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天才艺术家的人生绝大多数都是横空出世,所向披靡。平步青云的天才们,要远远多过被埋没大半生,甚至死后才成名的大师。
如果一个自称孤独的天才的人,一大把年纪了画作还卖不上价格,问题往往出在他自己身上,而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得欣赏艺术。
在现在还活着的身价最高的几个艺术家中,达米恩·赫斯特在 25 岁,美院没毕业的时候,就做出了让他名声大噪的《一千年》,并获得了查理·萨奇的资助。
草间弥生在 20 多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凭借她独特的波点画在日本获得名声,而她最早的采用大片圆点的作品,是在大约 10 岁的时候,于母亲的和服上画出的。
前年曾经来北大讲座的大卫·霍克尼,二十多岁便频频拿奖,到了 33 岁,已经开始在英国举办「回顾展」了。
这还是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搁在现在,每年美院毕业展有那么多经纪人盯着,要放跑一个天才简直太难了。
那么是谁让我们觉得艺术家就该活着潦倒,死后冲天呢?梵高啊。我们就多说两句梵高。你说梵高倒霉不倒霉?我也觉得他倒霉,但其实梵高错只在一条,就是起步太晚了。他早年是干艺术经纪人的,而且干得相当成功,在 20 岁的时候,他在海牙的 Goupil & Cie 画廊工作的收入,已经比他爸多了。你要说他不知道什么画好卖,一根筋到底,并不是事实。
梵高真正专注在绘画创作上,是 1884 年,也就是 31 岁的事儿了。如果他想搞音乐,要是这个年纪再学钢琴,那是彻底晚了,画画虽然不像音乐演奏那么强调童子功,但这个年纪才开始也真心不算早。然而事实上,梵高留给我们印象深刻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 1888 年之后的事儿,而他 1890 年就死了。也就是说他专注画了四五年之后,艺术高度就已经到达这个份上了。
再退一步说,根据他跟他那个当艺术经纪人的弟弟提奥的书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人讨论哥哥梵高作品不好卖的情况。弟弟指出梵高的早期作品如《吃土豆的人》画面黑糊糊一片,无法为当下的市场接受,梵高对此完全知情,并表示目前的作品尚未达到自己的期待,仍属实验性作品。而当他日后画出诸如《星空》这样的作品时,梵高兴奋地跟弟弟表示「成了」。
《吃土豆的人》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梵高自己也知道
就算是梵高,其实世人对梵高的不理解也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在他至今仍有争议地突然去世四年后,法国传奇画商,曾经看中印象派的杜兰·鲁埃接触到梵高的作品并收入十张。1896 年,当时还是穷学生的马蒂斯在法国布列塔尼的画廊里看到梵高的作品并大受震动。1901 年,也就是梵高去世 11 年后,市面上出现了第一个梵高大型回顾展。如果梵高没有意外身亡,那么他此时 48 岁。
如果梵高是有史以来最不幸、命运最不公的天才,到 48 岁的时候也成了。换句话说,这个最不公平的世界,留给天才证明自己的时间空间是 48 岁。如果艺术家到这个岁数还不行,那除非他能证明自己比梵高还惨,否则真的,可能是祖师爷不赏饭。
像米开朗基罗这种人,24 岁作《哀悼基督》、29 岁作《大卫》,之后另起炉灶,一个雕塑家被教皇逼着临时学习画壁画,边摸石头边画出《创世纪》。对于这种人,我们才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个天才,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出一个的天才,挡不住。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1489,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创造亚当),1508-1512,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
当然,说天才横空出世,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横扫众生而无须努力。天才也要突破自己,他们搞艺术的本事也要亲手打磨。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只不过,他们能在凡人看来觉得已经没有路的情况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凭自己的天赋才华趟出路来。日后他们的画作动辄天价,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为天才曾经的创举补票,而不是说买的就只是这张纸或是这块石头。
而那些见到大师们的一件件作品,惊叹其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之余,依然跃跃欲试,想在艺术上走出一片自己天地的人,那就算是站在了艺术的擂台上,接下来,就看能做出什么样的表现了。
对于大家关注的齐白石的情况,比较复杂,2 月 20 日更新如下:
通常当提到年少成名的艺术家的时候,往往会让人联想到大器晚成的齐白石。通俗文学中的齐白石基本遵循如下艺术道路:
二十七岁之前是个木匠,二十七岁到五十岁期间,由木匠转为画家,期间诗书画印逐一研习,可惜不受当时画坛认可。五十五岁定居北京后,在陈师曾的建议下「衰年变法」,画风大变,终成一代大师。
