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0

[史地人物] 李舒:一见欧巴误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见欧巴误终生 

 2016-05-17 李舒 山河小岁月

王人美是人生赢家吗?表面上看是的。


她是第一个主唱电影主题曲的女主角,而且,这部电影获得了苏联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渔光曲王人美 - 百年经典

她是最早的“四大天王”,也是中国女明星中第一个拥有豪车的,连胡蝶和阮玲玉都排在她之后。



△王人美


她第一个嫁给韩国欧巴,而且这枚欧巴是当时真正的“万人迷”。



△金焰和王人美


她开创了领袖问“XXX来了没有”的句式。1957年7月,在上海的一次文艺人士座谈会上,毛泽东当着赵丹等人的面问:“王人美来了没有?”大家非常诧异,因为王人美当时被人诬陷和戴笠有一腿,精神受到刺激,这样的人怎么主席会问起呢?毛泽东告诉大家,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有一位很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这个数学老师叫王正枢,是王人美的父亲。领袖那天的心情显然很好,他还开心地说,自己当年还把小王人美抱在膝盖上坐来着。(然并卵,在主席的膝盖上坐过,文革来了一样没躲过。)


王人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小名细细。她从来没想过当电影明星,小时候的愿望是和父亲一样做个数学老师。可惜,王正枢有识人的慧眼,却被一只毒蜂蛰咬,化脓后感染去世了。


这只黄蜂改变了细细的命运。


父亲去世后,细细跟着哥哥流落天涯。1928年初,王人美的二哥王人路将王人美和她的三哥王人艺带到上海,进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王人美学习歌舞,王人艺学习曼陀林琴。 黎锦晖这个名字,在那时鼎鼎有名,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中国第一支流行曲《毛毛雨》,就出自他之手(慎点,我第一次听差点吓尿)。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毛毛雨黎明晖 - 上海老歌


王人美这个名字,也是黎锦晖取的。他觉得细细的原名王庶熙太过稳重,不容易红,于是出主意:“你哥哥叫王人艺,王人艺翻过来说,就是艺人王,艺人里头的王,你是美人,人美么,就是美人王,这样不是很好吗?”


王人美不算是惊艳的美人,但耐看。她是个标准的湘妹子,沈从文最懂湘女,说她们自古即存着一份宛若半透明轻青颜色的春天的多情。她这一生,都满怀天真和多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未改变。



△王人美


在三十年代王人美“最红”的时候,她还保留着很浓的学生味道,脸上从不施脂粉,这种清纯气质,是胡蝶们的脸上,看不到的。




她的成名作,是孙瑜导演的《野玫瑰》,演的是渔行杂工的女儿小凤,有股子泼辣劲儿,也有当时银幕女子少有的朴实气质,1934年,蔡楚生筹拍《渔光曲》,其中女主角“小猫”的挑选颇费工夫。蔡楚生希望找一个既有成熟演技,又有一点新鲜感的演员。事实上,当时成熟的演员不少,可兼具那份单纯和陌生感的,实在是凤毛麟角。直至看到王人美,蔡楚生才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小猫吗?




如果不是因为金焰,王人美的演艺生涯,将会继续辉煌下去吧。



从左至右:刑少梅、吴永刚、王人美与聂耳。


金焰是电影皇帝,也是韩国欧巴。


他1910年出生于韩国首尔,原名金德麟。父亲金弼淳是朝鲜的第一个西医,因为领导民族独立运动遭到通缉,举家流亡。1918年,父亲被日本特务投毒身亡,金德麟来到上海,因为读了鲁迅的《呐喊》,他给自己起了第一个艺名——金迅。


△欧巴的帅气,有时候我们也不懂


一开始,他给电影院看门。看着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做电影明星,因为“看了那么多电影,我觉得我比他们都演得好!”


