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0

[百家杂谈] 张明扬:成为武林高手的三天速成大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明扬:成为武林高手的三天速成大法 

 2017-11-02 张明扬 大家


在《天龙八部》中,有三个人都是靠看看图画才成了顶级高手。


段誉生平最讨厌武功,对祖传的一阳指不屑一顾,为了逃避练武愤而离家出走。但在流落江湖途中,他却学会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


若不是在无量山中被神仙姊姊做模特的那些美女画卷所吸引,段誉这个厌武症患者又怎么会去用心学画面感十足的凌波微步。


虚竹虽说有一身被“强灌”的逍遥派内力,但学武资质实在有限,被当面指点的天山童姥骂成“蠢才”。直到他进入灵鹫宫石窖,看到了石壁上的武功图谱,方才迎来他人生第一次的武功系统学习,随之功力大进,成为了真正的高手。虚竹并非那么蠢笨,只是没有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法罢了,对他而言,图像是比顶级高手天山童姥还要好的老师。


电视剧中的段誉(左)、虚竹形象


游坦之的习武经历更是奇特。他无意中得到了用梵文写作的《易筋经》,他虽不懂梵文,但机缘巧合之下却因为涕泪并流看到了“湿时方显”的图形。游坦之跟着书中僧人的练功图像亦步亦趋,既解了阿紫赐给他的致命虫毒,也成了一线高手。据说“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看字不看图,到老一场空。


段誉虚竹游坦之的功力未必是《天龙八部》中最高的,乔峰慕容复扫地僧这些顶级高手的武功或是来自师傅手把手的教授,或是来自文本秘籍,但无论他们的功力如何惊人,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是通过经年累月的苦练方有高手之地位,而段誉虚竹游坦之这三位“图画派”的,却都是在短时间内有如开挂一般功力便突飞猛进,进阶的效率远远高于“文字派”的。


在《笑傲江湖》中,除了《葵花宝典》(《辟邪剑谱》)及独孤九剑之外,另外一种表现很突出的武功也是显于图像——刻于华山思过崖石壁内的“五岳剑法”及“反五岳剑法”。令狐冲第一次看到后,顿有万念俱灰之感,“霎时之间,他对本派武功信心全失,只觉纵然学到了如师父一般炉火纯青的剑术,遇到这使棍棒之人,那也是缚手缚脚,绝无抗御的余地,那么这门剑术学下去更有何用?”


漫画《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形象


在书中的最后部分,岳不群还利用石壁图像将嵩山衡山泰山三派弟子吸引至此,三派自相残杀几近全派覆没。


足以与少林武当分庭抗礼的五岳剑派及赖以立足的剑法,就这么轻易的被石壁图像给毁了。


在《侠客行》中,侠客岛的二十四座石室刻有李白《侠客行》一诗及其注解。成为了武学的终极奥秘所在。无数的有文化的武林高手为了破解奥秘,抛妻弃子废寝忘食皓首穷经不能自拔神智不清,但费数十年光阴也未能窥其堂奥。


直到不识字的石破天上了岛,他目中所见都是一把把形态剑势剑意变幻万千的利剑,所有的文字毫无实际的意义可言,麦当劳就是“金拱门”。他顺着字形剑势看去,内息自然而然随之流动,“他游行诸室,不识壁上文字,只从图画中去修习内功武术”。在一间刻满“蝌蚪文”却无人识得的石室里,石破天看到的却是“经脉穴道的线路方位”。


梁朝伟扮演的石破天


照着刻在石壁上的图形手舞足蹈了一番,只看得懂图的文盲石破天就练成了无上神功,这让那些花了几十年像研究训诂红学一样研究《侠客行》注解的武林前辈们情何以堪。


在江湖的知识传承中,口口相传现身说法自然是授徒的最佳的方式。但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等于是将所有的期望寄托于师傅的无私与个人能力身上,大概率是将武学逐代在“半衰期”中耗散。


