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943期:家族制作火烧百年 凌晨四点开铺堪比深夜食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0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1.21
家族制作火烧百年 凌晨四点开铺堪比深夜食堂
本期作者:山西视觉志 孙燕


Screen Shot 2018-01-20 at 9.08.19 PM.png
杨宏昇家的火烧铺口味百年不变,每天食客都争相来店购买。杨宏昇不知未来会如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这火烧技艺传承下去。(摄影/山西视觉志 孙燕)



1.jpg
干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市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一种饼类小吃,在孝义旧城桥南的桥楼门口就有这样一家火烧铺,现任掌柜杨宏昇,自1995年开始随父母做火烧,至今已有20多年。据他介绍,从其清代的曾祖父杨汉算起,他家的火烧生意已延续了四代人。(摄影/山西视觉志 孙燕)



2.jpg
杨宏昇从1995年跟随父母开始做火烧,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酷热难耐,每天凌晨四点多,都会走在这条漆黑的大街上。



3.jpg
摘门板、捅火、清理卫生,一天的工作从寂寞的坚守中开始。制作干火烧,用的是特殊制作的炉子,炉火常年不息,晚上压住,早上捅开。



4.jpg
制作干火烧的用的是凸起来的鏊子,常年累月的使用,铁鏊上面油光锃亮。



5.jpg
滚烫的开水冲到盆里的豆油上,热气弥漫了整个小屋。



6.jpg
大半袋白面倒进搅开的豆油水中,接下来开始揉面。揉面是个苦力活,和一盆面起码要用半个多小时,期间还要加入酵母和碱水,双手不停地翻搅揉搓,直到面团光润后,盖上湿布饧半个时辰。



7.jpg
饧好的饼面,再经揉搓后,变成了软柔、黄橙的大面团。小面杖和模具块被用的油光光、红润润的。



8.jpg
面饼放在铁鏊子上,两面翻焙。最后放入炉中,用微火将饼两面烤成金黄色后出炉。



9.jpg
一炉最多能上焙九个,下烤十个。一个火烧连焙带烤需要二十分钟时间。烤好的火烧放在大铁盘里,随烤随卖,不时有路人闻香而至,很是畅销。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杨家火烧最大的特点是绵软不粘,香鲜可口,层次均匀,质地酥脆,色泽金黄。



11.jpg
由于铺面悠久,口味百年不变,每天加工百十斤面粉的火烧,食客都争相来店购买。天刚蒙蒙亮,杨家火烧店的第一批火烧便新鲜出炉,满足早起的路人购买需求。



12.jpg
杨家火烧铺前人来人往,远处的中阳楼若隐若现。穿过历史的记忆,行走在如今的孝义旧城,可见其城内的中阳楼虽几经复建,风采依存,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对这普通的火烧情有独钟。



13.jpg
在四面透风的火炉前每天独站十几个小时,让杨宏昇的身体已经落下了腰腿痛的毛病。老母亲虽然已经六十几,每天都要抽空过来帮助儿子打理一会儿店铺。



14.jpg
有了妈妈的帮忙或顾客少的时候,杨宏昇才可以蜷曲在店里的沙发上小憩片刻。



15.jpg
杨宏昇的爸爸因患重病,每星期都要去医院治疗,杨家打火烧的薄利大都花在老爷子治病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资金困难被暂时搁置起来。



16.jpg
三年的从军经历是杨宏昇不惧艰辛的动力,他说,未来不管困难多大,杨家火烧的基业不能后继无人。



17.jpg
收藏孝义标志性建筑中阳楼造型的各类艺术品,是杨宏昇唯一的业余嗜好。



18.jpg
店铺后面的院子见证了杨家火烧传人的百年创业历程。如今的大院,杂草塞道,残垣断壁,上百年的火炉也已闲置多年。



19.jpg
杨宏昇不知未来会如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这火烧技艺传承下去。匠心传承的旧城火烧,已成为这里童叟皆知的孝义美食文化标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5:37 AM , Processed in 0.0364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