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交易所竞争和阿里巴巴IPO时相比,已然不同。
2013年9月26日,当时的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博客中写道, “今天,作为香港人,我想问的是: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是被急速变化的世界抛在身后,还是应该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做出改变,迅速创新?!!”这番表态意味着阿里巴巴被香港拒绝后,选择“弃港赴美”。
四年之后,错过中国大陆创新浪潮的香港资本市场,似乎一刻都不愿意再耽搁,快马加鞭做出改变。2017年12月18日,港交所发布《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的市场《咨询总结》,宣布接纳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多名在港金融人士曾对《棱镜》表示,“没想到港交所赶在圣诞节假期之前公布。表明决心,甚至略显着急。”
自从香港资本市场表明态度之后,市场早已开始暗自揣测,哪一家将成为第一个“标杆式”的赴港上市新经济公司。小米和蚂蚁金服均“位列榜首”。
听到蚂蚁金服也可能去香港上市的时候,贝雷诺眼中的光愈发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