按照这样的故事走向,我们可以推论说,齐白石果然大器晚成,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是少年英才。其实这段故事也不能说错,只是很多地方都缺少细节,将细节补足之后,会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齐白石。
首先,齐白石是木匠没错,但他可不是盖房子的大木作,而是做雕花的小木作。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搁在今天,就相当于一个是做建筑施工,一个是做家装设计。而且,他的木匠活,不是单纯的糊口,而是以雕花手艺远近闻名。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套八仙屏风,就是齐白石的作品。这套屏风本来是 6 扇,几经辗转现在还剩下 3 扇。每扇屏风的外框以内,是窗格式的人物装饰,八仙还剩下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四仙。仙人的衣着立体、手指纤细,姿势自然流畅,不是照模板复制的货色。
在他做木匠的期间,已经展现出对绘画的兴趣和才能,这一点,在齐白石的回忆录中有提到:
「……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我二十岁。仍是肩上背了个木箱,箱里装着雕花匠应用的全套工具,跟着师傅,出去做活。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可惜中间短了一本。虽是残缺不全,但从第一笔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步指说,非常切合实用……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花样既推陈出新,不是死板板的老一套,画也合乎规格,没有不相匀称的毛病了。」
——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
《芥子园画谱》教画竹
齐白石的原话说得非常朴实,但只要接触过国画的人都清楚,「合乎规格」四个字谈何容易。《芥子园画谱》现在网上卖不到 50 块钱一套,也不是说谁买了就会画国画了。那书里是有不少技巧,但是跟有老师教学还是两码事。甭管是哪一门学科,给本书自己鼓捣半年,然后就出师了,这都不是一般人。何况,齐白石手里还缺一本呢。您记得前面说的日期:齐白石这会儿二十岁。
齐白石真正遇到老师学画画,是 1888 年,24 岁的事儿。他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接下来,到 1889 年,齐白石 25 岁的时候,受到了当时湖南有名的乡绅胡沁园器重,教他诗文,并从此脱离木匠,靠给人画肖像糊口。也就是说,如果说自己照着《芥子园画谱》临摹算是照猫画虎的话,他跟着当地手艺人学了一年之后,就已经能拿这个画像吃饭了。虽然替人画像和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卖创作是两码事,但是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如果说考美院一次考中,本科连着研究生毕业,那也刚好是 25 岁。毕业就能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一届也真没几个。到这一步,假如齐白石是个当代人,我们固然没法说此时已经看出他的才华突破天际,但至少可以说,他已经有资格站在艺术家比拼的擂台上了,只不过他目前还在段位的最下端而已。
等到民国六年,也就是 1917 年,齐白石 53 岁第二次来到北京,希望在这个文化名城卖画为生。然而,他的画在当时受到冷落,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是:
「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
齐白石的说法很有意思:「生涯落寞得很」。比别人便宜一半还卖不出去,真惨啊。但果真如此吗?齐白石有丰富的日记,他在《己未日记》的九月初九记载:「此约杨虎公处二千二百元,后去数笔无细数」。杨虎公是齐白石的老乡杨度,这人擅长理财,齐白石把自己的收入都交给他打理。齐白石在那一年收入的大头,是 2200 元,其他细碎的没仔细数。
那么,与之相比,齐白石的生活费是多少呢?他在那一年三月初到北京在法源寺羯磨寮租了三间寮房,租金每月 8 元。民国九年,齐白石三儿子齐良琨、长孙齐秉灵赴京就学,齐白石估算下来,祖孙三人一个月吃穿用度加起来四十元以内。按照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里的考据,年收入 2000 元以上,已经等同于北大教授了。您可注意,是那个年代的北大教授。
这就有意思了,齐白石说自己「落寞得很」,但从入账来说一点儿都不落寞。个中原因便在于,齐白石的收入一定程度上不来自于绘画,而是治印,也就是刻印章。
您说刻印章能多少钱?那是您不知道行情。刻章的价格单位是字,一个字多少钱。1921 年,齐白石的市场公开价是一个字两元,这个价位,放在那个年代,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首屈一指。
和齐白石同时期的治印名家中,「冰社」社长易大庵每字一元,人称「执北方印坛之牛耳者」的寿石工也是每字一元,琉璃厂同谷堂主人张樾丞是每字六角。
这么一比,好像显得后面这几个人净显得头衔长,一下就被齐白石比下去了。但如果稍作深入,您就知道这后面几位都不是等闲之辈,齐白石在治印上的身价,真的是相当高。
最关键的是,他不但有价,而且还有市。1909 年,齐白石去钦州,在《寄园日记》中写道:「此回来钦,篆刻二百八十余石,画幅、画册、画扇约共二百五十余纸。」
