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298期:拍客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图片  2013年07月15日
中国人的一天:拍客浪人
图/文 陈礼 米苏


1.jpg
他们是“中国枪声俱乐部”,是一群以相机为武器战斗着有良心的勇士。他们有的来自各大媒体、有的属于独立摄影师,他们在全国各地、甚至其它有华人的国家拍摄“纪实题材”的图片故事。他们能去艰苦的大凉山记录那里的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也能去黄河渡船拍摄捞尸人。甚至他们可以与站街的失足妇女、同性恋男妓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去记录社会现状。图中的年轻摄影师叫柴立仁,加入这一行不久。这组图片记录了他耗时两个月跟拍甘肃中牧山丹马场牧马人艰苦生活的影像,以他个人反映目前国内独立摄影师的工作现状。



2.jpg
看到这张图你可能不太陌生,这是今年3月5日在甘肃山丹马场境内刮起的那场沙尘暴。与以往不同的是,蓝天白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远远滚来了几十米高的“风沙墙”,黄沙与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当天,摄影师柴立仁已经在山丹马场采访、跟拍一周了。



3.jpg
远处的牧马人正赶着马群去饮马,小柴提着相机一路狂奔过追了过去。虽然风沙很大,我能依稀听到他还是兴奋的一路叫喊着跑了过去,就像是一个冲锋战士的战斗怒吼。



4.jpg
沙尘暴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刮越凶猛,能见度只有不到10米,此时我们谁也顾不上心疼自己的相机进沙,小柴也趁机跟风沙中的牧马人聊了起来。



5.jpg
马群饮水过后,牧马人急于回家,所以把马群赶了起来,群马在沙尘暴中奔腾也却是壮观。可惜我59岁的年纪已经跟不上四条腿跑起来的马,而小柴却一路大步流星的追着牧马人和马群,渐渐消失在风沙中。



6.jpg
40分钟后,沙尘暴的“主力大军”已经远去,慢慢赶上来的我也看到了一个人灰溜溜回来的小柴。很明显,他很疲惫。追着跑起来的马群,还不时停下拍照,这是对体能和毅力的绝对考验。



7.jpg
中午12点,我们赶回位于山丹马场一场外9公里的马四队职工宿舍,拍摄牧马人中午吃饭的镜头。我们没有打搅他们的吃饭秩序,谢绝了他们给我们做饭的招待。



8.jpg
牧马人是一个群体,有老有少。我们找到了一位27岁,成家3年的牧马人,并拍摄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9.jpg
医治马匹也是牧马人的重要工作。毕竟一匹马要卖六千元到一万元左右,并且马匹是“公家的财产”,丢了、死了都是要负责任的。



10.jpg
小柴有一股天生的亲和力,对于陌生的山丹马场,他总能和朴实的牧人们打成一片。



11.jpg
3月的山丹马场依然是死寂的寒冬,早晨8点半,太阳才慢慢探出脑袋。即使是六月的夏天,这里也还是会飘起鹅毛大雪。



12.jpg
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通过相机,在采访中慢慢构建起了友谊。



13.jpg
每天早晨,小柴都要和牧马人一样按时上班下班,每天都在马屁股后面跟着不同的牧马人。



14.jpg
晚上,小柴会回到山丹马场一场场部的出租屋内浏览照片、整理思路。有时候他也会留在马四队的牧马人宿舍,与牧马人同吃同住。



15.jpg
在陪伴小柴拍摄一周后,我离开了马场。他一个人继续留在马场跟拍,一直坚持了60天。我问他这次长时间拍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也许最大的收获是拿到了“骑马驾驶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3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652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