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2

[男女之间] 知乎好问题:恋爱和婚姻中,有哪些残酷的道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6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乎好问题:恋爱和婚姻中,有哪些残酷的道理? 

2017-11-16 沉思的知乎君 知乎日报


题图:Before Midnight


杨千嬅 - Meridian


在追求、恋爱乃至婚姻中,有哪些残酷的规则或规律?


知乎机构号:KnowYourself(800+ 赞,收录于知乎圆桌)


来贡献几个心理学告诉我们的,那些亲密关系中不太能被我们接受,却又真实存在的规律。


1. 一见钟情真的看脸。


人与人之间的最直接的相互吸引,大多来源于外貌。人们对于外表好看的人总有一种「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不论是在职场、朋友、Pao 友、还是婚姻中。


更重要的是,「看脸」并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对那些成年人眼中的姣好面容就表现得更加有兴趣(Gosline,2004)。


2. 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对的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一直没有谈恋爱是因为我还在等那个对的人。」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与你完美契合的「对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完美契合是不存在的。比如,即便两个价值观上大体相似的人,双方仍然也会在具体事件上的看法不一,世界上不会真的存在「我总是什么也不必说,Ta 就什么都懂了」或是「无论我们谈论什么,Ta 的想法总是与我一致」。


不仅如此,双方契不契合很可能是一种流动的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及环境变化,双方在价值观、个性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改变,这就可能使得某些一开始契合的东西变得不契合,而那些一开始不契合的东西变得契合。


当然,也正是这种流动性,使我们有可能与一个不完全契合的人,通过磨合而逐渐变得更加契合(Dainton & Aylon, 2002)。


3. 大脑告诉我们,「爱情」与「性欲」可以是完全分开的


神经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性冲动与爱意会调动大脑的不同区域,简单来说,被性欲冲昏的大脑状态(后脑岛)与被毒品控制的大脑十分相似。


而表达爱意时,被调动起来的大脑区域则是引起你愤怒等情绪的区域(前脑岛)(Cacioppo,2013)。所以,一个人可能真的存在「只想睡你,并不爱你」的情况。


4. 「不来电」是培养不出爱情的


很多人会为了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而忽略「不来电」这种生理吸引的缺乏。他们会说「慢慢的感觉会培养出来的。」不,不会的。


不要指望慢慢培养感觉,「感觉」这个东西,在关系的早期就能非常容易地被注意到的。一个拥抱,牵一下手,甚至只是闻到对方的气味,就会显然感受到。你根本不需要去「思索」自己对一个人有没有感觉。


虽然有化学反应不一定就是真爱,但如果没有化学反应的感觉,爱情显然也并不存在。


5. 即使是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也在相处中有无数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冲动。


爱情并不是持续稳定的状态,而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


当我们说出「我会永远爱你,以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现在这样爱你」这样的话,真的只是我们的美好幻想。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爱都是不连续的,断开的,即便是最相爱的情侣,也会有「想要掐死对方的时刻」(Fredrickson, 2013)。


所以,当你偶尔对伴侣感到厌恶,或是感到了伴侣对自己的冷漠,也不用对这段关系完全失去信心或是觉得「这就不是爱情了」,毕竟,爱的感受发生在一个个瞬间里,也就意味着它有可能在另一些微小的瞬间中被磨灭。


6. 凡是令你虚弱的,都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面孔有很多种,从来就没有通用的判定方式,但是有一种感情一定不是爱情。真的爱情和其他好的关系一样,应该是一种增强力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削弱力量的过程。


而有时,在一段令自己感到虚弱的关系里待得太久,一个人甚至会忘记自己有离开的力量。


7. 所谓的「唯有你是我的精神友伴」可能只不过是你被「备胎」了。


很多备胎,真的都不知道自己「被备胎」了。一个典型的「备胎迹象」就是,你的这位「精神恋人」,Ta 有现实中的伴侣,你们可能没亲过吻、没牵过手,或没上过床,但是一起看电影、坐在公园长凳上聊家庭、侃读书、谈人生。


虽然你知道对方有恋人,但你深信自己(而不是 Ta 的男/女朋友),才是与对方有精神交流的人,并感觉对方也是如此认为。


事实是,这种情况下你要额外警惕,你是不是被备胎了。毕竟,研究证明,备胎的数量在单身者与非单身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不同(Dibble, 2014)。


8. 亲密与欲望是一对天生的敌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心理学家说,亲密是来自「having」的状态,而欲望是来自「wanting」的状态。更诗意地说,亲密是一种「at home」的感觉,而欲望则指向某个未知的彼岸(somewhere unknown)(Perel, 2006)。


