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越南用此法帮瘾君子戒毒
凤凰历史 2017.12.01
鸦片(英语 opium 阿拉伯语 Afyūm),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
大约1600年代,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吸烟者。
法国人也用鸦片控制越南人。许多法国人即使自己不抽,但三不五时也会主动作东,呼朋引伴去鸦片烟馆感受一下那种特殊的气味与氛围,可见当时吸鸦片是一种社交活动。
四五十年代西贡的有钱人(特别是华人),宁愿小孩去吸鸦片也不愿他们沾上赌博。他们认为吸鸦片至少还待在家里,而且吸鸦片的花费比起偿还赌债所需的金额要少很多。
图为越南西贡戒毒所内,瘾君子正用减量戒毒法。
事实上,过去吸毒已经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过程,瘾君子并不认为自己很“享受”这一过程,现在,他每吸一次毒都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间隔时间越长,吸毒者就会越觉得自己是在“享受”每一口毒,因为戒断症状比先前更重,毒品带来的缓解作用也就更明显。在痛苦中忍受得越久,他就越“享受”暂时缓解痛苦的机会。
一旦采用减量戒毒法,戒毒者就陷入了十分矛盾的境地。他的想法是,吸的毒越少,他就越不想吸毒。事实则正好相反,他吸的毒越少,戒断症状就越严重,他对毒品的饥渴也就越迫切。\n事实上,减量戒毒法只会影响戒毒过程,延长戒毒者的痛苦。一旦减量戒毒失败,戒毒者的心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对戒毒彻底绝望。
承受过这样的打击,他至少要再过二年才能重新鼓起勇气戒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