他没有说大话,以金焰的名字,他开始在民新影片公司但任场记并客串一些小角色,在导演卜万苍的介绍下,金焰参加了由田汉主办的南国艺术剧社。1929年,金焰第一次在孙瑜导演的影片《风流剑客》中出演主角,第二年,金焰进入了联华公司,与阮玲玉共同主演了电影《野草闲花》,凭借这部电影,一夜之间,金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有多著名呢?举个例子,1933年,《电声日报》评选中国十大明星,排在前三位的是:胡蝶(13582票)、阮玲玉(13490票)、金焰(13157票)。由于金焰在男演员中得票最多,所以被推选为“电影皇帝”,这一年,金焰只有23岁。


金焰非常有个性,每次出门,总会遇到很多狂热粉丝。粉丝们要签名,金焰都会满足。但有一次,一个学生冲着他喊“殿下”,他忽然变脸,拒绝签名。田汉曾经看过金焰的粉丝们给他写的信,据说,有一个影迷大概给他写了两三万字,一封接一封。田汉看了以后很受启发,就写了一个《三个摩登女性》,其中就有一个爱情至上的女性,基本上就是按照金焰的那个影迷写的。


金焰和王人美的恋爱,从一开始就广受关注。



△王人美和金焰


吕恩老师曾经告诉我,有一次,她在饭馆里吃饭,金焰跟王人美从楼上的包间走下来,大家居然饭都不吃了,都围上去,就为了看这对“金童玉女”。



△金童玉女


金焰和王人美在“明月歌舞团”时就已经相识,但他们相爱,却要等到合作《野玫瑰》。金焰曾回忆道:“我和她是在合拍《野玫瑰》时相爱的。我十分欣赏她的诚实性格,既纯洁朴实,又泼辣大胆,总是为周围人带来快乐的她悄然在我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两情相悦,志趣相投,我们俩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他们是天生的一对,都是演员,都有上进心,连爱好都一样——喜欢骑马、喜欢打球。金焰非常喜欢打猎,他买了双筒的猎枪,王人美和他一起去打猎,也爱上了这项活动,两人经常穿着情侣款皮裤皮靴出双入对。他们还经常开着自己的敞篷车出去兜风(他们是民国第一对拥有敞篷豪车的明星情侣)。



△王人美和金焰在自家的汽车前


相恋两年后,王人美与金焰准备结婚,但是,因为金焰的朝鲜人身份,他们的婚恋遭到了王人美二哥王人路的坚决反对。王人路将自己反对的理由发表在了《电声周刊》上,他认为自己的妹妹不能嫁给一个高丽人。王人美则与二哥针锋相对,也在《电声周刊》上公开声明,她爱金焰,金焰虽然没有中国国籍,但他有爱心,“宁可嫁给失去国家的亡国者,也不嫁给出卖国家的卖国贼”。


1934年1月1日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在联华公司的新年晚会上,金焰和王人美正式宣布结婚。他们的婚礼朴素得简直不像话,两个人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绒牌,挂在纽扣上。导演孙瑜宣布,这两个人结婚了。

 

观众们简直疯了。荧幕上的情侣居然变成了现实,这种心情,一直希望堺雅人能和宫崎葵结婚的我也是懂的……



△王人美和金焰


然而,王人美也为结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被联华影业公司解除了合同,公司的理由是女演员一旦结了婚,追捧影星的影迷数量就会大大减少,而此时的王人美正在拍摄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渔光曲》。虽然被解除了合同,但是王人美并没有马上离开电影公司,而是坚持无报酬地把影片拍完。


1934年的夏天,为了观看《渔光曲》,许多观众不顾上海六十年来未有的酷暑,在四十度的高温下排队等候,影片创造了连映八十四天的新纪录。通过拍摄《渔光曲》,王人美打破了女演员一旦结婚票房就会立即滑落的观念,许多电影公司都争相与她合作。但她仍然选择了隐退,做一个家庭妇女。


朋友们说,她是真心爱金焰,“野猫”(王人美的绰号)变成了家猫。


也许,这是悲剧的开始。


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在王人美怀孕期间,金焰一直忙于拍摄电影,对王人美疏于照顾,王人美曾经和自己的闺蜜抱怨说:“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怎么不管我呢?”


