收入。
结果,她工作得更卖力,每月的副业收入从年初的1,000美元倍增至年底的2,000美元。
3.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米莲明白,要在一年内真的读完60本书,就必须订定进度表并严格执行。 尽管计划很简单,要确实履行并不容易。
她起初设定定时器,每天拨10分钟阅读,且规定自己不得中断,也不容许借故偷懒。 等到习惯了天天抽空阅读后,她把看书时间从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最后再提高到30分钟。
结果,她发现,养成纪律后,除了阅读之外,其他方面也变得更有规律。 例如上健身房运动,或每天喝八杯白开水,以及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帐户,预算控制做得更好了。
这证明「开卷有益」之言不虚。 对米莲而言,至少有三重好处。
阅读好处多多。 美联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