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0

[男女之间] 姑娘,咱们买单时AA制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6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姑娘,咱们买单时AA制行吗? 

 2018-01-16 孟常 大家

这是大家之选的第51篇文章

今日出品方:无国界公社

本文作者:孟常

点击了解《大家》编辑部开放计划


刚搬到香港时,去跟友人介绍认识的一个姑娘吃晚饭。


我们去了尖沙咀的一家西班牙菜,坐下来点了些Paella(西班牙海鲜饭)和Sangria(西班牙水果酒),愉快地聊了起来。她之前也曾在北欧住过一段时间,大家有不少共同话题。


到了结账时,我扫了眼服务生拿来的账单,大概是700多港币,就很自然地说了句: “总共七百多。”


她抬起眼皮“哦”了一声,继续低头玩手机。


又等了一会儿,我看她丝毫没有要分单(split the bill) 的意思,就默默用一张信用卡,抽换了刚放进账单碟里的三百多港币,然后喊服务生过来取。


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个姑娘——显然我们彼此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对方是一个头脑迂腐、缺乏礼貌的前现代人类。


我明白自己在触犯某种社交禁忌,但此处的社交禁忌,其实反而是现代社会的社交原则。



买单这个情境无关性别


记得刚去欧洲时,我约一个丹麦姑娘吃日本菜。虽事先没有明说,但某种意义上,这算我们的第一次约会(first date)。我们一边吃寿司,一边愉快地聊着中丹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和使用筷子的若干种方法。


吃完饭,我很自然地去前台把钱都付了,然后返回来坐下。


她问我,多少钱?


我说没事,我已经付了。


她说,我知道,但我们一人一半。


我说哎呀,不用了。


她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为什么?”


我组织着彼时还不甚流利的英文试图向她解释:因为我是男性,男性就应该买单啊。


她听了后,愣了几秒钟,开始严肃地向我解释,我拿性别说事很容易冒犯别人,但她理解我不是故意的,只是还不熟悉这里的文化。


我当时一定涨红了脸,心里充斥着对自己落伍观念的羞愧和可能搞砸了第一次约会的懊悔。


性别的说辞犯了大忌,我最后的挡箭牌是“约会”——谷歌告诉我说,在欧美文化里,第一次约会(first date)通常由男性买单——我把这些如实讲了,暗自担心她会否认我们是在约会。


她笑了,说这可能是一些美国人的做法,但在我们这,没这码事儿。


“这顿饭你吃了,我也吃了。你付,我也付。就这么简单。” 她说。


那顿饭我们最终AA了。后来我们又一起出去过几次,无一例外是AA制。


她从未提及过性别平等那些概念,可能在她看来,一切都无关意识形态,只是生活常识而已。


我很感激这位丹麦姑娘,虽然这段缘分后来没什么结果,但她那句“你付,我也付。”却成了我理解国外社交生活的入门课。


这些年我又走了不少地方,跟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吃饭或旅行,结账时大家都会自然地传阅账单,对照自己点了哪些食物、喝了多少酒水,连硬币都数个清楚。在我印象中,从未有哪怕一次,性别因素被提及过 —— 在买单这个情境里,每个行为主体都是“无性别”(genderless)的。


事实上这也是我在国外生活时最大的感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下,无论工作还是社交场合,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是极其模糊的——你甚至不会注意到“性别平等”作为一种现实,因为它就像空气一样自然。


我就是抱持着这样的观念,回到了国内的社交圈,却被现实生动地教训了。



帮女性买单就是“够爷们”?


中环白领喜欢下班后去酒吧喝一杯(happy hour),有些热衷夜生活和派对的金融精英们,也会在周末的晚上呼朋引伴去酒吧或夜店狂欢。这样的“局”一来为了娱乐放松,二来也为单身的男女青年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所以男女比例很重要。


我被邀请去过两次类似的活动,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结账时永远是在场男士买单,女士免单。道理说来简单,在这个社交场合里,女性是被邀请、被讨好、被关注的角色,她们平衡了由男性主导发起的社交活动的性别比例,男性是受益者,自然要买单。


在这整件事上,现场气氛的好坏、活动内容的安排,都是由男性的视角和喜好出发,至于在场的姑娘观感如何、是否享受,似乎并不重要,她们只要妆容精致地出现在那里,享受免费的派对和绅士风度,就可以了。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如果你参与并享受了这次体验,就应该为它买单;如果你认为是被邀请的、是不情愿的,那为什么要出席呢?


我把问题抛给一位常年穿梭于此类场合的女性朋友,她不置可否地说:“反正从来不让我们女生买单就是了。”


在性别平等意识较强、推崇女性职场竞争力的香港尚且如此,内地的情况更是不难想象。


每次回内地出差访友,一群人吃完饭或唱完K,在场男士买单,已是默认惯例。这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买单场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掏钱,但又非某个慷慨的家伙请客,而是男性帮女性买单,男人之间AA制


我无法忽略这其中刺眼的“性别”因素。换句话说,帮女性买单并非真的意味着“大方”、“绅士”,而是性别面具下无意识的表演:“够爷们”、“男人就应该这样”。



AA制的源起


像绝大多数现代社会的观念一样,AA制并非起源于国内,它在欧美最流行的名字叫“Go Dutch”(用荷兰人的方式)。


“Go Dutch”的说法最早来自于17至18世纪的英荷战争,在这场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争夺战中,擅长宣传的英国人发明了各种词汇去攻击和嘲笑荷兰人。