一方面,想要维持长久的关系,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安全感和确定感,而另一方面,欲望则是一种和神秘未知相关的体验。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承认的事实或许是,你们从未真正「拥有」过对方,放弃那些对安全和稳定的幻想。


知友热评


凡试图总结爱情规律的现实感情,最后都会被总结死亡。


Sophia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友:梁鸿儒(200+ 赞,知乎编辑推荐,收录于知乎圆桌)


作为家庭治疗师,我会从家庭治疗和人际互动的角度去回应这个问题。


代际模式家庭治疗的鼻祖(multi-generation family therapy)Murray Bowen提出:自我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 of self)相当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虽然这样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一段好的关系。


1、「自我分化程度」是什么?


根据 Bowen 在《Family Evaluation》里面的描述,自我分化程度是指在个人内在层面分辨理智与情感的能力 以及在人际层面分辨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在内在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


理智是指在建立在现实层面对外在情况的认识与分析之后采取行动(take action),而情绪则很可能是我们在过往的经验上所形成的反射性行为(reaction),是非理智的;


反射行为是人类很基础的一种行为模式,在危机面前,基本上可以总结为 Fight or fleet 两种快速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


内在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可以认识到,我现在遇到的是一个新的状况,虽然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进行判断,但是也存在未知的可能性,我现在的做法可以让情况变得比以前更好;


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


在人际层面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要通过消灭差异来达成亲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的相处,就会允许存在个体的差异,并商议我们怎样在保持差异的情况下相处,接受相互的影响与交流,并共同创造出新的和谐,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我个人的理解,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先生在《三体 2:黑暗森林法则》里面的一段描述就很适合去表达自我分化这个概念:(当两个文明相遇的时候)


  •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


如果将上文里面的「文明」换成「人」,就可以看见到:(当两个人相遇的时候)


  • 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

  • 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认为本人是善人还是恶人

  • 一个人不能判断另一个人是否会对本人发起攻击

  • 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人无法判断另一个人判断自己对TA是善意或恶意的


那么自我分化程度高的表现是什么?


「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翻译到人际互动就是:


人与人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人际互动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人的个性,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自我分化程度低,就会在差异面前感到被消灭的威胁,要么逃离关系,要么主动出击去消灭对方的个性来保存自己排除冲突,但同时,也排除了两个人用各自的经验去互相学习和丰富的可能性,关系被维持在一个不能成长的状态;


在亲密关系的情景下中就会表现为:


结为伴侣的两个人,以及两个家庭(跟来自两个星球的两种外星人有时候没什么太大区别)在处理冲突的时候,是只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就立刻做出脱离关系(fleet)以及指责对方(fight)的行为?


还是可以花时间在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区分什么是自己的应激反应,什么是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与对方保持沟通的,共同商议可以怎样处理冲突。


举个现实生活里面的例子:


一个广东渔民的儿子带在大学认识的来自西北的女朋友回家见父母,男方父母准备了大量生猛海鲜招待,西北姑娘吃鱼少,吐刺的时候各种尴尬,还有很多肉粘在鱼刺上就吐出来了,男孩的妈妈心想这姑娘好像不太节俭娇生惯养阿,是不是被家里宠坏了?然后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要吃亏,脸色就不好了;


姑娘不明所以,但为了缓解尴尬,积极地将一条吃了一半的鱼翻过来,夹了一大块鱼肉给男孩的妈妈,爸爸多年出海打鱼迷信翻鱼会翻船,虽然他心知西北姑娘可能不知这个习俗,但是多年以来的习惯还是让他第一反应有点黑脸。


本来就紧张的姑娘特别留意到这个瞬间,顿时心生委屈,接下来整顿饭的时间都闷闷不乐,心里还怪男朋友没有发觉自己的不愉快。其实男孩早就看见了女友脸上的不快,只是摸不清她内心的来龙去脉,然后也怪女朋友怎么在自己父母面前怎么不给点面子开心点。


结果这一顿饭吃下来,四个人都闷闷不乐,女孩打电话回去给自己父母诉说心里的委屈,她的爸妈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女儿是不是被嫌弃了,爸爸看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受委屈,打电话给男孩,教育了他做男人应该大度大气的人生道理,男孩觉得莫名其妙,口服心不服地憋了一肚子气。


在这个例子里面,每个人都出于友善希望去增进关系,但对善意与敌意的判断标准又各有差别,都做出了外显的情感反应,但是却没有去言语化地交流这其中的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产生这样的感受和反应的原因,于是一些差异却引发了更大的分歧,造成关系的进一步冲突和疏离。


