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9|回复: 0

[电脑数码] 欲望催生的技术疯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望催生的技术疯狂 

 2017-10-30 李斐然 人物


程序员们会紧张得全员穿上红内裤,不管是不是本命年,集体辟邪。他们还把关公像打印出来,摆在办公室中央供奉,在这天晚上挨个给关公递条烟,送瓶旺仔牛奶,献上各式果盘,祈求保佑。显然,焦虑已经让他们不知所措了,没有人记得为什么一个技术团队要去拜古惑仔才供奉的关公,反正不管是谁都得拜,「这是我们对于技术的一种敬畏」。





文|李斐然

编辑|金焰




现代人看似漫不经心的琐碎生活里,藏着难以捉摸的迷人真相。统计显示,世界上有超过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其中中国用户数量全球第一,高达13亿。人们平均每天要在手机屏幕上滑动2617次,这个动作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在通勤的地铁上,在乏味的饭局上,在睡不着觉的晚上。23%的受访者甚至说,他们平时会抱着手机睡觉。


但有一个夜晚,抱着手机睡觉的人远远超过这个比例——11月11日零点,无数人会同时捧着手机,不断点击购买,下单支付。因为就在这一天,阿里巴巴旗下购物网站会联合在线店铺举办打折促销活动,举办一个叫做全球购物狂欢节的消费节日。


蚂蚁金服副总裁、负责技术架构的胡喜说,每当11月11日零时到来,访问量和交易量会比日常高三倍,而这个数字随着逐年双十一的到来疯狂倍增。2016年11月11日零点,超过12万人同时发起支付,准备买单。52秒后,他们就买走了价值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商品,而当这一天结束,来自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参与了这场疯狂抢购,一天之内总计花掉了人民币1207亿元。


从登陆到支付,手指滑动速度最快的人只需要3秒钟。不过,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3秒钟,造就了难以想象的疯狂场景。世界很有可能就因为人们指尖下的3秒钟,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在胡喜所在的技术世界里,疯狂的消费狂欢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革命。原有的传统金融交易系统在人类蓬勃的消费欲望面前不堪重负,蚂蚁金服工程师们不得不寻找移动支付的更优解,挑战技术极限。这个疯狂的午夜,不仅上演着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也是技术突破光速和能源限制的战场,而现在,它更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较量——未来能够成为什么样,全在你的手里。


从结果上来看,改变已然到来。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迅速增长,2016年已达68%,而这个数字在2013年只有25%。2016年,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


但是,对于生在琐碎日常里的人们来说,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还是会每天花超过5个小时对着屏幕,上上下下翻阅着琳琅满目的信息和商品,享受一次又一次3秒钟满足消费欲望的乐趣。只是不要忘了,造就了技术大变局的人,其实就是此刻屏幕前,正在滑动手指的你。


2016年双11,支付宝技术保障天团在战果前合影


 

不要小瞧了人类欲望

 

胡喜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蚂蚁金服副总裁,长期负责技术架构,但在过去9年里,他从来都没在双十一的时候买过东西。


很长一段时间里,看着日历上的数字越来越接近11月11日,他都会无法克制地焦虑,丝毫感受不到任何购物的乐趣。这种焦虑感在整个办公室里蔓延,特别是到了11月10号晚上达到顶峰。程序员们会紧张得全员穿上红内裤,不管是不是本命年,集体辟邪。他们还把关公像打印出来,摆在办公室中央供奉,在这天晚上挨个给关公递条烟,送瓶旺仔牛奶,献上各式果盘,祈求保佑。显然,焦虑已经让他们不知所措了,没有人记得为什么一个技术团队要去拜古惑仔才供奉的关公,反正不管是谁都得拜,这是我们对于技术的一种敬畏


这一天的技术的确是令人敬畏的,更准确地说,是这一天的技术崩溃令人可畏。11月11日意味着单身光棍节、购物狂欢节,但它同时也代表了一场主题为支付宝怎么又崩溃了的午夜投诉大会。