从日记中可知,他除了篆刻是一大收入,另有几种画作也有卖。那么这些画作的价格如何呢?民国九年,当时北京画坛的大名家吴昌硕为齐白石定润格,也就是建议零售价,连带前面说的印章,大致如下:
石印:每字两元。整张:四尺十二元;五尺十八元;六尺二十四元;八尺三十元;过八尺另议;山水加倍;工致画另议。册页:每件六元;纨折扇同。手卷面议。 庚申岁暮,吴昌硕,年七十七。
——齐白石《辛酉日记》
这个价格拿来横向对比,和贺良朴持平。贺良朴是什么人呢?他是当时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而年龄上,齐白石比贺良朴小三岁。也就是说,即便抛开齐白石在治印上「首屈一指」的市场统治地位,你也不能说人们在面对他的画时不识货。
既然如此,那齐白石所谓的落寞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试着解释一下。
从根本上说,齐白石在北京画坛感受到的落寞,源自于他当时的艺术理念,和民国北京画坛的冲突。我们还是看他的回忆,他说自己的画风「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八大山人的冷逸在现代人眼里,就是呆萌,在网上有不少围绕他的作品编的段子,这里只举一件作品为例:
八大山人,双鹰图(局部),1702,大都会博物馆,纽约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八大这种作品非常欢乐,如同漫画一般。当时的画坛不是不喜欢,他们也觉得这个有意思,而且认为这种风格的流行有助于打破清代末期的僵化画风。您还记得前文说的齐白石年轻时候拿到的《芥子园画谱》么?如果大家全都照着这个画,那艺术何来创新?因此,像八大这样「奇简冷逸」以及石涛那样「胆敢独造」的画风,其实也是为画坛欢迎的。
但同时,画坛也对于石涛、八大画风的流行抱持警惕心。因为在传统文人的眼中,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规律和节奏,既要对前人经验有选择性地继承,又要从中寻找创新的突破,这样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不能是一股脑地「砸烂一个旧世界」,那样的话猛一看有意思,长此以往,可能就真变成漫画了,而这是艺术家们不希望看到的。
再看齐白石,他不但在画风上走的是「非主流」路线,同时在题材上也不走寻常路。传统文人说到底还是精英阶层,他们在对待艺术题材的时候,是有清晰的选择的,就好比我们读《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如果他写一个「我觉得这藕拿来凉拌不错」这听着就不像话。
齐白石画集,1952,荣宝斋出版。识文:此种菌出于南方,其味之美远胜北地蘑菇。白石老人平生所嗜
齐白石在他人眼中,正是如此。比如竹子这个题材,咱们都熟悉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给人一看,用竹子比喻文人的高尚情操。但搁齐白石,他在画竹子的时候这么写:「儿戏追思常砍竹,星塘屋后路高低。而今老子年六十,恍惚昨朝作马骑。」已经耳顺之年了,一说竹子想起当年砍下来当骑马玩。
这种情况,往好听了说,叫生活意趣,往难听了说叫没文化。人家陶渊明写乡村生活,叫「怀揣高尚理想的隐居」,齐白石画农村、耕牛、甚至还有老鼠偷灯油这种新题材……叫「俺小时候就这样」。在民国初年的画坛中,齐白石受到冷遇,不是不能想象。
几乎于此同时代的西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发展了几百年的古典主义、学院派绘画,面对看似胡闹的印象派绘画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不适应的过程。学院派画罗马神话、宗教圣贤或是英雄领袖,印象派画周末舞会、郊游野餐。即便抛开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单从关注的主题来说,体现的正是传统的精英阶层和新兴的平民阶级间的巨大差异。齐白石和印象派诸位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们的处境,放在世界大变革的格局下,有相似之处。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维纳斯的诞生,1879,奥赛美术馆,巴黎
皮埃尔·奥古斯丁·雷诺阿,船上的午宴,1881,菲利普美术馆,华盛顿特区
可以大胆想象,以齐白石的风格和题材,即便他没有经历日后的衰年变法,单凭日后意识形态的变化,让曾经的文人士大夫艺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对齐白石艺术的评价,必然也会和民国的视角有很大的不同。
衰年变法的真正价值,在于他从艺术语言上实现了大突破,当他独创「红花墨叶」一派后,即使在画坛内部,就画论画地说,也不能说齐白石只是一个小号的八大山人了,他已经实现了从一流画家到一派宗师的大飞跃。
因此,对于齐白石这位艺术家的人生,我们不妨这样概括:
二十七岁之前是个木匠(里的高手),二十七岁到五十岁期间,由木匠转为画家,期间诗书画印逐一研习(并在治印方面已经站在古今大师之列),(他的绘画题材虽然已有超前于时代之处)可惜不受当时画坛认可。五十五岁定居北京后,在陈师曾的建议下「衰年变法」,画风大变(在治印之外的另一领域再攀高峰),终成一代(开宗立派)大师。
这么看的话,齐白石的人生,或许并不属于「早年默默无闻,铁杵磨成针,晚年一鸣惊人」的励志套路了。
(* 本段写作获得了友人丛涛的大力协助。如果您对齐白石的这段历史感兴趣,欢迎继续阅读丛涛的《从「生涯落寞」说起:初到北京的齐白石及其画与印》一文,里面对于齐白石初到北京的创业有更专业深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