“Dutch”本身即为一个万能的负面词,可以任意搭配使用,如“Dutch Courage”(荷兰式勇气)意为需要喝很多酒才会具备的勇气,讽刺荷兰人懦弱;相应地,“Go Dutch”是指像荷兰人那样粗鄙、吝啬——跟彼时大英推崇的绅士风度与骑士精神形成鲜明对比。


荷兰人躺着中枪。但这个暗含贬义的表述居然就此流传了下来,甚至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因着荷兰的宗教宽容而有了正面意涵。


时至今日,荷兰人早已接受了“Go Dutch”指代“各付各的账单”(AA制),甚至有些自豪于“荷兰式”(Dutch ways) 所传递出的平等和自由精神。


AA制是伴随着现代社会观念的普及而出现的,换言之,它本就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交活动的特点而设计的。 在有些场合,“Go Dutch”也许显得过于死板,破坏了现场亲密友好的氛围,大家就会提出平分账单(split the bill)—— 不管各自点了多少东西,都把账单给等额平分掉。


而在分餐制的多人聚餐场合,有人想品尝整套菜,而有人只想填饱肚子,一些人喝酒而另一些人只喝饮料,相互之间消费的差额极大,这时候“Go Dutch”就更合理一些。


我曾试着在网上搜索英文世界对于“AA制”的讨论,却很难找到类似“男性该为女性买单吗”的内容。美国问答网站Quora上绝大多数的发帖都指向了一个问题:第一次约会时(first date),是不是该由男性买单?


也就是说,欧美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于AA制的争论焦点只剩下了“第一次约会”的场景 。多个调查显示,一部分人仍然倾向于认为男性作为一段浪漫关系里常规的主动方、追求者,应该继续发扬骑士精神,把第一次约会的账单给买了。


另一边反对的声音也很激烈,认为女权主义跟“免费蛋糕”是不可兼得的——这都到什么世纪了,你还指望男人付钱?(帮女性买单)这是对女性公然的歧视,再一次暗含着男性的强势和“所有权”。


而多数女性认为,“约会时究竟由谁买单”取决于是谁主动邀请的、上一次是谁买的单、这顿饭究竟有多贵等等因素,但她们都认同“性别”不应成为约会时的考量因素—— 哪怕在这个仍不公平的时代里,女性的平均薪酬显著低于男性几十个百分点。


的确,这话题在美国社会仍有争论,但在我看来,哪怕是在约会场景中,“性别”因素也不应再发挥作用。既然都性别平等了,约会时为何还要拿性别说事呢?所谓绅士传统的说辞,也不能再为这套落伍的思维背书,更何况欧美社会自身也仍时刻处于观念的革新和进步中 。



性别福利?还是包着糖衣的性别歧视?


我必须承认,AA制绝非随时随地适用。


在生活中,我会为别人买单,也会掏钱请客 —— 酬谢某个朋友的帮忙、款待远道而来的友人、跟自己的团队聚会、向某个前辈请教问题,或纯粹是给远方的朋友寄份礼物,请多年的老友喝一顿酒 —— 在这些场景中,我的身份是朋友、同事、受益人,唯独不是“男性”。


换句话说,我不愿因为对方的“性别”而买单,这是我尊重女性的方式,也是对自己所信奉的性别平等的实践。


谁来买单实乃小事,跟姑娘们吃饭时买几次单也不会让我们破产。但我所担心的是,买单不只是一项义务,它更从根本上彰显了权力关系。


对女性来说,重要的是:这是“我”主动选择或参与的活动,我主宰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享受快乐,并支付它的成本。在这整个行为中,核心都是“我”,而不是由男性来主导、支配,甚至透过男性买单来暗示女性的支付和行为能力更弱、需要男性关照。


独立地做出决策、自主地实施行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或支付成本,这理应是现代社会成年人共通的特点,跟“性别”又有何干系?


直到今天,从香港的中环到北京的国贸,很多欣然接受“男人买单论”的女性,出入的是最精英的写字楼群。她们的确自己挣钱愉悦自己,买包度假,靠专业能力在职场打拼,在舆论场吊打直男癌和油腻的中年男,宣扬女性的自主和独立意识,憧憬着一个性别更平等的现代社会。


但我所失望的是,在那些更为隐蔽的生活细节里,她们却忽略了性别秩序无孔不入的现实,一边做着独立的现代女性,一边欣然享用着男权社会递喂过来的种种“性别福利。”


社会生活中针对女性的性骚扰,譬如饭桌上油腻中年男性的咸猪手和黄段子固然是明显的“恶”;但就在同一张饭桌上,透过买单这件事所彰显出的带有性别偏见的刻板印象与男性权力,则是更隐蔽的“平庸之恶”——如同裹着糖衣的毒药。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在我看来,一个女性主义者绝非所谓的“女性至上”、“吊打直男癌”,这未免过于狭隘。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女性主义者,TA所主张的不仅是女性应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更进一步地,她也必将反对那些加诸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身上的性别枷锁和刻板印象。


我曾向身边的朋友抱怨说,我真是受够了这套性别秩序,我能否放弃一个男权社会中身为男性的所谓“特权”,同时也放弃男性角色所被赋予的期望呢(I’m out)?


没错,这意味着做一个再也不为在场女士买单的男人,无论这种行为会遭致怎样的争议、误解和嘲讽,付出多大的社交成本。


友人笑说,你这番话放出去,可能会被很多姑娘拉黑。


可我希望坦陈自己所信奉的理念,并亲身实践它,不再掩饰我所寻找、欣赏的是怎样的同类 —— 那些在我们初识时,就希望彼此平等相处的独立女性——如果我主动提出买单,她会用困惑而滑稽的表情看着我说:“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要帮我买单?1910年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01:38 PM , Processed in 0.0287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