这场技术黑洞从2009年开始,不过那时候,人们对于即将到来的疯狂一无所知。筹备第一次双十一活动时,这还只是一场为了没有名气的淘宝商城搞的线上促销活动。那年11月10日晚上,还在西湖国际办公的阿里巴巴只有十几个人留下来为这场活动加班,技术团队则全都下班回家了。没有发布会,没有预热活动,没有赛马机制,没有倒计时,更没有明星大腕前来站台,整个办公楼里只有十几个人守着,等待第一次活动。


午夜一到,人类的消费欲望就展示出了自己的威力。不断售罄的消息纷至沓来,商家因为采购订单源源不断,订单打印机过热,烧了起来;客服电话也因此打爆,连楼下的保安都被临时叫上楼来,充当工作人员帮忙接电话。


这一夜的人类消费欲望,最初却被技术团队低估了。2010年,支付宝的技术团队为双十一规划了富余一倍的系统容量,在他们的概念里,买东西的人比上一年多一倍,这已经是能想象到的消费增长极限了。就算零点业务量激增,等到白天,买东西的人就会散去,一倍余量一定够用


然而正确答案是,人性欲望没有上限。2010年11月11日零点刚过,支付宝业务就已经瞬时高出日常三倍,整整一天,这个高峰值始终存在,仅仅富余一倍的系统容量绝对不够用。这成了现任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的噩梦。他带领的团队花了一整天时间,到处倒腾业务资源,通过砍掉相对不重要的业务资源,弥补核心交易系统。直到双十一当天最后30秒,程序员们还在疯狂杀程序。当他砍掉最后一个会计应用的时候,距离系统崩溃的倒计时只剩下4秒钟。


谁都没有料想过这样的未来。刚进阿里的时候,程立为每一笔交易设计唯一序号,他设计了8位数的交易号,以9999万为一级。在他那时候的想象里,这就是中国人购买力的顶峰。


当时的程立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他甚至还曾信誓旦旦地放出话来,我在支付宝的有生之年,这个(交易号)是不会用完的。


但是他小瞧了人类的欲望。2012年双十一前,工程师们就发现,只要交易再猛一点,交易号就不够用了。现在支付宝的交易号已经升级到了百亿级别,但如今已经没有人敢说,这是不是消费欲望的极限。


低估人性欲望的结果就是一年一度的深夜痛骂支付宝大会——臣妾买不到啊!抢不到优衣库,全赖支付宝!见鬼的页面无法显示,我熬了大半夜,你就让我看这个?劲爆大片《打不开的支付宝》、《无法显示的页面》、《消失的商品》正在全国上演,无需买票,满屏皆崩溃,尽在淘宝,尽在双十一!


11月11日零点瞬时涌入的海量交易订单造成了系统崩溃,这是技术人员完全没有料想过的计算能力极限。他们只能一边抢修崩溃系统,一边发出崩溃通知:对不起,系统异常,请稍等19秒再刷新页面……


只不过,让一个大半夜杀红了眼的抢购者拥有耐心是不可能的。胡喜曾经大致计算过,用户对于一个系统错误的最大忍耐极限只有30秒。如果30秒之内还没有解决,他们就会离开页面,放弃支付。而这种忍耐度会在11月10日的午夜锐减,哪怕是百毫秒的系统抖动,都有可能被人察觉,引发对稳定性高度敏感的用户发脾气。这对于仰仗于用户停留的应用是致命的。


阿里巴巴CEO张勇管它叫做双十一带来的技术珠穆朗玛峰在零点那个紧张的程度,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蹦极的体验,瞬间订单量爆棚的体验,自己要去征服它。他说。


关二爷,请受我们一拜



对抗极限

 

最大的难关是:应对零点的疯狂。


在11月11日零点到来那一瞬,所有抢购的用户都有可能立即发起交易或是支付。这就好比购物广场零点开门营业的瞬间,所有人涌向收银台。


在支付宝统计的双十一零点交易峰值图上,这是一条逐年径直向上攀升的曲线:2010年零点瞬时并发交易量峰值只有500,这意味着每秒钟有500人能够顺利进入结账环节,从第501位用户开始就需要排队等候。这个交易峰值在2011年增长三倍,到了2016年的双十一,能够同时进入结账环节的用户数量,达到了每秒12万人次。


这就是无限膨胀的人性欲望,给人类技术出的难题——什么样的系统设计,才能满足这个黑洞般的消费世界?