比如,在《连城诀》中,用心歹毒的戚长发把《唐诗剑法》蓄意讹传为“躺尸剑法”,其中的种种招数名称也改成谐音字或同声异形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变成了“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女儿戚芳和徒弟狄云又怎么可能学到顶级功夫。


有时候老师是好人也没有啥用。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却教出了武功勉强算得上二流的全真七子。据说王真人比较重视对徒弟的修身养性,相对没那么重视功夫,资质最高的丘处机反而最不受宠。


除了口口相传,同样经典的江湖知识传承是依靠文本研读,也就是自学武功典籍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的确很多高手都是依靠自学课本走向巅峰的,比如少林寺藏经阁里的扫寺僧,广学各派武功典籍的慕容复,偶得《九阳真经》的张无忌。


但问题是,我们是不是高估了江湖中人的普遍文化水平了。1949年建国时,中国的文盲率是百分之八十,而识字的人之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在中国古代,这一情况只会更糟糕,很可能长期徘徊在10%上下。马东老师的观点比较激进,在那期有名的《十三邀》中告诉许知远,“我们一直忽略了一点,在不久之前(古代),中国的识字率一直没有超过5%”。


无论是5%还是10%,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还包括了大量有志于科举的职业读书人群。而在重武轻文的江湖中,识字率在理论上比这些平均数字更低。毕竟,像段誉这样家世和教育背景的武林中人又有几个,就像欧阳克,别看每天拿个扇子招摇过市,说文化水平有多高也很难说。


因此,尽管金庸没有明确点名,但像石破天这样的纯文盲在武林中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你能让一群文盲去读《九阳真经》和《葵花宝典》?


退一万步说,即便假定江湖中人识字率很高,恐怕大多数也只是和凉山格斗孤儿一样粗通文字罢了。要知道,大多数武林秘籍都是喜欢走哲学风,极其难懂。比如《九阳真经》里都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样特别有意境的文艺段落,江湖糙哥小侠们除了不懂装懂还能怎么办?


似懂非懂的代价有时是很惨烈的。陈玄风梅超风夫妇在自学《九阴真经》中的“九阴神爪”时,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比较差,“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中的“摧敌首脑”本意为攻敌要害,却被这对夫妇教条主义地机械理解为练功要插人头盖骨,到处抓活人练功,把好好的“九阴神爪”练成了“九阴白骨爪”,最后直接导致了陈玄风被杀梅超风眼睛变瞎。


同样是《九阴真经》,郭靖黄蓉给了一个错乱文字版给到了欧阳锋,老毒物缺乏校勘学的修养,跟着修正主义的文本苦练,结果把自己练成了神经错乱不知道自己是谁。


思来想去,只有图像才是江湖上武学知识最靠谱最保险的一种传承方式。有图才有真相,有图才有速成,有图才不会练到走火入魔,有图穷孩子才能突破武林世家的阶层固化。


电影中的“武功秘籍”


没有图像,段誉就没有习武的兴趣;没有图像,不懂外语的游坦之便无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武学文明的优良成果;没有图像,虚竹只是一个被人逼着“传承”却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行尸走肉;没有图像,文盲石破天说破大天也没办法完成武学知识的弯道超车。


武林之外,还有更大的武林。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除了口头传播,图像也是史前神话传承主要途径。原始神话图像是人类早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神话与诸神描绘在神庙的壁画与装饰中,中国的史前神话以图像的形式保存在《山海经》和《天问》中,佛教以壁画和造像的形式保存在敦煌和云冈的石窟中。


鲁迅小时候最渴慕的书就是绘图版的《山海经》,那时候叫“绣像”,“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令狐冲在思过崖山洞看着石壁上的图像练剑,你在《笑傲江湖》的漫画中看着令狐冲练剑;段誉在无量山中看着美女画卷练凌波微步,你在《天龙八部》漫画中看着段誉步步生莲。


文字与图像,皆是武学;文字与漫画,都是金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3 09:39 AM , Processed in 0.0650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