面对差异但是又要维持关系,于是就会通过三角化(triangulation)来维持关系:两个人自己不能处理矛盾的时候,就要找第三个人来维持,例如,为了维持婚姻而生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伴侣之间的冲突。


在伴侣的关系里面,涉及到角色的分配,义务的承担,情感的表达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在这样的冲突里面,区别目前的客观事件与个人感受不一定一致的内在分化能力,以及分辨人际间的差异与建立亲密善举可以同时存在的人际分化能力,就是 Bowen 所讲的自我分化水平的表现了。


2、为什么自我分化程度相当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


分化程度相近,意味着双方排除差异的需求,在矛盾面前情绪化的程度以及应对矛盾的方式是相似的,对关系的压力的耐受程度,对于三角化的需求也是相似的。


例如一对夫妻关系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的困难,我们抽象画表达为「困难模式」时,他们两人都没办法解决了,丈夫希望通过生孩子来让太太忙孩子的事情而少点计较自己的陪伴不足的问题,或者太太怕丈夫因为与自己的感情疏远而离开家庭,希望通过生个孩子来让丈夫多点回家。那么双方虽然目的不同,但是行动上却达成了一致:通过孩子来维持婚姻,减少冲突。


我并不是说这对夫妻自我分化水平高或者低,而是想说,他们在决定通过孩子来维持婚姻之前,都通过两人的努力达到了关系上的和谐,只是可能出现了新的情况,他们暂时没有办法通过两个人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了,所以才会做出三角化的行动。


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相处以及观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Ta 应该是能够学会处理「困难模式」之前的那些冲突的,但是如果 Ta 与恋爱对象或者婚姻对象要面对「困难模式」或以上的「地狱模式」难度的冲突的时候,可能就要进行三角化来维持关系,或者脱离关系来处理冲突了。


但是,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就去去学习更好地处理冲突和关系,提升自我分化水平,成为更好的伴侣。


3、怎样提高自我分化水平可以提高吗?怎样提高?


当然是可以提高的,答案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回到刚才西北姑娘见家翁的故事里面。如果成员都有个共识: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表带善意的举动也可能是有可能带来伤害,而且差异会带来误解的话,可能大家在理解他人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感受之外,多了一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的理解有偏差吗?我根据这有偏差的理解所做出来的结论与事实相有怎样的联系?


那么,有很多的预先假设,都可能会被解释,文化上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才有机会被看见,外化成一个可以被谈论和应对对象,而非立刻对对方的否定和拒绝。


例如,西北姑娘不会吐刺其实是不妨碍吃鱼的,也不代表娇生惯养,除了学习吐刺,也还可以通过买不同的鱼和不同的烹饪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了。


Bowen 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很多心理公众号都有写过了,这里简略列举一下):


  • 澄清事实的不同视角可能存在的观察偏差与并区分事实与感受;

  • 区分自己想法与他人的想法,区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认识到,别人又可能完全不能理解是怎样想的,允许在亲密中有独立的个性,用「我本位」(I-position)进行沟通:我观察到什么 + 我怎样理解 + 我有什么感觉,再去商量怎么办;

  • 先处理感受,再处理事情。


最后是我的个人建议:


1. 尽力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明辨自己的感受;


2. 真的要三角化个谁来处理关系的冲突的时候,就去三角化一个专业的家庭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吧,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让你们一起提高应对关系冲突的能力;


我特别喜欢《爱在黎明破晓前》女主的一段独白:



世界上如果有什么魔法,一定是尽力了解某个人,并与之同甘共苦。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谁在乎呢?答案一定在尝试之中。


If there's any kind of magic in this world, it must be in the attempt to understanding someone sharing something. I know,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succeed, but who cares really? The answer must be in the attempt.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子女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为什么?怎么办?