怀胎十月,金焰只在医院陪了一天,然后就赶回片场。


孩子生下来,只活了八天。


这成了他们感情破裂的开始。


结婚十年之后,他们离婚了。关于离婚原因,双方都讳莫如深,只说“性格不符”,也有人说,因为金焰不满王人美报考美军打字员来贴补生活。金焰认为王人美伤害了他作为一个丈夫和一个男人的自尊心,但他不了解的是,在颠沛流离中,王人美怎么可能安心当一只家猫?


没有吵闹,也没有泪水,他们分开了。但这并不代表王人美没有受到伤害。


很多年之后,王人美还会忽然对第二任丈夫叶浅予说:“我做梦了,我梦见了金焰。”她也会感慨说:“你一直忘不了戴爱莲,就像我,一直忘不了金焰。”



△王人美和金焰拍摄的“禁烟”照片,我始终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王人美和叶浅予的媒人,是吕恩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做媒。


要前情回顾叶浅予的故事,请戳——》为什么我总不能在对的时间遇见你?


叶浅予和戴爱莲离婚之后,一个人住在大佛寺的家里,经常一个人发病,昏倒在地上。好友张光宇很担心这个单身汉,就把他接到美院宿舍住。朋友们一起商量,想给叶浅予“再找个人”。

 

叶浅予的标准是,不喜欢旧艺人,喜欢新文艺工作者。吕恩就想到了王人美。那时王人美刚从上海调来“北影”。和金焰离婚之后,她单身了十年,这十年,王人美过得很不好。特别是1949年后,王人美分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这里还有她的新同事——前夫金焰,那时,他已经和秦怡结婚。王人美的心情可想而知。



△金焰和秦怡,对,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秦怡。


叶浅予对王人美很感兴趣。吕恩说:“我要对人美负责,浅予真有诚意,要他亲自到我处来对我讲,我知道他年轻时候是个花花公子。”


1953年冬季,星期天,下着大雪,叶浅予来吕恩家了。吕恩告诉叶浅予,王人美在上海时,有人诬陷她是戴笠的情妇(戴笠太冤枉了!),于是受了刺激,曾经得过精神病,“你要是真心对她好,不能三心两意。”


1954年初春,叶浅予给吕恩写了一个字条:“人美回来了吗?”


第二个周末,叶浅予请王人美和吕恩夫妇到大佛寺吃晚餐。第三个周末,王人美回请,晚餐结束,叶浅予说:“下周我们去哪里玩?”吕恩说:“以后是你们的事了,我可以退出了。”

 


吕恩(前左二)与王人美(右一)、叶浅予(右二),拍摄于大佛寺。


他们很快决定结婚。


好笑的是,叶浅予居然又来找吕恩,取出一个存折来,里面有几百块,要吕恩转交给王人美,嘱咐:“婚礼要办得低调些,不要像吴祖光那样铺张。”像吴祖光那样,指的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婚礼,吴祖光的上一任太太,便是吕恩。而吴祖光办婚礼的钱,是卖掉吕恩当年送他的徕卡相机得来的。


叶浅予老师,你说这句话时,考虑过吕恩老师的心情吗?


19545月,叶浅予和王人美结婚了。他们在西单订了三桌谭家菜,北京文艺界的大腕们如郭沫若、于立群、阳翰笙、吴祖光、丁聪、黄苗子、郁风,都跑来喝了喜酒。回新房时,叶浅予忽然坦白说:我已经破产了。


叶浅予当年所有的财产,就是那张存折。王人美只好自己拿出钱来,添置各种家用。



△王人美和叶浅予


他们的婚姻,一直是磕磕碰碰的,他们好像老吵架,听起来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有一次,两个人出去吃早饭,叶浅予喜欢喝茶时加糖,细心的王人美都会为叶浅予带上一个自备的小糖盒。王人美对叶浅予说,哎,等一下回去时,记得把糖盒带回。叶浅予回答:为什么你不拿?王人美说:为什么是我拿?


