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编辑 / 新星
作者 / 张昕怡(实习生)、新星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签字画押这样的剧情。在中国古代,文化普及率不高,写不出自己名字的大有人在,所以录完口供后,不识字的人往往会画十字或者一个圈圈以作标识,可是这画出的十字和圈圈大同小异,难以作为证据,于是按手印这样的识人方法渐渐兴起。
这时可能会有人感到困惑:古代明明没有指纹识别器,又如何通过手印判断呢?
| 中国指纹识别术 |
考古发现,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上就印有清晰可见的指纹图案。随后出土的文物更是在多处体现了指纹的应用。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了指纹识别的意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g3QVemvN0fDG0XAViaibho99zZO84t4ib8iaSdt2JZia4m9tsbez0gHZJs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云梦竹简
而我国古代最早的指纹识别应用可追溯至秦朝。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竹简《封诊式.穴盗》,记录了一起罪犯挖洞进入一户人家里进行盗窃的案件,其中特意强调了“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迹、膝,手各处”,即对现场勘查中手印的描述。可见秦朝就将指纹识别作为个人标识的判断。因为当时主要靠肉眼识别,大多数时候由于指纹太细,会印上整个手掌或脚掌作为凭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yAibnAibzNljKNLwKGYuBnmld3Xrq7t901GovlUgt8wmcEzZ7fbicD7Q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同治五年田契
到唐朝时期,以“按指为书”为代表的指纹捺印已经被广泛采用于文书、契约等民用场合,作为民间交易的凭证,这一习惯,至今还有一部分人沿袭。
宋朝以后,指纹开始作为正式刑事判案的物证。《宋史·元绛传》详细记载了,元绛利用指纹明判欺诈案件的故事:“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僕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大宋提刑官宋慈所著的《洗冤录》也记载了大范围指纹采集活动,目的是存档民众指纹以便日后破案。这可能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居民身份证”了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nt6GW8Jkc0UaNpdTdJy7icLwyMLwoXt76aD4hatBT9Iicrm391zWJkQ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古代军队的《箕斗册》即士兵指纹的收集册
发展到民国时期,指纹捺印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契约和证明,并且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司法程序。为了方便管理,男性和女性的指纹会分别捺印在颜色不同的卡片上,分类保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DN1nm2LqwkaI1ibTnW1HUmrRyQLN5BOU3FeWFbibFYtZbdC9nNyicdicw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bL6unmUxPaZEldMROll1sFYnicDE80ibRz8f2ahR5QckWUW9Tq0eAys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民国时期男性捺印卡&女性捺印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MeicP5JSfy5bjTX0WGVRJPvZQllmt5g9EwBrQ4RtjFWe5stcGBgYBd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民国时期指纹采集
| 对世界的启发 |
虽然中国的指纹识别意识开始得很早,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一直停留在人工识别阶段。到了18世纪,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尤其是商业上的频繁往来,指纹作为重要凭证渐渐引起了世界的注意,西方开始对指纹进行系统化研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lkGJhVqJicAcW0agutj2atB3jpjVs6ia2vibokRNumnR9Z7ic7pAuqzy2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指纹大致可分为“涡纹”和“流纹”,即我们常说的斗和簸箕。
1788年,德国解剖学家约翰·梅耶(J.Mayer)首次提出没有两个人的指纹会完全相同;到了19世纪末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福尔茨(Henry.Fauld)医生的论文,指出一个人的指纹是终生不变且不可能更改的。福尔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指纹细节特征识别理论,奠定了现代指纹学的基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Of9R4zHGs4QTcFAsmiceHNpU7x00R3YSTgybkXnRMecvMMib6p6RFVic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亨利٠福尔茨
人眼识别虽然应用得早,但识别过程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会受到人眼视觉误差、视觉疲劳以及个人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人工比对的精确性有限。
据了解,到1969年为止,仅FBI收集的指纹就超过1600万份,当时FBI发现指纹搜集和存储任务已经繁琐到了其职员无法承受的地步。
于是在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提出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指纹分析以代替人工比对,并着手研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nJiaEzpeu37TvcHSbFzia52ibOPdUwHmbNpNp7icaMlCNmzIIqYyOYwJs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在这段时期,法国、英国、日本也开始了指纹自动比较技术的研究。目前全球著名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简称AFIS)公司大多都是这一阶段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AFIS存储容量大、比对速度快、效率高、便于查询及信息共享等将人们从人工识别中解放出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wZohDvibQdynQGKbXetPdmy6dnPo4nSAaTlfEocQ7mkKocvmuQzdOl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MOquwSibBIkx0ouv1RBTEqMXgCsSU29iaxjNpJPFHaGvVjwmvib9uoicSDhTQ55q2YRN57iamHwEibiaDK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电视剧《法医秦明》中女老板暗自收集秦明指纹
到了80年代,个人电脑、光学扫描这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得它们成为指纹取像的工具,从而使指纹在其他领域中得以应用,比如代替IC卡。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世界对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从未停止过研究。直到1990年代,用于个人身份鉴别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开发完成并推广应用。
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早已形有了成熟的体系,所以不论模糊、残缺、变形甚至故意破坏的指纹,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做出识别。不仅用于刑侦,也服务于生活——日常用到的手机已经有了指纹解锁。
生物识别技术也早已从识指纹发展到了识声识脸识虹膜,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开始不断地研究期待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有人吐槽人类越来越懒……但是……
“偷懒”的想法有时候反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