知友:小轻(100+ 赞,知乎编辑推荐,收录于知乎圆桌)


是的。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存在,但并非不可改变。


不谈理论,只说从临床上和生活中看见的例子观察,不只是婚姻,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父母的观念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子女有影响。


我们都是小猴子。见样学样儿。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晚于西方国家。但是我们有许多古人留下的智慧言辞都折射出心理学的思想。


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上行下效,源清流洁,都是从不同角度说生长环境和榜样对于人的影响深远。


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你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理念和行为模式。


父母之间的互动和对彼此的观念,会影响到你对于男人和女人的观念。


父母对待你的态度,会影响到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与自己相处。


父母跟他们的社会交往、朋友亲戚的关系,会影响到你的交友方式与社会行为。


父母的人生理念会影响到子女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他们如何相处,他们之间是爱护敬重的关系,还是剑拔弩张的关系;他们彼此欣赏还是彼此鄙薄;他们什么都能谈还是经常冷战;林林总总,不管认同或者厌恶,尽管成年后我们有意识地努力避免,在亲密关系中,或多或少,这些影响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


他们的行为和观点,会在我们心里种下种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这些规则会从幼年时期起就铭刻于心,渐渐变成我们自己信奉或者恪守的原则。比如殴打家庭成员是否合理,比如婚姻是否是可以被打破的。


有的夫妻起冲突,吵得再厉害也不会动手,咬着后槽牙最多也就是摔个盘子;而有的夫妻,一些小事儿就可以大打出手,完全无法控制,心里也觉得无需控制。


这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知道的,是清楚的理念和原则。但更大更深远的影响和概念躲藏在潜意识里。这些概念会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传达出来,自己基本上很难意识到。


举一个假设的例子。假如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努力、勤奋、强势、喜欢挑战权威,为丈夫和子女包办生活的一切事宜;父亲善良、沉默、性格偏弱、有些怕事儿。


他们的女儿从小视母亲为生活榜样,同时在母亲的呵护下基本没有发展出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母亲对父亲有诸多毫不掩饰的抱怨和极端侮辱刻薄的指责,女儿从小就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认为父亲懦弱、不像个男人、生活习惯差、上不得台面,认为母亲生活得非常辛苦而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


成年之后,女儿的情感关系发展非常困难。她总是对男人有很高的标准,容易看见男人们的不完美和弱点。开始的时候男孩子爱她,但是相处非常艰难,要忍耐她的各种挑剔和指责,在她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个 loser。


她的心和她的行为都紧紧地跟母亲绑在一起,面对这个世界剑拔弩张,戳伤亲人也伤害自己。她也充满困惑,不能理解什么自己总是充满了愤怒,不理解为什么一段一段的恋爱,都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跟每一个爱人在一起的时候,她都不自觉地会像母亲对父亲那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情感上毫不自知地忽视,认为自己的不快乐都是对面这个人的错。面对生活和婚姻,她沮丧万分,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这一切却还是一团糟糕。


童话里的结尾都是王子与公主结婚了,从此 happily ever after。可是真正的困难,往往结婚以后才刚刚开始。每个人人格的弱点和家庭的影响,都会慢慢曝露无疑。婚姻誓言在日日夜夜的生活战场中受到考验。


再说说标题的后半部分,怎么办。


如果当事人认为婚姻或者亲密关系中一切的冲突和困难都是对方的错,那基本上就不太有办法。


如果当事人在冲突之后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两人之间的关系,认识和分辨出父母对于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行为的影响,能够逐渐厘清在亲密关系中自己真正的需要,并且能表达这种需要,与对方逐步建立良性沟通的模式,那这些来自于上一辈的影响慢慢就可以逐步退居二线。


就好像家庭给了我们一副绿色的眼镜。日夜带着这个眼镜,我们眼中的世界都被额外加上了一层绿色。在过去,你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绿色的;现在,一旦你认识到自己鼻梁上架着这样一副眼镜,那么尽管无法立刻取下它,但是至少你可以开始思考,去掉这一层绿色,世界究竟是什么颜色。


生活中很多人的做法是对父母的榜样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对夫妻。妻子的父母是常年争吵不休。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受到很多伤害,发誓自己将来的家庭绝对不要有任何争吵。她也做到了,结婚五年,从未发生过一次口角。她的理念就是「假如争吵,不如离婚」。


但是形式上的平静并不能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回到我们上面那个假设的例子,假如这个女儿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绝口不批评对方,也许可以维持这些关系更长久一点,可是离真正的快乐和亲密还远。


最后用一个曾经听过的故事来结尾吧:妻子做鱼总是从中间将鱼一斩为二。丈夫有一天实在是忍不了了就问她为什么不能做一条整鱼。


妻子很困惑「我也不知道……没注意过……可能因为我妈就是这么做的吧!」于是女婿跑回岳家去咨询丈母娘,鱼一斩为二是不是什么特殊的家庭秘籍呢?这样做出来的鱼会额外地增添风味吗?丈母娘听了女婿的问题哈哈直乐:「因为我家原来的锅太小!」


知友热评


父母的潜移默化总会对子女产生影响,不是相似就是反差。


徐柚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05:54 PM , Processed in 0.0324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