好了,然后就吵起来了。


他们都是受过伤的人,于是对于下一任,似乎都有所保留,爱得不算彻底。但有一点,叶浅予也承认,王人美对他的照顾是事无巨细的。这种关怀,叶浅予的前几任太太,都做不到。



△叶浅予和王人美


文革中,叶浅予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作为反革命家属的王人美,日子也过得一点不轻松。她的精神病时好时坏,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他。不要求离婚,不检举揭发,她陪着他,一任风吹雨打。


叶浅予被抓的那天,是1968年4月23日凌晨1点。王人美看了一眼逮捕证,什么都没有说,默默给叶浅予收拾行李,给他系上棉袄的纽扣。叶浅予被推上囚车时,他发现王人美孤零零地站在夜静人深的路灯下,一直站着。


1974年,王人美带着叶明明去秦城监狱探监,王人美先是静默地端详了叶浅予许久,然后伸手抚摸了一下叶浅予光溜溜的下巴,努力笑着讲:没有了胡须的叶浅予好丑!一家三口再也抑制不住,抱头号啕大哭。


他们之间,有许多误会,但究其一点,两人的性格,其实不那么合适。叶浅予的幽默,王人美认为是“讽刺,是过了度的幽默”,当王人美指出叶浅予的大男子主义时,他反唇相讥,说有大女子主义的人才会看到对方有大男子主义。王人美觉得叶浅予不关心家庭,不关心自己。所以,在她晚年的口述史里,这样评价叶浅予:


“叶浅予是个好画家,却不是个好丈夫。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家中里里外外的事全要我操心。如今我半身偏瘫,管不了那么多。你看这个家,搞得多脏多乱。晦,还有好多好多让我恼火的事,也别说了。我告诉你一句话,叶浅予是个过于沉浸在事业里的人,当这种人的妻子真不容易!” 


叶浅予的自传里承认,这点是真实的。1980年,他们想换房子,跑腿的是王人美。跑房管所时,有天忽然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急送协和医院,确诊为脑血栓。叶浅予回忆,“人美的急躁脾气却愈演愈烈。稍不称心,就对专职侍候她的保姆和做饭的阿姨破口大骂,或借故把人家撵走。保姆阿姨像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邻居们窃窃私议,连居委会都出面为保姆们撑腰,甘雨胡同二十四号成为众矢之的。有时这位家庭主妇矛头指向家主公,我只好忍气吞声,好言相慰,避免大吵大闹,惊动四邻。 ”

1986年春,甘雨胡同拆迁,叶浅予和王人美暂时分居。他们每周见面一次,感觉像走亲戚,感情居然升温了。


这年12月4日,王人美再次摔倒,这次,全身瘫痪,变成了口不能言的植物人。郁风后来在为叶浅予的《婚姻辩证法》一文作序时,也谈过叶浅予、王人美三十多年婚姻的结局,用笔甚简:


“那一年初春,我住在西郊中国画研究院画画,浅予的画室加卧室就在贴壁房间。他因原住的小四合院要拆了改盖楼房,暂时搬到画院来住。王人美便搬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客房去住。谁知分居不久,人美因跌了一跤引起脑血栓,由半身麻痹变成整个昏迷,浅予去医院看过几次也就不必再去了。”


1987年4月12日,缠绵于病床数月的王人美,终于解脱了尘世的羁绊,撒手而去,是年73岁。王人美去世的时候,叶浅予没有在她身边,他甚至没有参加追悼会。好友吕恩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常说:“人美追悼会,他也没有去。”


19964月,叶浅予和吕恩聚餐,他忽然对吕恩絮絮叨叨话当年,又像是喃喃自语:


“向人美最后一次告别,我没有去八宝山,我病了住进了医院,医生不让我去。那天是阴沉沉的天气,我就站在窗前,遥望着八宝山的方向,许久,许久……”


而他为王人美所做的悼亡诗,是这样的:


老汉八十,

 多么想老伴你为我做一顿生日晚餐,

政协会议正酣,老汉心脏查出异状,

急忙送进医院,和你一样躺在病床。

四一二噩耗传来,

生死离别是什么滋味?

八宝山最后一面,无缘赶上,

  遗憾呀,遗憾!


这首悼亡诗,在天堂的王人美能接受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5 02:08 AM , Processed in 0.0481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