一种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增加收银台。传统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常见的IOE架构——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这是一种集中式强大单点的架构,它就像是一个造价昂贵的强大中央收银台,稳定且可靠,但处理能力有限。想要接待更多客人?那就要花超过500万美元每台的价格购买更多的中央收银台,所以,这也将是一个花费天文数字的解决方案。


除了昂贵,这种对策也很浪费,为了双十一当天峰值状态采购的机器,在日常业务中根本用不上,没有它们,熬不过去双十一;双十一一过,它们都白瞎了


更可怕的是,这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架构。所有核心账目都存在一处,一旦发生故障,只能眼睁睁看着消费者一个个抱怨着离开。


在双十一峰值的刺激下,阿里巴巴开始放弃这种中央集中式的强大单点,开始去IOE。2013年,整个系统完全转换成云计算方式,并逐步优化。他们试着尝试一种新的对策——分布式异地多活的弹性架构。


这种分布式的架构有一个最核心的设计前提:用最常见的PC服务器,满足存储数据的最低硬件要求;用最缜密的逻辑关系,满足金融交易的最高可靠性要求。这就好像是拆掉了高端的中央收银台,换成了分散在商场各个角落的无数小型计算器,每台计算器虽然不如单一的中央收银台高端厉害,但个个都能记点帐,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统筹全局的力量为分散在各处的计算器设计了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它们互为补充,互相备份,从全局上保证了运算可靠,因而任何单个计算器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盘生意。这就是这种架构中最核心的云计算能力。


2016年是弹性架构,50%(的业务)放在阿里云上,50%用自己的机器。今年又不太一样,我们55%还是在阿里云上,25%是自由的,但是剩余的20%,我们放到离线机群。胡喜说,这就是今年的技术革新——离在线混布。


具体地说,在线机群性能强大,每秒钟能读写数万次甚至数十万次,但是离线机群日常处理分析任务,读写能力差远,每秒最多读写数百次。这就像是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部队里,既有黄埔毕业的战斗精英,也有小士兵。好处是,小士兵虽然没法像精英那样以一敌百,但还能处理力所能及的任务,且人数众多。所以,这种离在线混布的设计最核心的优势是,能够在瞬时并发交易量激增的时候,最大化使用可调动的所有资源。而这一切都依靠于准确的上层容量调度算法,实时评估,快速部署,在瞬息万变的交易中完成海量计算。


胡喜说,这就是他们对于双十一难题提出的对策,很可能是世界最前沿的技术设计。分布式(架构)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分布式还能兼容,必须接受更高的挑战,而兼容过程中还要使用离线资源,把从来没有想过的资源合并一起,提供一个最高级别在线能力。他说,我感觉,我们就是在不断刷新科技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这个不断改变的科技世界里,人性欲望带来的难题让技术能够抵达的终点一步步攀高。胡喜预估,2016年支付宝系统原则上能够应对每秒16万人同时在线交易的峰值,而今年投入同样的成本,跑出来的系统容量至少是去年的两倍以上


今天还有一部分人,一直认为阿里巴巴是电商公司。其实我们心里早就不把自己定义成电商公司,我们是一个数据公司。我们的核心理念是电商、金融、物流、营销。所有这些经济行为都是产生数据的行为,而我们作为一个数据公司,利用数据引擎,通过云计算,把它产生的数据价值反哺到刚才说的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的推广中去,形成一种环流。张勇说,「数据跟其他资源最大的不同点是,其他的资源是越用越少的,唯独数据是越用越多的。电用掉就用掉了,水、油、煤炭都是这样,唯独数据这种东西,进去数据出来还是数据,所以它带来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循环可能性,带来了巨大的奇妙的发展空间。


