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出生在北京部队大院,6岁时,他就从下海的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台进口的Apple,12岁玩转各种软件的安装和拆卸,15岁成为瀛海威时空最年轻的BBS版主。瀛海威是中国最早的商业网站。
他没有走传统的成长路线,念完初中就辍学了。望子成龙的父母并不甘心,满怀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绵阳科技城的一所重点高中继续上学。让母亲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不到一年,这位少年时十分乖巧的儿子以想工作为理由再次提出退学。

▲茅侃侃早年曾著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俞敏洪曾为其撰写腰封。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转而去学了当时时髦的计算机技术。他很有天赋,在两个月时间,拿下了微软MCP(微软认证专家)、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三项认证,当年在全亚洲18岁拿下三项认证的只有两人。
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
他的第一次成名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报道,集结了一批生于80年代的创业者,虽然对茅侃侃的报道只有一千多字,但让他从此生活在聚光灯下。
80后创业者开始受到媒体的追捧,也得到了央视的关注。当时《对话》栏目的制片人罗振宇为了录制节目,找来一批80后创业者,其中包括23岁成为CEO的茅侃侃,以及戴志康、高燃、李想等四人,他们后来也被称为“京城IT四少”。媒体的这种毛病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当老的一批明星创业者销声匿迹之后,新的一批年轻创业者再次被捧起。

▲曾经的“京城IT四少”。图片来源于网络
央视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节目刚播出半小时,茅侃侃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一个小时200多条祝贺短信塞满了手机。
然而,与之前巨大的荣光不对称的是,茅侃侃在成名之后的经历并不如意。
2006年底,茅侃侃的Majoy产品试营上线。这款真人实景游戏因为定价过高在市场遇冷,而当时真人CS异军突起,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Majoy连年亏损,财务报表惨不忍睹,大量人员离职。
两年后,茅侃侃摔手机而去。“老子不干了你自己玩去吧,你们能耐你们自己搞。”据他自己回忆,抑郁症也是从十年前开始的。获得了大量媒体曝光的茅侃侃,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各种“玩完”的可能,严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药入睡。
2010年11月,他和澳洲回国的同学创业做医疗,但坚持了一年半后就放弃了。
踏上电竞之路是2013年之后的事情。而立之年的茅侃侃加入GTV,担任副总裁。GTV也在2014年的净利润翻了四倍,成为全行业利润最高的一家,但大好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反而成了茅侃侃又一段噩梦的开始。“好好的公司变成了烂壳”。
万家电竞成了他创业路上的最后一个项目。重重压力之下,他最终被压倒了。长久以来,在创业的焦虑和苦闷之中,有不少人被带到抑郁的边缘。即使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佬,任正非、徐小平和张朝阳,也都传出在抑郁症的深夜里徘徊。正如本·霍洛维茨在描述创业维艰时写的那样,“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三十几年来,叛逆是茅侃侃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表现得如此从容和周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