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0

[哲史艺丛] 西闪:在明清时代,医患关系也是个大问题 | 只看冷门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9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闪:在明清时代,医患关系也是个大问题 | 只看冷门书 

 2017-08-08 西闪 大家


文 | 西闪


由生到死,疾病从来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作为保全自我救护亲族的求生之道,医术随之而出现。不过起初并无医生之专职,史前时代的所谓医术,与巫卜杂糅,乃是萨满、巫师和祭司的本事之一。

当定居文明兴起,疾病芜杂繁多,人们对医术的要求也就变得复杂精细起来。就这样,慢慢出现了专司救治的医生。在西方,第一批俗世医生出自希腊世界。而在中国这方面的历史却不那么清晰。原因在于中国的医学与巫术或道家从未断过联系。例如汉魏南北朝,名医多有道家背景,而“巫医”与“道医”的观念,直到隋唐仍属主流。

但从宋代开始,“儒医”的观念压过巫医或道医的传统,医生与儒家的关系越来越近,跟巫道的关系反而变得隐晦了。人们开始相信范仲淹的说法:“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这构成了《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一书的讨论背景。

不过很显然,《救命》的作者涂丰恩不想对儒医观念进行宏大的思辨,相反他精心挑选了两位平凡的医生,以他们的事迹为起始,像作镶嵌画一般,从细处着手,点点滴滴地描绘出明清三百年来复杂而微妙的医疗情境。书的篇幅很小,格局却很大。



吴楚是作者笔下的第一个人。这位清代的医生名不见经传,生卒年不详,对医学理论几无贡献,也从来不入历史学家的法眼,却因自己记录的上千条行医记录,幸免于从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的命运。吴楚出生于徽州的一个医生世家,年轻时却对医道毫无兴趣,家里人谈论医理,他也充耳不闻。因为他觉得此乃“小道”,不可与崇高的儒学相提并论。虽说救治祖母之事触动了他,让他对医道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还是把科举功名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直到理想幻灭,才颇不情愿地转行从医。

孙一奎是作者着墨较多的第二人。此人是吴楚的同乡,生活的年代却早了约一百年。更重要的差别是,孙一奎名气很大,乃是晚明徽州很重要的医家。他也写了不少医案,还有多篇讨论医理的文章。这些作品在明清之际皆有出版,广受欢迎。他的名声远播海外,甚至传到了日本,受到当时江户医家的重视。


孙一奎著作《赤水玄珠》


可是两位差异甚大的医生也有共同之处。吴楚求功名未遂,孙一奎先是经商,如果不是碰到变故,从医不会是他们首选的志向。他们的用药习惯都有分明的地方性,例如爱用人参黄芪之类的“热药”。这些药在其他地方的医家眼中,“如畏蛇蝎”。当然更重要的共同点还在于他们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了好几个方面。譬如医德与儒家伦理的关系,还有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救命》对这两层关系的点拨我觉得很有意思。

除了以上两位,《救命》还谈到了好几个出自徽州的医生,既有全科大夫程茂先,也有幼科专家许豫和,还有喉科名医郑承瀚。作者也借此自然而然地论及医生之间的竞争生态——同行之争、全科与专科之争、内科与外科之争、坐堂与游方之争等等。虽说都没有详尽展开,却给人以直取要害之感。

《救命》也没有忽略病人及其亲属在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因为作者注意到,宋代以来,尤其是明清,发达的印刷业有助于知识更大范围的传播。稍识文字的普通人可以自主获取与医学有关的通俗知识,从而在医疗过程中取得不同以往的地位。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经济状况较好的民众往往还有自我研习身体和疾病的习惯,甚至有自行诊疗的经验。这样的人在医病关系中也更愿意质疑和挑战医家的权威,给医疗带来更多的活力与互动。

吴楚就曾写道,他给一位病人开了有人参的药方。没想到病人非但质疑不从,还把药方拿给另一位“名医”裁判。那位医生严肃地说,此病绝对不能服用人参。结果病人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吴楚对此也莫可奈何。

互动有良性也有劣质,医病双方脱不了权力关系的制约。不过在当时的医疗情境中,的确存在一些条件,使得医病关系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突出。要知道明清之际的医生都是“单兵作战”,与西医相比,既没有行会,也没有医院。没有组织,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而言就不会稳固。

除了坐堂,多数情形下医生都得去病人家中问诊。这种医疗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场域自然呈现出不同的权力关系,今天我们走进医院,也就踏进了医生的地盘,由不得自己做主。而那时候不一样,再权威的医生,只要他走进病人的家,就是客人,就得对主人家的意见表示尊重。医者、病人与家属,三方角力的情境,在《救命》一书中多有描述。

当时的一位医家写道,“人之死,误于医家者,十之三;误于病家者,十之三;误于旁人涉独医者,亦十之三。”现在读来仍有发人深思之处。

一个医疗过程,无论生死,各方应该负有多大的责任,谁说今人就比古人看得清呢难怪涂丰恩在结语中说,在近代以前的医病互动中,“病人对自己的身体与疾病更具有主导权,而医病间协商似的关系,亦仿佛更接近于当代医疗社会学研究者的理想。”

当然,作者并非一味给古人唱赞歌。每个时代的医疗都自有其缺点与难处。正如之前我提到的,由于没有组织,缺少规范,医生的地位不尴不尬,病患的权利也少有制度保障,导致明清时期的医疗事业没有变革的动力。可惜《救命》受限于篇幅,没有深究这一议题。不过我倒是记住了涂丰恩这位作者,希望能读到他更多的作品。


【作者简介】 

西闪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作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2:00 PM , Processed in 0.0248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