2013年双11期间,程立(右三)、胡喜(右一)亲自上阵排查问题,保障双11剁手丝般顺滑

 


挑战想象力

 

在支付宝的办公室里,改变也正在发生。打印的纸质版关公像已经被替换下来,在经历了一个容易被弄坏的木制关公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开过光的铜质关公像。


虽然今天他们依然说不出为什么要拜关公,但是胡喜说,摆在这个技术团队办公室的吉祥物也必须及时更迭才行,跟系统一样,不断升级


不过在这里,改变最剧烈的其实是想法——在这个消费时代,技术应该造就怎么样的未来?


对胡喜来说,曾经那个崇尚集中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没有一个强大的单点中心能够成为英雄。在消费主义几近鼎盛的现实面前,没有任何一种集中式的架构能够满足当下正在不断膨胀中的核裂变数量级的消费力。唯一的对策是那些看似寻常的个体,用强大的逻辑关系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让它们发挥无穷潜力,互为替补,互为备份,互为冗余。


这种逻辑其实和淘宝本身的设计初衷一模一样——当你想要购买商品,过去你只能选择去一个集中式的购物中心,所有的商品都集中在同一栋楼里,但网络打破了这种界限,好东西可以分散在全国大小城市的小店铺里,它们的库存可以互为参照,互为补充,互相调配。


选择这样的架构设计,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胡喜说,他们大概是全世界第一个敢把银行核心系统架构在分布式架构的云计算上的金融服务机构。不过他似乎乘上了新时代趋势的早班车。如今,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很少采用IOE的集中式架构了,而银监会也已经下发文件,希望各大银行逐步去IOE,进而过渡到云计算的架构。


这种努力的成果是显著的,在支付交易同样稳定的前提下,还在沿用IOE架构的传统银行单笔交易成本大概在人民币一元左右,而支付宝可以控制在人民币两三分左右。


对于人性欲望带来的疯狂消费场景,现在的技术人员有了更多大胆的未来想象。胡喜说,他现在更关心的是下一代金融科技范式。第一代的金融科技更偏重渠道方面的创新,也就是怎么把柜台上的工作搬上互联网,后来技术探索更多网络化的可能,如何把所有东西都放上网,但是他现在关心不仅仅是这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风险控制、信用、连接用户。


在他的描述里,未来生活可能超出今天所有的想象。比如你去餐厅吃饭,未来你甚至不用把手机拿出来,你可以在空中滑动手指,通过(空中的)触摸屏点菜,摄头自动识别你的脸,直接扫脸下单,最后结账也不用任何操作,自动结账。胡喜说我认为未来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可以更便捷、更方便地去生活。


我们最强大的东西是我们商业生态体系,而且它不断演进,出现新的商业场景,这个场景带来很多应用的可能性,数据的可能性比较大。张勇说我们今天所有的商家,原来在非互联网时代所构建的渠道体系,因为互联网可以把它升级得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加实时、数据共享,我们所有的品牌商、所有的零售商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渠道的变革,让我们的渠道,让我们整个的通路,不仅是线上的电子通路,同时包括我们线下的通路,能够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能够让整个渠道的运作都数字化、都基于大数据,这是我们看到今天已经在风起云涌发生的变化。


其实,经历过这么多年的人性消费欲望挑战赛,胡喜自己也变了。他说,今年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对他来说很特别,曾经的技术难关对现在的团队来说已经是日常化了。相比于往年动辄三四百人全员戒备的状态,今年双十一的技术支持人员大概只有不到二十个人。


胡喜终于能够在这个日子放松下来。他的购物车第一次塞满了亟待抢购的商品——给新装修的房子买的家居装饰品,给女儿准备的乐高玩具礼物,如果手气好的话,他还想试试在零点瞬间抢购茅台和五粮液。


过双十一,以前必须喝红牛过。现在有了这么多技术升级,希望喝着红酒也能过。胡喜说这是我们期待的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3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712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