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编辑 / 新星
作者 /楼昊杰(实习生)、新星
在高中文言文的考察标准里,通假字一直是必考的重点。
学习的时候,心里总有疑惑,为什么“我的错别字是错别字,古人的错别字就叫通假字”?其实,古人的错别字并非就是通假字,不能等同。
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所谓错字,就是将字写错了,如“步”多了一点或少了一竖;所谓别字,就是字没有写错,但却用错了另外一个字,如“番薯”写作“蕃薯”。
“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一种灵活用字的现象。避讳、口耳相传、词义引申、文字发展等都是使用通假字的原因。
如果别字、错字的群众基础过于庞大,也能成为通假字。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因此判定古人是否写了错别字,要看当时文字表意的具体情况而定。无论古今,出现错别字通常都会招人笑话,但特定情况下,书写“错别字”甚至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 天下第一错字?康熙皇帝喊冤 |
今人盘点的古人错别字中,康熙皇帝写的“避”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错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fSCCypX5Zffph1rqz64O2atEukRawMibGOtYOBXn1JzPOfd2wPicoicV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有幸去过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游玩的人,一定记得解说员在正殿大门提及的一件趣事:“门楣上的匾庄严霸气,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乃是康熙皇帝亲笔所书。但仔细看,“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当时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这样,错字牌匾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在如今的新华字典里,避字确实是两横。身为一国之君却犯这种低级错误,令人贻笑大方,这件事也当做笑料广为流传。
“避”字写三横,并非康熙皇帝独一家,最早出现在篆书、隶书中,常见于北魏、唐代的书法作品中,史书记载康熙皇帝贯通四书五经,还对篆隶有所涉猎,因而这个“避”字也有可能是采用了篆隶的写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DXeNN3CyysFnRz8RHQcWqz9RwA0C4icb7s4c4aLPWWAulZSKF00Ajic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使用的也是三横的“辛”
类似的“错字”在书法当中其实并不罕见,一个字除了正体之外,字音字义都相同但是字形不同的“错字”被称为“异体字”。异体字并不是主流的写法,常常出现在题字当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IeeBu2JYywqda9AbDBmPiaoCLKn9WsnzKJhM2E7LtCo5zSZuha5jCW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eRZ12iasibCe5HS7poq38TvIGVd34JchcJo1qOnheiaXRpiaFqsuUsPiaF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VB8B7OSFbBiaBovLYqZVRlwxkZSuJvpqSBnQNBsbdxH0FOBmscH4z5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 异体字题字:体现知识水平? |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但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下面一字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hbhBOrTZ9hOB4BmYXW8Ev4lIBl9ulh2vNic3d8kUgaSGnicXMsRnWUF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别字,用以体现孔府门第非常。
据说孔府这两个错别字是神来之笔,系仙人指点。在孔子第42代孙孔光嗣成亲那一天,恰有神仙路过,碰到了府前影壁上写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点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机,称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
传说多半系人为编造,不过这两个字表达特殊寓意的写法古已有之,并非错字,属于异体字的范畴。
明末闵齐伋所著《六书通》记载了大量的字形变化,在字形演变网站上查询这两个字,可以看到富字无头、章字通天广泛存在于古文当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X7ViaXY0z90qbIkPCsRNa4gs0pgrZAtvakQG4ceFaIKJCARCTXmsxs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56QLPoLxHEwrBKJ1vSChoIZhictGN1ic4GxXd7D7Y0IV3WyibAQubqxM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但在书法发展过程中,渐次出现楷书、行书、草书,原来的写法也发生改变。古人受教育程度并不高,能通识正体已经不错了。在字形上沿用篆隶甚至更古老文字的写法,在内行的人看来是知识水平的体现,而在不懂古文的普通人来说,则好似写错一般。
常见的“错别字”大多属于异体字。然而名人大家也喜爱故意创造“错别字”,虽不能算正确的写法,但这些字往往含有丰富的寓意。
| 少点的妙处 |
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爷”、“善人”之称。他孙子乾隆爷也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TIOrfLMTyg4RD37909d6lKFbLLh07OcjldCK4PX9AkGHjrquL4Ljib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趵突泉的题字同样少了一点。景区工作人员解释:对此官方并没有明确说法。但有两种传说,一:“突”宝盖上那一点很像一顶帽子,把帽子拿掉,寓意着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传说二:当年刻写后的石碑竖立泉眼旁时,因那时泉水喷涌势头非常猛,上蹿出四五米高,几下子就把“突”字的点给冲掉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nH2HCpzRTtlDFjv9ltkUa7NHWPjEoX2rPict6wWDjcALDKBtkiaA51lBCw4q2mVnJLTHdhS5QNab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如果真的是被泉水冲掉了,那这个泉水的精准度可太高了……
书法是极其讲究的艺术,因平衡、美观、寓意之故加上一点或减去一横并不鲜见。然而现在,这种“错字”的情趣越来越少见:不仅是人们为了逗趣以讹传讹,更是因为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们已无心手写,更别提磨练耐性的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